导读: 多家媒体近期报道,深圳城管遇刺事件发生后,该执法队已按上级部署,让一线队员穿上防刺背心,学习擒拿、防身术,以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城管队员遇刺自然是不幸的事件,但遇刺事件发生后谋求打造坚兵厚甲,练就高强武艺以应对新的危机,则是不幸中的不幸。城管与小贩进行“军备竞赛”,最终将会导致更多悲剧。 看《汉书... |
多家媒体近期报道,深圳城管遇刺事件发生后,该执法队已按上级部署,让一线队员穿上防刺背心,学习擒拿、防身术,以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城管队员遇刺自然是不幸的事件,但遇刺事件发生后谋求打造坚兵厚甲,练就高强武艺以应对新的危机,则是不幸中的不幸。城管与小贩进行“军备竞赛”,最终将会导致更多悲剧。
看《汉书》名篇《论贵粟疏》就知道,数千年前,中国士大夫已知道了“以民为本”的重要,如果“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因此,提出要“薄赋敛,广畜积”,给人民以生存的空间,使人民口袋里有钱,这比脸面更重要。
城管作风有着多重深层原因:一方面市容关系到城市管理者的政绩和脸面,而外来小贩的饱暖却无需有人负责;另一方面,城管加强控制亦有利可图,罚没收入曾经是城管工资奖金的重要来源。所以,一直以来,在处理小贩“违章经营”时,城管人员一般都是连人带物,“以超短快捷的连环式动作一次性做完”。
城管的霸道作风时有耳闻,那些最需要从制度上给予同情、帮助与关怀的小贩,每每成为制度伤害的对象。这就是以市容为本的价值观所造成的恶果。其实,在民生面前,市容是可以作出一些牺牲的。如果一座城市缺乏包容和关怀,街道再宽敞,也只能体现傲慢和冷漠。有些实际问题可能需要各方妥协,但只要心里有“民”,就能让“民”参与决策,找到两全办法。
城管的一举一动尽在人民的视野之中,讨论城管的存废问题亦不是天方夜谭。如果以民为本,城管就应卸钢盔,弃警棍,丢掉防刺背心,去暴力化,回归城管的服务功能。如果仍然坚持“以市容为本”,那就会继续“穷兵黩武”。
播放数:609
播放数:542
播放数: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