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忘记密码? 加入收藏网站地图
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找律所 找案例律师文集 法律新闻法律知识法律文书

法律知识主页 > 民事类 > 合同纠纷 > 正文

法律知识

企业招工难,成本上升

 3人浏览  0人评论 来源:新浪财经  发布时间:2015-07-23 10:25:15
导读:内容摘要:本报告是今年6月完成的1053位企业家参与的“企业用工情况专项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企业家认为今年以来企业用工成本呈持续上升的态势,二季度企业缺工情况依然严峻,生产岗位仍是缺工最严重的岗位。三季度企业计划招工人数有所上升,男性劳动力及18~30岁年龄段的劳动力更受企业欢迎;企业招工难问题依...

内容摘要:本报告是今年6月完成的1053位企业家参与的“企业用工情况专项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企业家认为今年以来企业用工成本呈持续上升的态势,二季度企业缺工情况依然严峻,生产岗位仍是缺工最严重的岗位。三季度企业计划招工人数有所上升,男性劳动力及18~30岁年龄段的劳动力更受企业欢迎;企业招工难问题依然突出,期待政府给予支持。

  关键词:企业用工,招工难,人工成本上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人力资源研究培训中心所属企业家调查系统于2011年6月5日至6月20日组织实施的“企业二季度用工情况快速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053份,样本覆盖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各个行业,其中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分别占9.8%和90.2%;大、中、小型企业分别占4.5%、41.7%和53.8%。

  调查发现,2011年以来,企业人工成本呈持续上升的态势,并且企业家预计三季度人工成本上涨压力依然较大,三季度的高温炎热也将给企业用工带来较大影响;2011年二季度企业缺工情况依然严峻,但比一季度有所缓解。生产岗位仍然是缺工最严重的岗位。缺工对企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影响扩大再生产”、“现有员工超负荷工作,加重员工流失”和“不能按时交货,影响公司信誉”三个方面;三季度企业招工人数有所上升,男性劳动力及18~30岁年龄段的劳动力更受企业欢迎;企业招工难问题依然突出,期待政府通过减轻企业税收负担、积极扶持经营性人力资源(职介)机构的建立与发展、加快城市化的步伐、进一步完善人力资源市场等措施帮助企业解决招工难问题。

  一、企业用工状况

  (一)企业人工成本呈持续上涨的态势,上涨幅度略有下降

  调查显示,参加本次调查的企业就业人数平均为810人,农民工占48.8%,比2011年一季度下降了1.5个百分点,与2010年基本持平。其中,东部地区企业、中小企业、出口型企业中农民工所占比重相对较高。

  与一季度相比,2011年二季度企业人工成本明显上升,不过上涨幅度比上季度略有下降。调查显示,与一季度相比,85.3%的企业家认为二季度企业人工成本上升,比一季度的调查结果下降了8.3个百分点,其中30.8%认为“大幅上升”,54.5%认为“小幅上升”;13.2%认为“持平”,比一季度的调查结果上升了7.7个百分点;1.5%认为下降。

  从不同地区看,东北地区企业认为人工成本“大幅上升”的占35.4%,要高于其他地区;从不同规模看,中小企业认为“大幅上升”的分别为30.9%和32.4%,明显高于大型企业;从不同行业看,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认为“大幅上升”的企业超过半数(55.6%),明显高于其他行业;出口型企业认为“大幅上升”的比重明显高于非出口型企业。

  为了进一步了解当前企业的人工成本情况,本次调查还了解了目前企业工人的工资情况。调查发现,大多数企业的工人月工资都在1500元以上,其中技术工人的月工资多在2000元以上,要明显高于普通工人。与2011年一季度相比,2011年二季度普通工人和技术工人的工资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调查显示,关于普通工人的月工资,近九成(87.5%)的企业在1501元以上,其中“1501~2000元”的占45.4%,比二季度提高了4.5个百分点,“2001~3000元”的占36%,“3000元以上”的占6.1%,其合计比重比一季度提高了11.7个百分点;此外,普通工人月工资在“1500元及以下”的企业占12.5%,比一季度下降了12.7个百分点。

  关于技术工人的月工资,调查显示,超过九成(91.2%)的企业在2000元以上,比一季度提高了7.8个百分点,其中“2001~4000元”的占68.3%,“4001~6000元”的占19.6%,“6000元以上”的占3.3%;此外,技术工人月工资在“2000元及以下”的占8.8%,要低于一季度。

  调查还发现,企业家预计2011年三季度人工成本上升的压力依然较大。调查显示,七成左右(70.6%)的企业家预计三季度企业人工成本仍将上升,其中15.1%预计“大幅上升”,55.5%预计“小幅上升”;28.1%预计“持平”,仅有1.3%预计“小幅下降”。其中,西部地区企业、中小企业、出口型企业以及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建筑业企业预计三季度人工成本上升压力相对较大。

  (二)三季度的高温炎热将给企业用工带来较大影响

  调查发现,三季度的高温炎热将给企业用工带来一系列影响。调查显示,当问及“高温炎热的第三季度给企业的正常生产带来的影响”时,企业家选择比重最高的三项依次是:“员工心情烦躁,工作效率下降,管理难度增加”(59.3%)、“由于用电量增加及高温补贴发放”(52.4%)和“企业招聘难度加大,求职者明显减少”(44.2%),其他依次是“部分员工以‘太热’为由离职,人员流失呈现加剧趋势”(24.5%)、“安全事故频发,员工工伤问题凸显”(6.9%)和“致使企业生产成本压力加大”(4.3%)。

  (三)企业缺工情况依然严峻,但比一季度有所缓解

  调查发现,总体来看,2011年二季度企业缺工情况依然严峻,但与一季度相比有所缓解。调查显示,在参加调查企业中,超过七成(72.4%)的企业表示二季度有缺工情况,比一季度下降了4.7个百分点。其中,中小企业、出口型企业以及农林牧渔业、制造业、建筑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企业有缺工情况的比重相对较高。

  调查发现,2011年二季度企业缺工数量略高于一季度,缺工程度与一季度基本持平。调查显示,今年二季度多数企业缺工数量在100人以内,只有16.2%的企业缺工数量在100人以上,比一季度略高2.9个百分点,其中8.2%为“100~199人”,3.9%为“200~299人”,1.3%为“300~499人”,1.1%为“500~699人”,0.7%为“700~999人”,0.7%为“1000~1999人”,0.3%为“2000人以上”。其中,东北地区企业、大型企业、出口型企业以及建筑业、房地产企业的缺工数量相对较多。

  从企业2011年二季度的缺工程度来看,调查显示,超过六成(63.1%)的企业缺工程度在10%以内,比一季度略高了2.6个百分点;此外,20.9%的企业缺工程度为“10%~20%”,10.9%为“20%~30%”,3.9%为“30%~50%”,1.2%为“50%以上”。其中,东部和东北地区企业、小型企业、出口型企业以及房地产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企业的缺工程度相对较高。

  从企业2011年二季度的缺工岗位看,生产岗位依然是缺工最为严重的岗位。调查显示,85.3%的企业选择了“生产岗位”,51.8%的企业选择了“技术岗位”,均略高于一季度;此外,25.6%的企业选择了“管理岗位”,与一季度基本持平;4.7%的企业选择了“其他岗位”。

  调查发现,2011年二季度企业缺工持续时间与一季度持平。调查显示,39.6%的企业缺工“2个月以上”,55.4%的企业缺工“1~2个月”,仅5%的企业缺工“1个月以下”,企业2011年二季度平均缺工2个月,与一季度持平。

  当问及“2011年一季度缺工对本企业生产经营造成的影响”时,调查显示,企业家选择比重最高的三项依次是“影响扩大再生产”、“现有员工超负荷工作,加重员工流失”和“不能按时交货,影响公司信誉”,分别为46.6%、38.9%和36%。其他选择比重较高的还有“开工不足,效益下降”(35%)、“赶工引起产品和服务质量下降”(23.8%)和“不敢接订单,客户流失”(21%)。

  调查还发现,缺工是影响企业二季度生产(经营)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调查显示,当问及“最近三个月影响或制约公司生产(经营)发展最大的因素”时,44.4%的企业家选择了“缺工,劳动力供给不足”,排在所有八个选项的第三位。其中,东部地区企业、中小企业和出口型企业的选择比重相对较高。

  求职农民工人数少是目前企业缺工的主要原因。调查显示,当问及“造成企业2011年一季度缺工的主要原因”时,企业家选择比重最高的是“求职农民工人数少了,选择余地小”,为53.7%,略低于一季度。其他选择比重较高的还有“农民工不少,但符合工作要求的不多”(37.9%)、“收入偏低”(28.7%)和“工作时间长,经常需要加班”(22.8%)。

 

声明:本网刊载内容均系网民撰写或采拍,由网民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网刊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所用图片如有版权,请联系本站,会立刻删除。


>>相关图片

>>相关新闻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网友评论
0人评论 用  户:匿名  点击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律法网保持中立
1212

热门文章

优惠券

推荐律师

推荐文章

更多>>法律宽频

4006-222-148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关于网站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广告招商 | 友情连接 | 联系我们 | 草明新闻 | TOP热卖 |
CopyRight 2006-2011 www.1148.cn,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371-63691829 邮箱:law(艾特)88148.com
律法网 www.1148.cn「版权所有」备案号:豫ICP备2021007202号-2

声明:网站所有信息均有第三方自动申请添加,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