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忘记密码? 加入收藏网站地图
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找律所 找案例律师文集 法律新闻法律知识法律文书

法律资讯主页 > 国内资讯 > 正文

法律资讯

成语【不惑之年】是什么意思?来源及典故

 64人浏览  0人评论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4-06-23 16:44:36
导读: 不惑之年bù huò zhī nián[释义] 惑:迷惑;年:年龄。不迷惑的年龄;人到四十岁;称“不惑之年”;意思是人到此时已掌握知识;能明辨事理而不致迷惑。[语出] 《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正音] 之;不能读作“zī”。[辨形] 惑;不能写作“或”。[近义] 人到中年[...

 不惑之年bù huò zhī nián
[释义]  惑:迷惑;年:年龄。不迷惑的年龄;人到四十岁;称“不惑之年”;意思是人到此时已掌握知识;能明辨事理而不致迷惑。
[语出]  《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
[正音]  之;不能读作“zī”。
[辨形]  惑;不能写作“或”。
[近义]   人到中年
[反义]   豆蔻年华
[用法]  形容人到了四十岁已掌握知识;能明辨事理;而不致迷惑。一般作主语、定语。
[结构]  偏正式。
[例句]  
    ①一转眼我已到了~了。
    ②那时;家父已过~;精力已大不如前;加之整日伏案写稿;使病情进一步恶化。

 

成语出处
  《论语·为政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
  成语辨析
  【辨形】惑:不能写作“或”。 
  成语示例
  ◎他大学毕业年仅20,而光阴飞转,很快已近不惑之年了。
  ◎可是最近二年提拔的正研究员年龄都在五十岁以上,最大六十一岁,最小也有四十五岁,副研究员多数在四十五岁以上,最大已年过花甲,最小也达不惑之年。
  ◎30多年前,我是最早阅读过施昌东初期一些作品原稿的人,又何曾料及会在今天为他的最后一本遗稿作序呢?那时候我方近不惑之年,而他还是一个20来岁的青年学生,我给他们上四门课,其中有一门是写作课。
  ◎皇天终不负有心人,在接连失利后,沈家本仍坚持应试,终于在1883年考取进士,功名成就;这一年,沈家本已是四十二岁,过了不惑之年,由此可见,沈家本求取功名之路多么漫长。

 

声明:本网刊载内容均系网民撰写或采拍,由网民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网刊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所用图片如有版权,请联系本站,会立刻删除。


>>相关图片

>>相关新闻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网友评论
0人评论 用  户:匿名  点击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律法网保持中立
1212

热门文章

优惠券

推荐律师

推荐文章

更多>>法律宽频

4006-222-148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关于网站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广告招商 | 友情连接 | 联系我们 | 草明新闻 | TOP热卖 |
CopyRight 2006-2011 www.1148.cn,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371-63691829 邮箱:law(艾特)88148.com
律法网 www.1148.cn「版权所有」备案号:豫ICP备2021007202号-2

声明:网站所有信息均有第三方自动申请添加,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