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忘记密码? 加入收藏网站地图
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找律所 找案例律师文集 法律新闻法律知识法律文书

法律资讯主页 > 国内资讯 > 正文

法律资讯

11部影片扎堆2部避让 老男孩5天过亿

 12人浏览  0人评论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4-07-15 21:32:56
导读: 法制晚报讯(记者 张婷婷) 自7月10日来,11部电影扎堆档期,为了票房,《大宅男》撤档,《我就是我》档期延后。而号称大数据时代电影产业和互联网联手定制的《老男孩之猛龙过江》(简称“老男孩”),上映5日累计票房达1.18亿元。  用粉丝统计数字指导影视创作真的是票房良药吗?美国影评人认为,迷信大数...

 

法制晚报讯(记者 张婷婷) 自7月10日来,11部电影扎堆档期,为了票房,《大宅男》撤档,《我就是我》档期延后。而号称大数据时代电影产业和互联网联手定制的《老男孩之猛龙过江》(简称“老男孩”),上映5日累计票房达1.18亿元。

  用粉丝统计数字指导影视创作真的是票房良药吗?美国影评人认为,迷信大数据会跳进陷阱。

  票房分析“老男孩”突破亿元大数据功不可没

  截至今晨,“老男孩”上映5日国内票房已达1.18亿元,表现不俗。作为大数据时代电影产业与互联网联手的首次尝试,如今该片创下票房佳绩,互联网的大数据管理自然功不可没。

  优酷影业工作人员在接受《法制晚报》记者采访时坦言,微电影《老男孩》粉丝的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域构成,影片顶踩、评论及转发数据,甚至在影片播放过程中的拖拽指数,都是大数据统计分析的各个方面,从而获知粉丝喜欢和不喜欢的内容点,这一整套的数据从各个维度上指导着“老男孩”的创作。

  业内解读简单直接圈定受众

  “老男孩”的成功少不了大数据的支持,在业内人士看来,大数据给影视产业带来的最直接的效用便是可以直接有效地圈定作品的受众。


  知名影评人夏虫认为,导演在创作的过程中并非闭门造车,也会去听取营销团队和观众的意见,这对于理解观众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很重要。但收集的过程却非常艰难,大数据显然让这样的过程简化,让导演明白观众更喜欢什么。

  好莱坞有差评案例

  记者了解到,好莱坞早在2006年就跨入了大数据时代,美国相对论传媒首席执行官瑞安·卡瓦洛夫当时将源于华尔街的一套算法带到电影界,掀起了一场“数据的革命”。

  但是卡瓦洛夫也曾制作了差评案例《电影43》,不仅被美国金酸莓奖评为“最差影片”、“最差导演”和“最差剧本”,更被许多电影评论员嘲笑为“恶心”、“愚笨”和“可怕”。

  美国影评人、制片人杰拉尔德·皮尔里告诉记者,通过统计数据来认知现实世界从来都不可能完美,现实中存在的样本误差和偏差等种种“陷阱”不是单单依靠更大、更新、更快的数据就可以解决的,过于乐观和简单的理解都可能助长“大数据迷信”。

  文/记者 张婷婷

 

声明:本网刊载内容均系网民撰写或采拍,由网民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网刊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所用图片如有版权,请联系本站,会立刻删除。


>>相关图片

>>相关新闻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网友评论
0人评论 用  户:匿名  点击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律法网保持中立
1212

热门文章

优惠券

推荐律师

推荐文章

更多>>法律宽频

4006-222-148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关于网站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广告招商 | 友情连接 | 联系我们 | 草明新闻 | TOP热卖 |
CopyRight 2006-2011 www.1148.cn,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371-63691829 邮箱:law(艾特)88148.com
律法网 www.1148.cn「版权所有」备案号:豫ICP备2021007202号-2

声明:网站所有信息均有第三方自动申请添加,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