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忘记密码? 加入收藏网站地图
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找律所 找案例律师文集 法律新闻法律知识法律文书

法律资讯主页 > 国内资讯 > 正文

法律资讯

内蒙古逾万只珍禽离奇死亡 或系化工厂污染所致

 15人浏览  0人评论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4-09-12 14:35:03
导读:牧区大寨,是上世纪60年代乌审召镇在全国响亮的名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乌审召镇位于鄂尔多斯市西南约150公里,地处中国四大沙地之一的毛乌素沙漠腹地。这里曾是一片荒漠,五六十年代靠人工治沙,建成一片绿洲,被树立为全国牧区大寨。60岁的巴拉吉老人向记者描述过去的景观,那时水草丰美,开春时鸟窝鸟蛋多得...

牧区大寨,是上世纪60年代乌审召镇在全国响亮的名头。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乌审召镇位于鄂尔多斯市西南约150公里,地处中国四大沙地之一的毛乌素沙漠腹地。这里曾是一片荒漠,五六十年代靠人工治沙,建成一片绿洲,被树立为全国牧区大寨。

60岁的巴拉吉老人向记者描述过去的景观,那时水草丰美,开春时鸟窝鸟蛋多得无从下脚。每年6月份马兰花开了以后牧场就像铺了紫色绸子一样美。

2004年以后,这里开始建起了化工厂,又扩大成化工工业园区。抽地下水,排污水,排有毒气体。

短短几年,草场退化、芦苇消失,鸟类成群死亡。

内蒙古逾万只珍禽离奇死亡 或系化工厂污染所致

 

明排虽停暗排不止

查汉淖尔湖原来是一个天然的碱湖,随着碱矿被采空,制碱企业撤走,留下了巨大的坑。2004年开始承接了3公里外的乌审召化工园区排出的废水,逐渐形成了目前面积达10平方公里的污水湖,比原来面积扩大约四倍。

9月1日,记者从鄂尔多斯市出发,向西南约150公里,抵达乌审旗乌审召镇,计划先探访查汉淖尔湖的污水排污口。

据知情牧民讲,最近以来,排污状况晚上肆无忌惮。由于白天两条通往排污口的通道分别有人把守,无法靠近。记者等到夜里进入乌审召镇镇政府往西一公里处的排污口查看。

22时许到达一片水域后,明显感觉到一股臭鸡蛋的味道,打开手电,很快找到排污口。

顺着手电照射的方向,排污口在离岸约3米远的地方,隐约可以看到一根管道在水中,一股乳白色的液体从管道里流出,在水面上形成一股泉涌,散发出一股刺鼻的臭味。

知情人告诉记者,以前是明排,是通过一根直径半米多的管道排到化工园区外的一条沟渠里,流向查汉淖尔湖,沟渠穿过牧民的草场。后来牧民纷纷抗议,明排停止了。

但工厂每天都在生产,臭味也依旧,不见排污,牧民都觉得蹊跷,开始沿湖搜寻,发现了伸向水底的排污管道。

湖臭水黑鸟毙滩涂

9月2日一早,记者在当地牧民指引下,实地查看牧民所反映的查汉淖尔湖死鸟现象。

查汉淖尔湖湖面被一条堤坝分成南北两部分,低洼的南侧湖水较少,呈暗红色,气味较淡。北侧湖水则几乎溢出堤坝,暗黑色的湖水上漂浮着五颜六色的泡沫,泡沫里面时隐时现一些腐烂鸟儿的尸体,一股臭味扑面而来。

顺着查汉淖尔湖西南方向行走,在湖边的草地上、沙土上和靠岸的水里,不断发现有死亡的鸟儿。沿湖走过300多米,记者仔细数了数,死去的鸟儿达到200多只,还有鸟儿在湖边淤泥中挣扎着。

其中不乏黑翅长腿鹬、白鹭、赤麻鸭、反嘴鹬等等十多种各类国家各级保护鸟类。

附近的牧民们告诉记者,仅七月份就死了超过万只,政府每隔一段时间就派人来收死鸟,然后就近掩埋。

一牧民随手掰了一根干树枝,在一片沙地上刨了几下,就看见一堆鸟的尸体埋在沙土下。

牧民称,先后有四头牛在湖边中毒,仅有一只救活过来。

8月,针对牧民反映大量鸟类死亡事件,鄂尔多斯环保局下发文件中的调查情况写到:经我局环境监察支队现场调查,塘坝水库有大量水鸟在水中游玩,并发现有十几只死亡野鸭。

过度开采水源争夺

在查汉庙嘎查(大队),记者首先探访了布日古德家,布日古德的家位于乌审召镇海拔比较高的地方,海拔大约在1375米,布日古德表示,原来这里牧草丰美,绿树浓阴,现在因水位下降,植被越来越萎缩,每年都有一些灌木和树枯死。

2000年至今打了7口井,而且水井从7米打到200多米,总共耗资十几万元。如今,打水井占据收入的比重越来越大,将来水位继续下降,不知道还能不能打得起更深的水井。

随着水位下降,枯死的树逐年增多,牧场的灌木和草场也一年不如一年。

据一份调查显示,当地企业大量抽取地下水,目前有60口深水井遍布乌审召镇各个牧场,30口井为乌审召工业园区供水,另外30口井,是为距离100多公里的乌兰木伦镇的化工企业供水。

化工企业和牧民及自然生态夺水,越来越白热化。

“他们的井又深又大,我们肯定抢不过他们。”布日古德说。

据当地人介绍,现在乌审召镇塔北庙小队水井全部枯竭,牧民不得不长途运水维持生计。

据财经杂志报道,乌审召化工园区,正在规划建设的500万吨级能源化工基地的核心区,同时是自治区循环经济示范园,称“地下水资源较为丰沛”来招商引资,用每年几百万立方米的地下水换取企业的进驻。

国家环境保护部环境影响评价司巡视员牟广丰说:“对于水源匮乏的沙漠地区,抽取地下水进行高耗水的化工生产,对大漠的生态将是毁灭性的破坏,沙漠地下水是几千万、乃至上亿年形成,过度开采,对草原大漠荒漠化是雪上加霜,无法修复。”


声明:本网刊载内容均系网民撰写或采拍,由网民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网刊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所用图片如有版权,请联系本站,会立刻删除。


>>相关图片

>>相关新闻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网友评论
0人评论 用  户:匿名  点击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律法网保持中立
1212

热门文章

优惠券

推荐律师

推荐文章

更多>>法律宽频

4006-222-148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关于网站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广告招商 | 友情连接 | 联系我们 | 草明新闻 | TOP热卖 |
CopyRight 2006-2011 www.1148.cn,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371-63691829 邮箱:law(艾特)88148.com
律法网 www.1148.cn「版权所有」备案号:豫ICP备2021007202号-2

声明:网站所有信息均有第三方自动申请添加,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