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忘记密码? 加入收藏网站地图
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找律所 找案例律师文集 法律新闻法律知识法律文书

法律资讯主页 > 国内资讯 > 正文

法律资讯

央视新闻1+1白岩松专题报道郑州西三环地面15次塌陷 记者:都不好意思再写了

 602人浏览  0人评论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4-09-24 10:04:23
导读:“郑州西三环与中原路交叉口又出现路面塌陷。”昨日早上7点,微博上一则消息,如惊雷般又一次刺痛了郑州市民的神经。“传说中的15塌,果然应验了。”不少网友无奈中调侃道。反复塌陷也引起了郑州市政府及多部门的关注,开展排查、检测、探听等。而市民们较为关注的是,路面已经出现了塌陷,怎样解决不再让类似事情发生最...

“郑州西三环与中原路交叉口又出现路面塌陷。”昨日早上7点,微博上一则消息,如惊雷般又一次刺痛了郑州市民的神经。“传说中的15塌,果然应验了。”不少网友无奈中调侃道。反复塌陷也引起了郑州市政府及多部门的关注,开展排查、检测、探听等。而市民们较为关注的是,路面已经出现了塌陷,怎样解决不再让类似事情发生最为关键。

  □东方今报记者 付雨涵/文 袁晓强/图

  【现场】

  中原路西三环路口又现大深坑

  昨日上午,东方今报记者赶至郑州市中原路与西三环交叉口西向东路南,发现一个长宽各四五米,深约2.5米的大坑映入眼帘,施工人员将东、西、北三方围上蓝色挡板,正刨开沥青处理。

  据路口协助交通执勤的一位知情人介绍,9月22日下午,该路面还很好,没有任何异常,“咋一大早就塌了”?

  【声音】

  “不盖钢板,估计还会塌”

  东方今报记者在前些天“三连塌”路面现场看到,坑底已经填实,灌入混凝土,路面正恢复平整,两名勘察工作人员仍在对“三连塌”区域内的点位进行测试,“目的就是及时发现路面是否出现沉降。”该工作人员介绍,他们每天探测三次,仪器能精准测量出沉降的微小变化,一旦出现点位异常,会及时上报相关部门。

  该工作人员介绍,路口西南方两块钢板盖着的区域,就是前两天测试时发现有异常,“不盖钢板,估计还会塌”。

  【影响】

  “脚踩‘利剑’的感觉不好受”

  据统计,郑州市西三环从今年4月份恢复通车以来,已经出现了15次大小不一的塌陷,而西三环中原路路口的塌陷接近10次。尤其是塌陷后修复路面,围挡占据车道,造成路口拥堵不堪,更引发市民强烈不满。

  “不管谁的责任,事情已经出来了,就应该及早解决。”36岁的市民周杰说,出门在外,脚踩“利剑”的感觉真是不好受。

  “修了塌,塌了修,什么时候这样的轮回能一次性全解决了?”市民王红伟认为,半年来三环路其他区域都还好,唯独西三环沿线老出问题。

  市民四问

  1.西三环塌陷何时了?

  “郑州西三环半年15塌,会不会有16、17……连塌?不无可能。”有网友担心,还会连塌,但如此“塌塌不休”何时是个头?

  针对昨日早上的塌陷,施工方采用开挖并回填的方式处理,而目前针对西三环塌陷采取的是“一边回填路面,一边探测该路口其他区域是否存在空洞”的处理方案,能否治标治本,怎么个治本法,相关部门没有给出说法。

  2.何时能公布塌陷“真凶”?

  导致塌陷的“真凶”到底是什么?有网友更是尖锐地指出,连塌原因还没有找到,也不知道责任人是谁,首塌至今都快半年了!是查不出来?

  据了解,郑州市西三环中原路路口的管线复杂,它们的所属单位是中原环保、市政等部门。东方今报记者先后联系中原环保、郑州市市政建设中心等部门,他们几乎异口同声地表示“配合政府部门调查”。

  3.到底该谁来担责?

  市民们对政府此前调查所做的通报并不“买账”,普遍认为,应该有一个明细的责任划分,谁的责任谁领责。昨日下午,郑州市政府办公厅相关工作人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查清事情的真相前,寻求追责毫无意义,“通报的是事故原因,详细情况还需进一步调查,会给大家满意答复”。进一步调查需要多久,不得而知。

  4.承诺的一周内通车能通吗?

  自发生多起塌陷以来,西三环中原路路口大面积封闭施工,给市民出行造成一定的困扰。而此前采访中,事故调查方曾说“本周三路面有望恢复通行”,也颇受市民们的关注。

  昨日,东方今报记者也向西三环项目部咨询道路恢复畅通的事情,工作人员并没有很明确的表态,“能不能恢复通行,现在不好说,但工人们肯定会加班加点,确保速度和质量,如果按照预期道路没有畅通,有可能是出现了其他突发情况”。

  记者手记

  半年塌15次我都不好意思再写你了

  “塌陷根本停不下来!”郑州西三环频现连环塌,在网友的戏谑中,“西三环”成了火热搜索词条。

  本是为发展城市交通、方便市民出行而修建的快速路,还路于民时却频现脆弱。半年来西三环沿线塌陷15次之多,路口处接近10次,这让市民感到震惊和不可理解。因此,西三环也史无前例地吸引了大批人的目光,大家一次次跑去西三环,都是塌陷惹的祸。

  15次,会不会有16次、17次,甚至更多?每天掀开报纸、打开网络,西三环总能占据头条。这是要奔吉尼斯世界纪录的节奏吗?这是要让大家开启探测仪出行模式吗?我们的要求很简单:查明原因,一定追责,还路于民。

  西三环,我真的不想再跑去了,也真的不好意思再写你了。

 

声明:本网刊载内容均系网民撰写或采拍,由网民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网刊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所用图片如有版权,请联系本站,会立刻删除。


>>相关图片

>>相关新闻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网友评论
0人评论 用  户:匿名  点击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律法网保持中立
1212

热门文章

优惠券

推荐律师

推荐文章

更多>>法律宽频

4006-222-148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关于网站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广告招商 | 友情连接 | 联系我们 | 草明新闻 | TOP热卖 |
CopyRight 2006-2011 www.1148.cn,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371-63691829 邮箱:law(艾特)88148.com
律法网 www.1148.cn「版权所有」备案号:豫ICP备2021007202号-2

声明:网站所有信息均有第三方自动申请添加,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