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忘记密码? 加入收藏网站地图
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找律所 找案例律师文集 法律新闻法律知识法律文书

法律资讯主页 > 国内资讯 > 正文

法律资讯

原子弹建设者现实生活:500名原子弹建设者隐居合肥 有人50岁掉光牙齿 揭开首批“核武部队”

 26人浏览  0人评论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4-10-16 9:08:03
导读:1964年10月16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震惊全世界。50年过去,当年在青海金银滩原子城为两弹一星事业奉献青春的建设者们,如今分散全国各地,过着平凡而幸福的生活。在合肥,就生活着500多名来自核工业部原国营221厂的退休职工。他们居住在三里庵街道西园新村、五里墩街道团安村小区等地。...

原子弹建设者现实生活:500名原子弹建设者隐居合肥 有人50岁掉光牙齿

 

原子弹建设者现实生活:500名原子弹建设者隐居合肥 有人50岁掉光牙齿

 

原子弹建设者现实生活:500名原子弹建设者隐居合肥 有人50岁掉光牙齿

 

1964年10月16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震惊全世界。50年过去,当年在青海金银滩原子城为两弹一星事业奉献青春的建设者们,如今分散全国各地,过着平凡而幸福的生活。在合肥,就生活着500多名来自核工业部原国营221厂的退休职工。他们居住在三里庵街道西园新村、五里墩街道团安村小区等地。昨天上午,记者走近这些古稀之年的历史功臣们,听他们诉说那段神秘艰辛而又激情燃烧的岁月。

初入青海荒滩

苦中作乐坚守神圣使命

1958年底,年仅17岁的董殿举从部队转业,来到青海原子城。在国营221厂两弹研究基地扎根34年,他将最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金银滩大草原。“刚来时,这里是一片荒草滩,野草比成人高,风沙刮过眼睛都睁不开。”董老清楚记得,他是第一批到达的。很快,国营221厂吸引了来自全国众多高校及国防方面的人才。

由于基地海拔高,过完8月就要穿棉衣,冬天最低气温可达零下40℃。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生活异常艰辛,物资极度匮乏。首批到达的职工只能睡牛羊圈,吃青稞面,喝水要去十几公里外的河沟挑。“不少人有高原反应,出现浮肿。”

由于空气稀薄条件恶劣,他们生了孩子无法带在身边抚养,只能放在老家让老人照顾。因长期分离,孩子们对父母印象很陌生,甚至不愿喊“爸爸妈妈”。

就这样,董老他们依然苦中作乐。粮食不够,自己开荒种地,挑易成活的土豆、油菜种。实在不行就挖野菜、野萝卜、蕨菜充饥。好在那时年轻,大家也没觉得辛苦,就这样一直坚持着。

看了电视转播

才知自己造的是原子弹

青海金银滩,这个如今牛羊成群的美丽草原曾是中国第一个核武器基地。今年76岁的王遂德老人说,他从部队抽调进厂,从事核装配工作。“每个车间都是分开的,有的生产零部件,有的负责组装。”回忆当年生活,王老有些激动。“说出来你也许不信,直到1964年原子弹爆炸成功,我们从电视屏幕上看到实况转播,才知道自己从事的竟然是伟大的两弹一星事业。”老人说,当年的保密工作要求非常严格,大家都牢记在心。

由于从事核试验工作,辐射在所难免。任铁告诉记者,当年他从事核试验爆炸后的场地清理工作。因为辐射,50岁时他的牙齿已全部掉光了。不过,当他们手捧着原子弹爆炸、氢弹爆炸纪念的勋章时,脸上洋溢着幸福自豪的笑容。这些病痛似乎全都不见了。

董志勇从事运输核材料工作。当年,厂里运来唯一一台起重机,首次就由他来操作。“吊运核材料非常危险,不能有震动摩擦,非常考验技术。”董志勇老人回忆说,运送雷管和炸药的车辆只能保持在时速10公里,前后都有警卫车开道。“速度要特别稳,不能会车,稍微颠簸就可能引发爆炸。”

历史功臣退休

被分流全国安起了新家

如今,国营221厂原址成了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取名西海镇。上世纪80年代,国家撤消了一部分军工企业,其中包括青海原子城国营221厂。上世纪90年代初期,这些退休老人们被安置分流,在河北、山东、青海、安徽安起了新家。

“还想再回去看一看青海金银滩,那是让我们全家人魂牵梦绕的地方。”虽然在合肥生活了20多年,但每当提起曾为之奋斗一生的原子城,这些老人们依然充满了怀念。老人们无法忘记那个他们曾经奉献过青春、创造出伟大成就的地方。

“我前几年去看过一次,坐火车到西宁,再坐三四个小时的汽车。”董殿举抑制不住兴奋。如今金银滩已成为景色秀丽的旅游景点,当年工作过的房子依然保留在那里。“盖得十分漂亮。”据悉,那里已经被确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闲暇时,老人们喜欢聚在一起遛遛鸟,养养花草。“我经常看报纸,看电视纪录片和军事频道。”王遂德老人说,比起当年在青海高原的严酷生活,合肥的气候和生活已经是大大改善。

如今,老人们的晚年安宁而幸福。

 

声明:本网刊载内容均系网民撰写或采拍,由网民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网刊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所用图片如有版权,请联系本站,会立刻删除。


>>相关图片

>>相关新闻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网友评论
0人评论 用  户:匿名  点击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律法网保持中立
1212

热门文章

优惠券

推荐律师

推荐文章

更多>>法律宽频

4006-222-148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关于网站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广告招商 | 友情连接 | 联系我们 | 草明新闻 | TOP热卖 |
CopyRight 2006-2011 www.1148.cn,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371-63691829 邮箱:law(艾特)88148.com
律法网 www.1148.cn「版权所有」备案号:豫ICP备2021007202号-2

声明:网站所有信息均有第三方自动申请添加,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