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由范冰冰主演的电视剧《武则天》是高翊浚导演执导、鞠昀摄影指导的古装电视剧。武则天范冰冰版剧情将刻画出一个全新的武则天,故事主要从武则天在家乡的成长讲述到她14岁入宫闱后的权力斗争,与以往的武则天版本不同的是, 范冰冰版的在感情上下了更多的笔墨,对她入宫前后的生活和感情有了更细致描写,更有大量少女... |
由范冰冰主演的电视剧《武则天》是高翊浚导演执导、鞠昀摄影指导的古装电视剧。武则天范冰冰版剧情将刻画出一个全新的武则天,故事主要从武则天在家乡的成长讲述到她14岁入宫闱后的权力斗争,与以往的武则天版本不同的是, 范冰冰版的在感情上下了更多的笔墨,对她入宫前后的生活和感情有了更细致描写,更有大量少女时期武则天戏份,创作团队认为,武则天“舍我其谁”的性格都是在少女期养成的,而她的感情故事和政治谋略也将随着剧情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精彩。
剧情简介
公元705年,太子李显在张柬之等人的簇拥下逼宫,面对威严依旧的大周皇帝武则天,懦弱的李显落荒而逃,张柬之感慨大唐气数已尽,却没料到的是,这一切都在武则天的意料之中;这么多年,她就在等着一个人让她放心将大唐江山托付,等着一个人让她将李唐王朝归还,随着大周王朝的烟消云散,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的传奇一生揭开帷幕。
贞观十一年,荆州武氏小女如意选入大唐后宫。时逢先皇后长孙氏忌日,宫廷里正在排《兰陵王入阵曲》之舞,如意以绝妙舞姿艳压群芳,并与唐太宗李世民邂逅于承庆殿上。是年,武媚娘十四岁,太宗三十九岁。
大祭当晚,秀女郑婉言死于非命,所有证据指向如意,她饱受酷刑,被发配掖廷,如意结识了太宗的老乳娘彭氏,彭氏因为当年“玄武门之变”太宗弑兄杀弟而始终不愿原谅他,老死也不愿相见,而如意成为了太宗和老乳娘的情感纽带,结开了太宗的心结,一年期满,如意被放出冷宫,在大朝会上三番五次展露头彩,使得太宗赐其名为媚娘,并册封她为才人,媚娘一时成为后宫所有女人的众矢之的,身陷各种尔虞我诈的宫廷阴谋;皇储斗争腥风血雨,媚娘不料被卷其中,媚娘与太宗两人的爱情经历来自“女主武氏”预言的压力,媚娘以退为进却未想到李世民轰然离去,带走了她此生最为热烈的一段爱恋……
削发为尼的媚娘为腹中孩儿计划离开感业寺,然而阴差阳错回到宫中的她竟又流产,所有证据指向王皇后。为了复仇,媚娘走向一直爱慕着她的唐高宗李治,永微三年,媚娘被封为昭仪,精心策划的复仇最终让王皇后、萧淑妃自食其果,然而陪伴着李治经历兄弟反叛后,媚娘逐发现,李治给了她家,一个她不忍离开之地。
永微六年,媚娘被立皇后。媚娘帮助李治清肃门阀实力,大唐日渐昌盛,而李治却心有余而力不足,皇储之争忽隐忽现。永淳二年,李治驾崩,新皇昏庸无能,皇子闲云野鹤,大唐江山的未来,一切的一切将媚娘推到风口浪尖处……
天授元年,武媚娘身着皇袍头戴帝冕,在众人注视下一步步登上则天楼,称圣神皇帝。坐在帝王的宝座,被天下苍生所朝拜,俯瞰众生,武则天回想起过去的一切,是否皆是因爱而起毫无权欲的腐蚀?此起彼伏的高呼万岁声,让武则天看不清自己是否在这么多年的宫廷倾轧中走向迷途……
神龙元年十一月武则天卒于上阳宫,年八十二。神龙二年五月,与高宗合葬乾陵,立无字碑。江山如梦,浮生一痴,功过是非,任后世评说。
演员表
武则天|演员范冰冰[个人资料]
武则天(624~705),汉族,并州文水人,是唐代开国功臣武士彟与隋朝后裔杨氏的次女。她工于心计,心狠手辣,兼涉文史,且容姿绝美。她是唐太宗的武才人,是唐高宗的皇后,育有四男二女。唐高宗驾崩后,临终遗诏:太子李显于柩前即位,军国大事有不能裁决者,由天后决定。四天以后,李显即位,是为唐中宗,尊武则天为皇太后。光宅元年(684)二月,李显打算任命韦皇后之父为侍中,宰相裴炎力谏,李显生气地说:”朕即使把天下都给韦玄贞,又有何不可?还在乎一个侍中吗?”韦玄贞武则天以此为借口将李显废黜为庐陵王,立第四子李旦为帝,是为唐睿宗。公元(690)年九月武则天正式称帝。称“圣母圣神皇帝”。改国号为“周”。她掌权15年,又将皇位传回于李显。公元705年12月16日,武则天病逝于上阳宫,享年82岁,遗诏:去帝号,附庙,归陵。称”则天大圣皇太后“。赦免王皇后,萧淑妃,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后世无罪。与高宗李治合葬乾陵。墓前立无字碑不刻一字,“千秋功罪,留待后人评说”。就此,结束她那传奇的一生。
李治|演员李治廷[个人资料]
唐高宗李治(628~683)唐代皇帝,汉族。庙号高宗,谥号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贞观二年(628年)六月十三日出生,卒于弘道元年(683),享年56岁。太宗第九子,母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字为善。贞观五年(631)封晋王。七年,遥授并州都督,后又加封右武侯大将军。十年,长孙皇后薨逝,李治与同妹妹晋阳公主一起被唐太宗亲自抚养。十七年,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间发生了争夺皇位继承权的斗争,最终太宗废太子承乾,黜魏王泰,改立晋王李治为太子。二十三年五月,太宗去世,李治即位,时年二十二岁。 唐高宗共在位三十四年,前六年号永徽。高宗在即位之初,继续执行太宗制订的各项政治经济制度,李勣、长孙无忌等共同辅政。他们君臣都牢记太宗的遗训遗嘱,奉行不渝。训令纳谏、爱民,高宗即位时即对群臣宣布:“事有不便于百姓者,悉宜陈,不尽者更封奏。”并日引刺史入阁,问以百姓疾苦;训令崇俭,高宗即召令:“自京官及外州有献鹰隼及犬马者罪之。”高宗君臣们萧规曹随,照太宗时法令执行,故永徽年间,边陲安定,百姓阜安,有贞观之遗风,史称“永徽之治”。公元683十二月,高宗去世。葬于乾陵。谥号:天皇大帝、天皇大弘孝皇帝。
播放数:610
播放数:543
播放数:1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