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私人化高档消费场所藏身“寺庙”,内部奢华百姓难进 11月1日,住建部等十部委联合出台的《关于严禁在历史建筑、公园等公共资源中设立私人会所的暂行规定》开始施行。但记者近日调查发现,该项规定出台后,位于故宫附近的嵩祝寺及智珠寺,作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仍然内设豪华餐饮、住宿服务,部分区域甚至成为只对少部... |
私人化高档消费场所藏身“寺庙”,内部奢华百姓难进
11月1日,住建部等十部委联合出台的《关于严禁在历史建筑、公园等公共资源中设立私人会所的暂行规定》开始施行。但记者近日调查发现,该项规定出台后,位于故宫附近的嵩祝寺及智珠寺,作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仍然内设豪华餐饮、住宿服务,部分区域甚至成为只对少部分人开放,可以烧香、“坐龙椅”的私人化高档消费场所。从去年1月起,就有媒体曝光嵩祝寺及智珠寺变身餐饮会所的消息,本报也曾于去年7月18日报道过此事,但将近两年过去了,藏身于600年古刹的会所依然在营业。
据了解,嵩祝寺及智珠寺目前属于北京市佛教协会管理的宗教房产,针对它们“演变”为私人化高档消费场所的情况,记者向相关部门进行了举报,并跟随北京市佛协和北京市宗教事务局相关人员对嵩祝寺及智珠寺进行了检查。
尽管前一天晚上的大量剩饭与高档餐具还没来得及收拾,但检查过程中,之前接待记者的“嵩祝名院”工作人员却说:“我们不开门是因为这里是公司办公场所,这些饭都是我们公司自己人吃的,我们没有对外经营。”
记者通过工商登记信息,查询了这家矢口否认进行私人化高档餐饮经营的“嵩祝名院文化有限责任公司”,其成立于2005年6月,目前注册资本仅有100万元,股东是两位自然人,注册地点为北京市东城区嵩祝院北巷4号,经营范围包括制售中餐;销售酒、饮料;组织文化艺术交流;健身服务;销售工艺品。
据了解,2007年,为解决历史建筑保护与修缮问题,北京市佛教协会与此前占用该处房产的企业,参照“谁修缮,谁受益”的文保政策,与部分企业签订租赁协议,转让两寺经营使用权进行“保护性使用”。然而,在“保护性使用”背后,嵩祝名院文化有限责任公司与另外几家租赁企业,将公共资源长期进行奢华的私人化餐饮、住宿、会议等商业经营活动。此外,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嵩祝寺及智珠寺内的文物保护出现租赁企业承诺的修缮资金不到位、企业开展住宿服务但相关资质手续却难以齐全的情况。
播放数:610
播放数:543
播放数:1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