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忘记密码? 加入收藏网站地图
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找律所 找案例律师文集 法律新闻法律知识法律文书

法律资讯主页 > 国内资讯 > 正文

法律资讯

“老年痴呆症”更名倡议引发关注 更多实招解忧

 36人浏览  0人评论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5-01-14 15:01:46
导读: 阿尔茨海默病,在中国被叫作“老年痴呆症”。这个似乎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疾病名称,近日成为媒体的焦点词汇。中央电视台联合新京报等多家媒体,共同发起“关注失智老人”新闻公益行动和为“痴呆”正名问卷调查。  腾讯、雅虎等网站发起的“要不要为老年痴呆症正名”的投票活动,昨给出了公众答案:在“老年痴呆症”“...

 阿尔茨海默病,在中国被叫作“老年痴呆症”。这个似乎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疾病名称,近日成为媒体的焦点词汇。中央电视台联合新京报等多家媒体,共同发起“关注失智老人”新闻公益行动和为“痴呆”正名问卷调查。

  腾讯、雅虎等网站发起的“要不要为老年痴呆症正名”的投票活动,昨给出了公众答案:在“老年痴呆症”“失忆症”“失智症”“脑退化症”“阿尔茨海默病”几个选项中,“脑退化症”与“失智症”得票最高,“老年痴呆症”得票数为0。

  消除歧视,从“正名”开始

  江苏援疆医生田增喜80多岁的母亲患有老年痴呆症,当听到媒体呼吁为“老年痴呆症”正名的消息,田增喜很是欣慰:“作为病人家属,我特别理解。社会对这个群体的尊重和关爱,还远不够。”

  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程虹治疗过很多患者。程虹说,我们曾做过调查,近四分之一的老年痴呆症患者会隐瞒或者掩饰被诊断为痴呆,主要原因是耻感和遭遇歧视。

  “按照《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即CCMD-3的标准,老年痴呆症被诊断为一种精神疾病。”南京市心理危机干预中心主任、 社会心理学家张纯说,“如果改成一个对这种疾病症状的一种客观描述的名称,能使老年人和家属对患病状况有一个正确的了解,而不是谈虎色变。”

  对这次改名倡议,有人担心只是流于形式,而更多人认为,“正名”体现了社会对这一群体应有的尊重与关爱。南航社会学副教授张杰说:“表面上看只是几字之差,然而,其背后的象征意义却是巨大的。语言本身就具有潜在的判断性在里面,它是一种标签,会传达给别人一些信息,会影响被称呼的社会群体的自我评价。”

  更名过后,更多实招解忧

  “更名,只是迈出了第一步。”南京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胡小武说,“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举动让更多的人理解这个群体,给予他们以更多的关爱。”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医学界对阿尔茨海默症的诊断技术有了很大进步,而治疗方面进步不大——现有的药物,只能控制、延缓病情恶化,尚无法治愈疾病本身,而且药物较贵,患者每月治疗约需花费千元,因此,到医院接受正规治疗的城市病人,目前比例不足20%,而农村则更少。许多专家正呼吁将它纳入大病医保范畴。

  帮助这一老年群体,需要动员社会资源。“即使所有的病人都接受正规治疗,由于老年患者晚期往往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现有的医疗资源不能满足需求。”程虹认为,可以学习西方国家、港澳地区的一些经验,建立更为专业的“托老所”,或让老年患者居家接受治疗,并由义工或政府出钱聘请护工对病人进行关怀照顾。

  “对这个群体的照顾和关爱,是社会政策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此事还关涉立法等方面,《老年人权益保护法》也正在修订之中,这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 胡小武说。

  我省逾60万患者家人亟需获援

  老年失智群体,越来越显庞大。据介绍,在我国,现有老年痴呆症患者约1000万,而且每年平均有新发病例30万。我省的这一患病人群,现也超过了60万。

  江苏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徐进友告诉记者,近年来老年痴呆症的发病几率越来越高,65岁以上人群中患重度老年痴呆的比率达4%-6%,而到80岁,这一比率就上升到20%——老年痴呆已成为继心血管病、脑血管病和癌症之后的老年健康“第四杀手”。

  采访中,记者感觉到,失智老人需要社会关爱,这个庞大群体背后承受更多忧难的家庭,也有待社会伸出尊重与分忧之手。

  南京市退休干部王英陪丈夫到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接受治疗。她告诉记者,从50岁开始,就被身边有老年失智的人所困扰。先是爱人的母亲,病症由弱到强,整整8年。“我婆婆得病后,最严重的阶段经常大小便失禁,街坊邻居也有意见,见到她就躲。只要婆婆在家,我就不敢睡午觉。有一次我打了个盹,婆婆就开门跑了出去,我吓坏了,一直找到晚上才找到。从此,我就神经衰弱,有时整晚睡不着。”

  王英的婆婆去世后5年,她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婆婆身上发生的事,又开始在老伴身上再演一回,我的神经越来越脆弱了。”王英坦言:“说句不该说的话,我同情他们,但我又觉得我还不如他们:患病的他们什么都不知道,可我什么都知道,又没人能帮我。”

  专家认为,老年失智群体家属的忧难一日不解,老年失智群体就难以真正有尊严地走到生命终点。李海林主任呼吁,社会多些援助之手,纾解患者家庭之困。一是健全养老机构,加强养老机构中对这一病患群体的特殊护理;二是在社区里招募志愿者,无偿为这部分人群提供帮助;三是对全科医生的责任给予扩大,加大对这部分患者的治疗义务。

 

声明:本网刊载内容均系网民撰写或采拍,由网民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网刊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所用图片如有版权,请联系本站,会立刻删除。


>>相关图片

>>相关新闻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网友评论
0人评论 用  户:匿名  点击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律法网保持中立
1212

热门文章

优惠券

推荐律师

推荐文章

更多>>法律宽频

4006-222-148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关于网站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广告招商 | 友情连接 | 联系我们 | 草明新闻 | TOP热卖 |
CopyRight 2006-2011 www.1148.cn,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371-63691829 邮箱:law(艾特)88148.com
律法网 www.1148.cn「版权所有」备案号:豫ICP备2021007202号-2

声明:网站所有信息均有第三方自动申请添加,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