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忘记密码? 加入收藏网站地图
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找律所 找案例律师文集 法律新闻法律知识法律文书

法律资讯主页 > 国内资讯 > 正文

法律资讯

2014十大烂尾新闻 河南南阳艾滋病拆迁成为焦点 艾滋病拆迁”这条“裤子”里藏了多少条“腿”?

 48人浏览  0人评论 来源:新浪网  发布时间:2015-01-15 10:49:27
导读:新华社发布客户端北京1月14日电(记者甘泉 刘阳 双瑞 梁军) 这是一个新闻“快闪”的时代,一些新闻热点井喷之后,却被冷却了。  每至年底,“烂尾新闻”都成为公众心里挥之不去的心结。媒体纷纷通过盘点和回访等,试图叫醒那些“假寐”的部门和单位。新华社“新华全媒头条”组织网民推选出了2014年十大“烂尾...

新华社发布客户端北京1月14日电(记者甘泉 刘阳 双瑞 梁军) 这是一个新闻“快闪”的时代,一些新闻热点井喷之后,却被冷却了。

  每至年底,“烂尾新闻”都成为公众心里挥之不去的心结。媒体纷纷通过盘点和回访等,试图叫醒那些“假寐”的部门和单位。新华社“新华全媒头条”组织网民推选出了2014年十大“烂尾新闻”,包括河南艾滋病拆迁、一笔糊涂账之城市停车费去哪了、湖南公职人员猎枪射杀村妇等“上榜”。迟迟划不了句号的新闻到底“烂”在哪里了?

  网民关注2014年十大“烂尾新闻”

  相关问卷在新华网投放后,共有4578人参与调查。有关方面对这些问题的处理或回应总让公众觉得还不满意。

  有的回答未见实质。如河南南阳“艾滋病拆迁队”恐吓、骚扰尚未签署拆迁协议的居民及早搬迁事件。我们了解到,虽然官方已经表明幕后黑手是开发商,但有证据表明政府部门、拆迁公司和开发商之间有着“皮”连着“骨”的关系。“艾滋病拆迁”这条“裤子”里究竟藏了多少条“腿”?我们期待南阳市有关部门给公众一个答复。

  有的回答过于程式化。如一笔糊涂账之住宅维修资金,据统计,实行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至今,各地收取维修资金在5000亿元左右。这笔巨款长期被闲置在银行难以取出,似乎处于“沉睡”状态。但实际上,它们在暗中“钱生钱”,部分被挪用、炒股和理财,沦为某些部门的“生财工具”。对这个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有关部门回答是:“问题比较复杂,目前仍在进一步研究中。”不知道要研究到何时。

  有的干脆连个起码的回应都没有。如陕西、吉林、湖北等地曝出幼儿园给幼儿服用处方药“病毒灵”,引发强烈社会反响。其中,西安枫韵幼儿园和鸿基新城幼儿园喂药事件尤为引人关注。事发后,西安市警方以涉嫌非法行医罪对涉事幼儿园的相关负责人和保健医生等予以刑事拘留。公安和宣传部门表示无法提供具体处理结果。

  网民关注的其他烂尾新闻还有:河南夫妻半夜被抛墓地,家被强拆;河南货车司机夫妇服毒自杀;湖南一公职人员射杀村妇;甘肃庆阳两民警酒后打断一女子手指;西安执业药师考试2440人作弊被抓;麦当劳供应商使用过期肉等。对于这些事件,“还在了解”“还在调查”“还在走程序”,这样的模糊答案倒有很强的相似性。

  “你使三板斧,我打太极拳;你用回马枪,我有拖字诀”

  通观这些“烂尾新闻”,大多背后有几种套路:

  第一种套路是对舆论热点“鸵鸟式”回应。奉“多说多错,不说不错”为法门,惯见技能包括“挤牙膏”“踢皮球”。新华社曾追问一笔糊涂账“城市停车费去哪了”,至今一些部门仍未公开;同样,甘肃庆阳民警酒后打断女子手指,在一些部门沉默推诿中,至今未见处理结果。

  有些部门也许认为,舆论监督只是热乎一阵,于是以静制动,坐等“新闻”变“旧闻”,幻想尽快淡出舆论和公众视野。

  然而,在愈来愈开放的舆论环境下,“装鸵式”做法显得越来越不明智,于是出现第二种套路--“热回应冷处理”。

  有些部门和单位在新闻事件曝光后“第一时间”做出回应,反应倒是迅速,但缺乏实质性后期跟进调查或处理措施。“迅速”背后显然并非出于“给人民群众一个真诚负责任的交代”,而是以“危机公关”“积极应付”,娴熟运用一套流程打磨公众耐性。其特点:表态快,处理慢;发布多,真相少;重道歉,轻问责。河南南阳艾滋病拆迁中,官方虽然多次通报,然而究竟谁指使了艾滋病人、背后真相如何,至今依然迷雾重重。甚至连公开通报,都有了一套流行的说辞,如:“第一时间”“高度重视”“相关部门”“亲临指挥”……

  围绕公共事件的信息公开,已经沦为一场公众舆论和某些责任方比拼耐力的角逐游戏:你使三板斧,我打太极拳;你耍回马枪,我念拖字诀……你来我往中,公众迫切要了解的真相和结果模糊依旧。

  拖冷了新闻脱不了责任

  在信息爆炸环境下,即使是重大新闻,“轰动”效应持续时间也是有限的。一些新的舆论热点会转移公众注意力。如2014年下半年,先是昆山爆炸事故,让麦当劳肯德基等跨国快餐企业从供应商黑幕曝光中“脱身”;紧接着,黑龙江省三名嫌犯杀人越狱,又为这起爆炸事故充当了“新闻救兵”……

  新媒体时代舆情应接不暇,媒体需要报道的公共议题太多,公众对于公共事件关注的精力有限,这带来了新闻监督焦点难以克服的“散光现象”。然而这并不等于公众就不关心那些新闻热点的最终结果,更不等于拖冷了新闻就能脱得了责任。

  烂尾楼之形成,根源在于缺乏后继投入。同理,“烂尾新闻”之形成,则是由于面对棘手问题,相关部门无法或不愿做出实质性回应,或者不想推进治本的治理之道。于是,一些当事者迫于一时舆论压力,做出一种应付,一种权宜和姿态。内心想的是要避过风头,寄希望于公众视线转移,不了了之。

  “烂尾新闻”的出现,根源在于某些当事者特别是权力部门对民意的傲慢和对责任的淡漠。媒体作为社会的守望者,其职责是暴露问题;至于如何查、查到什么程度则是相关部门和当事者的职责。遗憾的是,仍有如此多的新闻“烂”在了“拖”字上。

  一旦“太极拳”打败了“三板斧”,“拖字诀”胜过了“回马枪”,最终将损害公众权益、损害政府公信力。

  从追踪到追责,改革的“机会窗口”

  几天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同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交流时强调:“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不能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这句话道出了破解“烂尾新闻”的核心思路:面对舆论,尤其是官员必须有担当、敢担当,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

 

声明:本网刊载内容均系网民撰写或采拍,由网民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网刊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所用图片如有版权,请联系本站,会立刻删除。


>>相关图片

>>相关新闻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网友评论
0人评论 用  户:匿名  点击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律法网保持中立
1212

热门文章

优惠券

推荐律师

推荐文章

更多>>法律宽频

4006-222-148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关于网站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广告招商 | 友情连接 | 联系我们 | 草明新闻 | TOP热卖 |
CopyRight 2006-2011 www.1148.cn,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371-63691829 邮箱:law(艾特)88148.com
律法网 www.1148.cn「版权所有」备案号:豫ICP备2021007202号-2

声明:网站所有信息均有第三方自动申请添加,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