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忘记密码? 加入收藏网站地图
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找律所 找案例律师文集 法律新闻法律知识法律文书

法律资讯主页 > 国内资讯 > 正文

法律资讯

现实版“肖申克的救赎” 人生比电影更戏剧 于英生卸掉了背负17年的杀妻罪名

 81人浏览  0人评论 来源:腾讯新闻  发布时间:2015/1/19 13:33:41
导读:疑似“真凶”的开庭受审,终于让于英生卸掉了背负17年的杀妻罪名。连续七天七夜的刑讯审问让他认罪,家中陌生人的指纹、妻子身上并不属于他的精斑等重要证据却一直被忽略,有人说,他的故事像是中国版“肖申克的救赎”,于英生却说,生活其实远比电影更加戏剧…1月5日,安徽省芜湖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被告人武钦元...

疑似“真凶”的开庭受审,终于让于英生卸掉了背负17年的杀妻罪名。连续七天七夜的刑讯审问让他认罪,家中陌生人的指纹、妻子身上并不属于他的精斑等重要证据却一直被忽略,有人说,他的故事像是中国版“肖申克的救赎”,于英生却说,生活其实远比电影更加戏剧…

1月5日,安徽省芜湖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被告人武钦元强奸案。而这个武钦元,就是曾引起极大关注的,安徽蚌埠于英生杀妻冤案的疑似“真凶”。曾背负这个罪名十七年的于英生也旁听了庭审。“我要知道是谁一手制造,谁推动了这个冤案的形成。”

 

现实版“肖申克的救赎”:人生比电影更戏剧

 

哥哥这样形容于英生的人生,“他从天上掉到了地狱,又从地狱里爬了出来,这就是他的人生。”

对于英生来说,1996年12月2日以前的人生可以用春风得意来形容。当时,34岁的他已经担任蚌埠市原东区区长助理,是市委组织部重点培养的跨世纪干部。然而,原本好好的生活,像被强行改变了剧本。1996年12月2日上午,时年33岁的于英生妻子韩某在家中被害。一星期后,警方将犯罪嫌疑人锁定为于英生。

检方认定,案发当天,于英生因琐事与妻子韩某发生争执,厮打中致韩某死亡。为逃避法律制裁,于英生伪造了强奸杀人的现场。而于英生说,这些供述都是在警方刑讯逼供的情况下做出的。“连续七天七夜对我不间断地进行讯问、折磨,十二月下旬蚌埠都下雪了,他们就让死刑犯用水钵子舀凉水给我洗澡,洗了三个小时,让你要死不行要活不行,他的目的就是让你去写认罪状。”

 

现实版“肖申克的救赎”:人生比电影更戏剧

 

很多人都说他的经历就是现实版的美国大片《肖申克的救赎》,但于英生却说,生活永远比电影更戏剧,有更多的意想不到。1998年初,蚌埠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于英生涉嫌杀人案进行不公开审理。开庭之前,于英生的辩护律师在控方提供的案卷材料里,发现了一份DNA鉴定报告。这份1997年2月3日出具的鉴定报告显示,在韩某内裤残留物检出精子,不是于英生的。

 

现实版“肖申克的救赎”:人生比电影更戏剧

 

“我的律师强烈要求法庭重视这个证据,但法庭没有把这个DNA证据作为无罪的证据。”在“重口供、轻证据”的年代,于英生的口供最终成了定案的依据,而DNA这个重要的证据被忽略了。于英生在接下来的三次上诉中都把这个DNA鉴定报告递交给法庭,也都没有被采用。2001年7月1日,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裁定。于英生犯故意杀人罪成立,判处无期徒刑,立即生效。经过六次审理最终还是被判有罪,于英生开始了漫长的刑期。

“我还羡慕那些犯罪分子,他们罪有应得,他们服刑很坦然。可我不行,一是我没有那个罪 却要接受罪人的惩罚,另外我含冤入狱,妻子被杀,儿子变成孤儿。”于英生说,在这样双重的折磨下,他曾想到过死,但是想到妻子不明不白遇害,想到凶手还逍遥法外,就决定要坚持下去。

从进监狱的第一天起,于英生就说自己无罪,并开始向有关部门持续不断地递交申诉书。“我就是无罪之身,我坚定我的信念,早晚一定会得到平反昭雪。”

2013年8月13日,安徽省高院公开宣告于英生无罪,并当庭释放。他的案子是重申“疑罪从无”原则之后,安徽省改判的第一个案例。三个月后,疑似真凶武钦元被捕。终于回到家的于英生看到的只是父母的遗像。他被冤入狱的日子里,七十多岁的父亲一直为他申诉奔波。

“我们每个月能给家里面打一次电话,如果表现好可以打两次,我就属于表现比较好的,但我不敢打两次,我怕哪天打电话时,父亲不接电话了。”于英生说。

疑似“真凶”的开庭受审,终于让于英生卸掉了背负17年的杀妻罪名。连续七天七夜的刑讯审问让他认罪,家中陌生人的指纹、妻子身上并不属于他的精斑等重要证据却一直被忽略,有人说,他的故事像是中国版“肖申克的救赎”,于英生却说,生活其实远比电影更加戏剧…

1月5日,安徽省芜湖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被告人武钦元强奸案。而这个武钦元,就是曾引起极大关注的,安徽蚌埠于英生杀妻冤案的疑似“真凶”。曾背负这个罪名十七年的于英生也旁听了庭审。“我要知道是谁一手制造,谁推动了这个冤案的形成。”

 

现实版“肖申克的救赎”:人生比电影更戏剧

 

哥哥这样形容于英生的人生,“他从天上掉到了地狱,又从地狱里爬了出来,这就是他的人生。”

对于英生来说,1996年12月2日以前的人生可以用春风得意来形容。当时,34岁的他已经担任蚌埠市原东区区长助理,是市委组织部重点培养的跨世纪干部。然而,原本好好的生活,像被强行改变了剧本。1996年12月2日上午,时年33岁的于英生妻子韩某在家中被害。一星期后,警方将犯罪嫌疑人锁定为于英生。

检方认定,案发当天,于英生因琐事与妻子韩某发生争执,厮打中致韩某死亡。为逃避法律制裁,于英生伪造了强奸杀人的现场。而于英生说,这些供述都是在警方刑讯逼供的情况下做出的。“连续七天七夜对我不间断地进行讯问、折磨,十二月下旬蚌埠都下雪了,他们就让死刑犯用水钵子舀凉水给我洗澡,洗了三个小时,让你要死不行要活不行,他的目的就是让你去写认罪状。”

 

现实版“肖申克的救赎”:人生比电影更戏剧

 

很多人都说他的经历就是现实版的美国大片《肖申克的救赎》,但于英生却说,生活永远比电影更戏剧,有更多的意想不到。1998年初,蚌埠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于英生涉嫌杀人案进行不公开审理。开庭之前,于英生的辩护律师在控方提供的案卷材料里,发现了一份DNA鉴定报告。这份1997年2月3日出具的鉴定报告显示,在韩某内裤残留物检出精子,不是于英生的。

 

现实版“肖申克的救赎”:人生比电影更戏剧

 

“我的律师强烈要求法庭重视这个证据,但法庭没有把这个DNA证据作为无罪的证据。”在“重口供、轻证据”的年代,于英生的口供最终成了定案的依据,而DNA这个重要的证据被忽略了。于英生在接下来的三次上诉中都把这个DNA鉴定报告递交给法庭,也都没有被采用。2001年7月1日,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裁定。于英生犯故意杀人罪成立,判处无期徒刑,立即生效。经过六次审理最终还是被判有罪,于英生开始了漫长的刑期。

“我还羡慕那些犯罪分子,他们罪有应得,他们服刑很坦然。可我不行,一是我没有那个罪 却要接受罪人的惩罚,另外我含冤入狱,妻子被杀,儿子变成孤儿。”于英生说,在这样双重的折磨下,他曾想到过死,但是想到妻子不明不白遇害,想到凶手还逍遥法外,就决定要坚持下去。

从进监狱的第一天起,于英生就说自己无罪,并开始向有关部门持续不断地递交申诉书。“我就是无罪之身,我坚定我的信念,早晚一定会得到平反昭雪。”

2013年8月13日,安徽省高院公开宣告于英生无罪,并当庭释放。他的案子是重申“疑罪从无”原则之后,安徽省改判的第一个案例。三个月后,疑似真凶武钦元被捕。终于回到家的于英生看到的只是父母的遗像。他被冤入狱的日子里,七十多岁的父亲一直为他申诉奔波。

“我们每个月能给家里面打一次电话,如果表现好可以打两次,我就属于表现比较好的,但我不敢打两次,我怕哪天打电话时,父亲不接电话了。”于英生说。

 

声明:本网刊载内容均系网民撰写或采拍,由网民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网刊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所用图片如有版权,请联系本站,会立刻删除。


>>相关图片

>>相关新闻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网友评论
0人评论 用  户:匿名  点击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律法网保持中立
1212

热门文章

优惠券

推荐律师

推荐文章

更多>>法律宽频

4006-222-148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关于网站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广告招商 | 友情连接 | 联系我们 | 草明新闻 | TOP热卖 |
CopyRight 2006-2011 www.1148.cn,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371-63691829 邮箱:law(艾特)88148.com
律法网 www.1148.cn「版权所有」备案号:豫ICP备2021007202号-2

声明:网站所有信息均有第三方自动申请添加,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