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76岁的老头儿黄茂生死了,在从看守所回来的第39天,死在他住了半个多世纪的老房子里。那是一座灰突突的木头平房,夹在两幢二层小楼中间。如今,木房的屋檐下卷着两块脏兮兮的塑料布,两孔窗户的18个窗格上,只剩3块玻璃。回到家的老人,最终没能迈过2015年的门槛。在外人看来,死亡是天大的不幸,但在四川省邛崃... |
76岁的老头儿黄茂生死了,在从看守所回来的第39天,死在他住了半个多世纪的老房子里。
那是一座灰突突的木头平房,夹在两幢二层小楼中间。如今,木房的屋檐下卷着两块脏兮兮的塑料布,两孔窗户的18个窗格上,只剩3块玻璃。回到家的老人,最终没能迈过2015年的门槛。
在外人看来,死亡是天大的不幸,但在四川省邛崃市冉义镇斜江村的不少村民看来,老人能从这样的家中撒手而去,更像是解脱。黄茂生的老伴死得早,他一个人带6个娃娃,“挑烧石灰的石头卖,一担8分钱”。儿时玩伴早已开始安度晚年,这个身高不足1.6米的瘦老头儿,却依然是家里的顶梁柱。
半年多以前,也正是这些村民争先恐后地在请愿书上签名或摁下红手印,为杀了儿子的古稀老人“求情”。
面对父亲血染的尸体,常年穿着校服的瘦小的10岁男孩儿冷冰冰地说,“死得好。”他在外地打工的伯伯和姑姑们,从邻居那里得知父亲杀死了弟弟后,回答是“走不到(方言,没空)”。给他们打电话的村民回忆,电话那头的声音十分平静。
黄茂生被警察带走后,村委会牵头发起了联名请愿:“该死者(黄勇军)与黄茂生系父子关系,长期辱骂殴打虐待父亲,民愤极大,死有余辜,请求宽大处理。”
一位村干部摁下了第一个手印:“儿子打爸爸,我们都同情老头儿。”
“怎么是出于同情呢?才不是!老头儿本来就做得对!” 正在镇上药店忙活的药师吼道。
“该死,他爸爸是无意中杀了他的。” 修理铺外的几个老兄弟说,他们签字时纸上名单已有半页,若非如此,他们愿意第一个签名:“事实就是这样啊!”
播放数:609
播放数:542
播放数: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