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新华社发布客户端上海1月21日专电(记者叶健 朱翃 周琳)21日,记者从权威部门获悉,上海外滩拥挤踩踏事件是一起对群众性活动预防准备不足、现场管理不力、应对处置不当而引发的拥挤踩踏并造成重大伤亡和严重后果的公共安全责任事件。对于外滩拥挤踩踏事件的责任认定,记者从权威部门获悉,黄浦区政府对事件发生负有... |
新华社发布客户端上海1月21日专电(记者叶健 朱翃 周琳)21日,记者从权威部门获悉,上海外滩拥挤踩踏事件是一起对群众性活动预防准备不足、现场管理不力、应对处置不当而引发的拥挤踩踏并造成重大伤亡和严重后果的公共安全责任事件。
对于外滩拥挤踩踏事件的责任认定,记者从权威部门获悉,黄浦区政府对事件发生负有主要管理责任,黄浦公安分局对事件发生负有直接管理责任,黄浦区旅游局、黄浦区市政委、黄浦区外滩风景区管理办公室对事件发生负有管理责任,上海市公安局对事件发生负有指导监督管理责任。
据悉,“12·31”外滩陈毅广场拥挤踩踏事件调查报告建议,对包括黄浦区区委书记周伟、黄浦区区长彭崧在内的11名党政干部进行处分。其中,建议给予周伟撤销党内职务处分;建议给予彭崧撤销党内职务、行政撤职处分;建议给予黄浦区副区长、黄浦公安分局党委书记、局长周正撤销党内职务、行政撤职处分;建议给予黄浦区区委常委、副区长吴成党内严重警告、行政降级处分。
踩踏事故在世界各地并不鲜见。反思灾难之时,组织者和政府机构往往因组织不力、安保不当成为众矢之的。
德国——市长被公投拉下马
2010年7月24日,德国杜伊斯堡,年度音乐盛事“爱的大游行”电子音乐节上。 杜伊斯堡市政府批准25万人参加的音乐节,最终有百万余人前往观看。在集体无意识的亢奋中,人群发生踩踏,最终一条120米长的地下通道成为21个生命的终点,另有500余人受伤。
事后,德国检察机关介入调查,以“疏忽致命”名义对踩踏事件立案。媒体反复质问官员谁该负责。时任杜伊斯堡市长阿道夫·绍尔兰德和警局负责人德特莱夫·冯·施梅林无法作答。
两个月后,绍尔兰德险遭议会弹劾,但被所在政党“保驾”。不过,以深刻自省著称的德国人不愿姑息推诿责任的官员。一年多后,尚在任期内的绍尔兰德最终经一场公投拉下马。
印度——惩罚雷声大雨点小
2014年10月,印度北部比哈尔邦省会巴特那发生踩踏,33人死亡,多人受伤。
踩踏发生后,邦政府成立调查委员会追查事件原委。邦内政部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区政府应负主要责任,警方和交通管理部门同样难脱其咎。报告说,地方政府的“系统性失灵”酿成惨剧,建议对涉案官员采取必要惩罚措施,以避免类似悲剧发生。尽管邦政府誓言追查、免职官员,不过,一些在野党批评,调查报告雷声大雨点小,没有“点名”任何官员及其应承担责任,避重就轻,没有价值。
沙特——加大投入训练安全部队
1990年7月2日,沙特阿拉伯麦加圣地附近一条地下人行通道发生踩踏,1426名朝觐者因窒息或遭踩踏死亡。这是20世纪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踩踏之一。悲剧过后,沙特阿拉伯政府和朝觐最高委员会吸取沉痛教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训练安全部队,制定安保预案。最近几年,沙特政府采取更有效的人流监测和风险预警措施,引入实时视频监控系统,每年朝觐期间踩踏大幅减少。
播放数:609
播放数:542
播放数: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