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忘记密码? 加入收藏网站地图
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找律所 找案例律师文集 法律新闻法律知识法律文书

法律资讯主页 > 国内资讯 > 正文

法律资讯

官员写书挣3000万 郴州市原市委书记李大伦资料简历背景近况

 841人浏览  0人评论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5-01-24 12:50:21
导读:在北京召开的十八届中纪委五次全会上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怒批”书协“官气”太重,让官员兼职书法协会这一现象再次引起社会关注。湖南省郴州市原市委书记李大伦写书“净挣”3000万元,让我们来了解下李大伦这个人。李大伦,男,汉族,常德市桃源县人,1950年10月23日出生,湖南大学MBA工商...

在北京召开的十八届中纪委五次全会上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怒批”书协“官气”太重,让官员兼职书法协会这一现象再次引起社会关注。湖南省郴州市原市委书记李大伦写书“净挣”3000万元,让我们来了解下李大伦这个人。

郴州市原市委书记李大伦写书挣3000万 李大伦资料简历背景近况

李大伦,男,汉族,常德市桃源县人,1950年10月23日出生,湖南大学MBA工商经济管理研究生毕业。1999年任郴州市委书记。2006年5月,被省纪委查处。 2007年1月26日由长沙市人民检察院向该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2008年11月20日一审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2009年8月14日,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对郴州市原市委书记李大伦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二审宣判。驳回一审被告人李大伦上诉,维持一审判决。被告人李大伦犯受贿罪,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改革开放以来,工程建设领域是腐败的重灾区之一,李大伦的权钱交易也首先从这里开始。2002年8月31日,湖南不少地方遭遇了特大洪涝灾害,李大伦打着灾后重建的旗号,决定趁机搞一批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李大伦之所以热衷于大搞此类工程,更多的还是出于私利的考虑。正是在大搞工程的过程中,李大伦把家乡的建筑队伍带入了郴州的建筑市场,被称为李大伦“嫡系部队”的常德队伍一进入郴州,即迅速击败郴州本土的建筑公司,很多重要工程都被他们轻而易举地拿了下来。

据公诉人介绍,桂阳的“四大家”搬迁工程,是邢立新通过李大伦向相关领导打招呼获得的。邢立新曾是一名中学老师,出版过诗集,当过《常德日报》记者。早在李大伦在临澧县任职时,两人就非常熟悉,邢立新既是李大伦的下属,又是李的“文友”,交情非同一般。1999年,李大伦主政郴州,邢立新感觉到发财的机会来了,马上尾随而至,要李关照他在郴州做生意。大权在握的李大伦当即很讲义气地答应了,先后违规给邢立新介绍郴州市国土局办公楼装修工程、鲁永公路路面硬化工程、苏仙岭景区改造工程、桂阳县“四大家”办公楼搬迁工程、郴电国际万国大厦的装修工程、苏仙区相山瀑布景区的开发项目等,工程总造价达数亿元之多。

公诉人介绍,邢立新通过李大伦打招呼,在郴州承揽了一系列的工程,总计送给李大伦人民币300多万元、美元2.3万元,还有给李大伦的女儿装修房屋,所以全部金额是340多万元。

除邢立新外,李大伦收受的贿赂还有:湖南省兴光冶炼有限公司董事长曹某,折合人民币206万元;郴州市北湖区毛家垄铅锌矿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某,人民币97万元;长沙远方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某,人民币128万元;广东省韶关市南枫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罗某,人民币100万元;香港丰生国际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某,折合人民币54万元……

以上这些行贿人所托的事情,李大伦无不一一照办。权钱交易,跃然纸上。

公诉人指控,李大伦自1999年到2006年担任郴州市委书记7年来,利用职务之便,先后收受邢立新等22人贿赂数十次,金额达1400多万元。

人们常说,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长期的“一把手”经历使李大伦的自我意识极度膨胀,他不仅不主动接受组织监督,甚至连正常的意见和建议都完全听不进去。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2003年,李大伦在安仁县调研工作,有一次在台上讲话,发现台下有一个人打瞌睡,于是大发雷霆:“你打瞌睡吧,我现在就撤销你的一切职务。”这个干部是一个乡政法委书记,后来果真被免职了,还被当作典型在《郴州日报》上通报。而事实的真相却是,这位政法委书记头天晚上在加班工作,一个通宵没睡。李大伦后来得知事情原委仍然不置可否,拒绝改变初衷。

2008年6月23日,办案人员在看守所找李大伦谈话,李大伦直言不讳地说:“我从县委书记到市委书记搞了好多年,搞一件成一件,我不点头就搞不成,大家都知道我有这样的分量,反对我的人很少很少,凤毛麟角,除非你不要乌纱帽了。无论是纪委、检察院,还是报社、电视台都不敢监督我,也监督不了我。”

一方面是权力的高度集中,另一方面是监督的严重缺位,李大伦不可避免地走上了权力蜕变的不归路。

声明:本网刊载内容均系网民撰写或采拍,由网民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网刊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所用图片如有版权,请联系本站,会立刻删除。


>>相关图片

>>相关新闻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网友评论
0人评论 用  户:匿名  点击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律法网保持中立
1212

热门文章

优惠券

推荐律师

推荐文章

更多>>法律宽频

4006-222-148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关于网站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广告招商 | 友情连接 | 联系我们 | 草明新闻 | TOP热卖 |
CopyRight 2006-2011 www.1148.cn,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371-63691829 邮箱:law(艾特)88148.com
律法网 www.1148.cn「版权所有」备案号:豫ICP备2021007202号-2

声明:网站所有信息均有第三方自动申请添加,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