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忘记密码? 加入收藏网站地图
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找律所 找案例律师文集 法律新闻法律知识法律文书

法律资讯主页 > 国内资讯 > 正文

法律资讯

上海泛鑫跑路美女老板陈怡因集资诈骗被判死缓 跑路老板是什么意思 陈怡照片曝光

 20人浏览  0人评论 来源:网易新闻  发布时间:2015-02-11 14:38:25
导读:在刚刚于今日上午结束的庭审宣判上,陈怡被判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原泛鑫保险高级顾问江杰被判无期,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审判结果:陈怡被判死刑 缓期两年执行2013年8月,上海最大保险中介——上海泛鑫保险代理公司(以下简称泛鑫保险)美女老总跑路事件引发一...

在刚刚于今日上午结束的庭审宣判上,陈怡被判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原泛鑫保险高级顾问江杰被判无期,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审判结果:陈怡被判死刑 缓期两年执行

2013年8月,上海最大保险中介——上海泛鑫保险代理公司(以下简称泛鑫保险)美女老总跑路事件引发一系列风波,震惊了整个保险业,并在随后引发监管部门对全国保险中介的大整顿。

继2014年年7月10日泛鑫案首次开庭审理后,时隔7个月后的2015年2月11日,泛鑫保险实际控制人、总经理陈怡等被控集资诈骗罪一案再度开庭审理。同案被提起公诉的另一涉案人的江杰,为原泛鑫保险高级顾问。2012年3月,江杰经陈怡介绍进入泛鑫保险,在泛鑫案曝出之时,江杰以恋人身份陪同陈怡逃亡海外。

今日庭审于上午10:30准时开庭,不到10分钟即结束。在刚刚于今日上午结束的庭审宣判上,陈怡被判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原泛鑫保险高级顾问江杰被判无期,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案情回顾:初审浮出“长险短做”模式

在2014年7月10日的首次开庭中,“长险短做”的泛鑫模式也随之揭开真面目。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陈怡分别伙同被告人江杰和谭睿(另案处理)以挂靠、收购等方式,先后实际控制了泛鑫保险、浙江永力和中海盛邦三家保险代理公司。上述保代以泛鑫模式运作,将20年期的保险产品虚构为年收益率10%左右的1~3年期的保险理财产品,骗取投资人资金,并将骗取资金谎称为泛鑫保代代理销售的20年期寿险产品的保费,通过保险公司手续费返还的方式套现。

此前的庭审中陈怡对控方指认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但对于“长线短做”的泛鑫模式,却辩白并非蓄意诈骗。2013年7月28日,陈怡、江杰在将5000万元港币转至香港后,携带83万余欧元等巨额现金和首饰、奢侈品等潜逃境外,直到在斐济被捉拿归案。

法庭上透露的信息显示,陈怡通过消费卡、虚开发票等方式将泛鑫保险的资金兑现至个人账户。公诉人的调查显示,陈怡6个月内的消费记录为300万元。在其出逃海外所携带的奢侈品中,包括名表11块,名包和鞋子各20余件,珠宝首饰40余件。陈怡掌控泛鑫保险的财务,给其资金兑现提供了便利。据悉,陈怡个人的9张银行卡中现金往来多达7.7亿元。

泛鑫案影响巨大,数据显示,由代理人或通过银行员工在江、浙、沪等地向4433人推销上述虚假的保险理财产品共计约13亿元,并利用上述手续费返还方式套取资金约10亿元;至案发,造成3000多名被害人实际损失约8亿元。

泛鑫余波:开启保险中介市场大整顿

泛鑫案并非孤例。就在泛鑫案首次开庭两个月后2014年9月10日,原泛鑫保代运营总监谭睿以及泛鑫保代创始成员之一的罗珺等人又被送上了法庭,罪名同样是集资诈骗。2010年1月,谭睿以挂靠的方式与陈怡一同进入泛鑫保险,此后实际控制泛鑫保代并开启了 “长险短做”的泛鑫模式。2012年,谭睿因与陈怡的情感问题离开泛鑫保险。

2013年8月,泛鑫模式案发,陈怡被捉拿归案之后,谭睿等人于2013年9月29日被公安机关逮捕。资料显示,谭睿在离开泛鑫保代之后,筹集300万元资金,先后收购了睦友保代、裕景保代,并与罗珺等三人共同成为两公司的股东。在经营理念和业务流程上,睦友、裕景两家保险代理公司完全延续了泛鑫模式。2013年1月至2013年8月间,谭睿等人以睦友、裕景两公司的名义与8家保险公司签订了保险代理协议,由代理人向423名客户销售虚假理财产品计1.1亿元,造成客户实际损失1亿元。

泛鑫事件对保险业影响巨大,在给保险业敲响警钟的同时,也凸显了我国保险中介市场处于发展初级阶段的行业特征。2014年4月底,保监会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了保险中介市场清理整顿工作,在“全国保险中介监管暨中介市场清理整顿会议”上,保监会主席项俊波要求此次全面清理“不走过场,不留死角”。清理整顿工作分为五个阶段,摸清底数、整顿秩序、深化改革、建章立制和总结提高。此次清理整顿全部工作任务要求2015年3月底前完成。

 

声明:本网刊载内容均系网民撰写或采拍,由网民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网刊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所用图片如有版权,请联系本站,会立刻删除。


>>相关图片

>>相关新闻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网友评论
0人评论 用  户:匿名  点击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律法网保持中立
1212

热门文章

优惠券

推荐律师

推荐文章

更多>>法律宽频

4006-222-148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关于网站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广告招商 | 友情连接 | 联系我们 | 草明新闻 | TOP热卖 |
CopyRight 2006-2011 www.1148.cn,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371-63691829 邮箱:law(艾特)88148.com
律法网 www.1148.cn「版权所有」备案号:豫ICP备2021007202号-2

声明:网站所有信息均有第三方自动申请添加,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