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忘记密码? 加入收藏网站地图
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找律所 找案例律师文集 法律新闻法律知识法律文书

法律资讯主页 > 国内资讯 > 正文

法律资讯

对话律师:反腐风暴中刑辩业务激增 遏制腐败是否有效

 12人浏览  0人评论 来源:凤凰网  发布时间:2015-03-05 9:35:22
导读:贪官接受庭审(资料图)反腐运动开始后,律师界涉及官员的刑辨业务激增,北京炜衡律师事务所的李霄霖律师在去年底的一次刑辨技术研讨会上称,该所房地产专业律师都开始接刑辨业务了。就这一现象,凤凰网在今年初对话了著名律师周泽。凤凰网:2014年,大概有多少官员(家属)找您做刑事辩护?周泽:有20多个吧。找我的...

对话律师:反腐风暴中刑辩业务激增的困惑

贪官接受庭审(资料图)


反腐运动开始后,律师界涉及官员的刑辨业务激增,北京炜衡律师事务所的李霄霖律师在去年底的一次刑辨技术研讨会上称,该所房地产专业律师都开始接刑辨业务了。

就这一现象,凤凰网在今年初对话了著名律师周泽。

凤凰网:2014年,大概有多少官员(家属)找您做刑事辩护?

周泽:有20多个吧。找我的一般都经过了一审,或者起诉了,从卷宗看,基本都有冤情。毕竟找我们这类所谓“死磕”律师的,都是想洗冤的。而在去年之前,基本上没有官员找过我。

凤凰网:从您去年代理的一些涉及公务员的案子看,委托您做刑辩律师的官员似乎很少有厅级以上的官员?

周泽:厅级以上干部基本都是由中纪委或者最高检经手办的。我也一直在思考,涉及这个层次的案子,是否因为办案更规范,查实的证据更确凿,以至于辩护的空间很有限?可能因为如此,当事人对律师没抱有多大期待,即使找律师,也主要是用于会见,在当事人和家属之间起沟通作用。

凤凰网:由于现在反腐力度加大,大量官员被查,您认为在这样的情况下,各级司法部门在办案过程中,会不会出现当年严打期间那种矫枉过正的情况,冤案的比例是否会增加?

周泽:这是必然现象。我为不少涉嫌职务犯罪的官员辩护过,这些当事人,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冤情。虽然喊冤并不意味着这些官员自身就没有问题,洁白无瑕。但从程序上看,暴力取证、刑讯逼供的情况很普遍,即使当事人的口供为真,这样的方式也是违法的。

此外,贿赂的行为通常都是一对一,你知我知。但现在的情况是,没有官员财产公开的制度,信用制度不透明,不仅民众难以监督官员,就连办案机关,也很难通过权威的渠道,准确地掌握涉案官员的财务状况,这种情况下要想涉案官员承认受贿行为,似乎只能刑讯逼供。

就我个人的经验,为厅级以下官员辩护的实践中,不是基本上,而是每个案子都存在刑讯逼供的现象。很多时候,刑讯在纪委调查的时候就开始干,有些当事人在纪委的办案基地一关就是好几个月,一两年,当事人在这样的情形下,一般都会陷入恐慌,检察院介入后,当事人会被告知一定要配合纪委办案,不配合就不移送,当事人当然是希望尽快移送。纪委通过刑讯取得的笔录,检察院复制过去,简单地编辑下,就形成了“有效证据”。

刑讯之下,当事人很可能自认并不存在的受贿“事实”,这就造成冤案。还有些是有真有假,至少造成了部分错案。腐败必须要反,但办案机关苦于找不到有效的取证手段,为了提高“破案率”,刑讯现象的出现就成了必然。

凤凰网:不少刑辩律师认为,反腐指标化,也造成了一些恶果。

周泽:的确有这种现象。比如说周建华(新余市人大常委会前主任)的案子,据周的老婆讲,当时是要给周搞“六千万的指标”,办案机关逼着他承认这个数额。一审我没有参与,  二审时家属找到我,看了卷宗,我认为这个案子存在重大瑕疵,我们要求证人出庭,要求调取必要的证据。但是司法机关做了那么多份笔录,为什么只拿出这一份来?只有把全部笔录拿出来,我们才能知道他过去说过什么,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啊。证人要出庭,证据要调全,这是基本的程序要求,但这个案子的审理过程中并没有做到。还有对周建华审讯的同步的录音录像都应该调来让律师分析。我觉得周建华这个案子反映了目前职务犯罪案件办理普遍存在的程序不合理不合法的情况。

凤凰网:目前反腐是“老虎苍蝇”一起打。上至“国妖叛徒”,下到基层科员,您觉得,哪个级别的官员感觉压力最大?

周泽:我感觉只要是官员,恐怕每个人都惴惴不安,不知道哪天会轮到自己。这种不安,倒不是说每个官员都有问题,但一个即使啥问题都没有的官员,如果被仇视他(她)的人盯住,天天举报,也有可能把人弄进去。我接触过不少这样的案例,当事人并没收钱,但被人一口咬定被送了,也收了,纪委检察院一介入,经过刑讯录了口供,就被“坐实”了。

凤凰网:反腐力度显然是在加大,作为律师,您如何看?

周泽: 目前这样的做法,对震慑官员、遏制腐败是很有效的,但在很多个案中,并没有做到公平。

老百姓普遍不相信官员是清白的,官员之间也如此看待对方。包括司法机关,也不大相信被举报的官员会是真正“清白”的。

目前存在这样的现象,越是觉得自己冤的,越想找所谓“死磕”律师,不过,这跟级别也有关系,根据我的观察,厅级和厅级以上的涉案官员,基本没有找“死磕”律师的想法。毕竟高级别的干部,他们的命运前途,有其它因素决定,定了调的案子,律师辩护的空间很小。对于这部分官员,更现实的选择是与组织配合,争取宽大处理。毕竟按照现行法律,受贿十万就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甚至死刑,量刑的伸缩空间很大,跟组织配合,或能获得一个更轻的处理。

比如说,“证据”支持是受贿一千万,但为了指标,纪委或检方希望能认2千万甚至更大数目,从量刑定罪看,一千万和两千万,甚至五千万的区别不大,均属于刑法里“数额特别巨大”范畴,都可能判无期,但如果不配合“数额”,被定成死缓甚至死刑都有可能。(凤凰网/文涛)


声明:本网刊载内容均系网民撰写或采拍,由网民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网刊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所用图片如有版权,请联系本站,会立刻删除。


>>相关图片

>>相关新闻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网友评论
0人评论 用  户:匿名  点击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律法网保持中立
1212

热门文章

优惠券

推荐律师

推荐文章

更多>>法律宽频

4006-222-148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关于网站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广告招商 | 友情连接 | 联系我们 | 草明新闻 | TOP热卖 |
CopyRight 2006-2011 www.1148.cn,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371-63691829 邮箱:law(艾特)88148.com
律法网 www.1148.cn「版权所有」备案号:豫ICP备2021007202号-2

声明:网站所有信息均有第三方自动申请添加,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