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陈毅用计,黄维被擒 黄百韬兵团被歼后,邱清泉第2兵团和李弥第13兵团,立即向徐州收缩;李延年第6兵团、刘汝明第8兵团仍然位于任桥、花庄集地区。只有黄维第12兵团继续沿蒙城至宿县公路向宿县推进。 11月24日,蒋介石在南京召集顾祝同、杜聿明等开会,计划三路会攻宿县,打通津浦路徐蚌段。其计划是:杜聿明... |
陈毅用计,黄维被擒
黄百韬兵团被歼后,邱清泉第2兵团和李弥第13兵团,立即向徐州收缩;李延年第6兵团、刘汝明第8兵团仍然位于任桥、花庄集地区。只有黄维第12兵团继续沿蒙城至宿县公路向宿县推进。
11月24日,蒋介石在南京召集顾祝同、杜聿明等开会,计划三路会攻宿县,打通津浦路徐蚌段。其计划是:杜聿明指挥徐州主力沿津浦路向南进攻;李延年、刘汝明兵团沿津浦路向北进攻;黄维兵第12兵团继续向宿县方向进攻。
对于这一计划,杜聿明表示:“总统的这一决策我同意,但是兵力不足,必须再增加5个军,否则万一打不通,黄维兵团又有陷入重围的可能。”蒋为难地说:“5个军不行,两三个军我想法调来,你先回去部署攻击吧。”接着,蒋又满怀希望地说:“这一作战计划能否得以顺利实施,关键就看黄维能不能快速抢占宿县,你们要很好地配合黄维兵团的行动。”
解放军淮海前线总前委鉴于黄维兵团远道而来,兵疲粮缺,又与宿县、蚌埠有相当距离,且孤军突出的情况,决定集中中野主力,先打黄维。黄维第12兵团是国军的“王牌”部队,所辖第10、第14、第18、第85军和快速纵队都是中央军嫡系部队,编制、装备、训练、作战经验在国军中都是第一流,其中第18军是陈诚一手培植起来的,全为美械装备,各级军官全是清一色军校毕业生,是国军“五大主力”之一。
中野总兵力为7个纵队约12万人,与黄维兵团的兵力是一比一,但武器装备却比黄维兵团差多了,要吃掉黄维,决非易事,但刘、陈、邓还是下定决心要与黄维一较高低。邓小平说:“只要歼灭了南线的敌军主力,中野就是打光了,全国各路解放军还可以取得全国胜利,这代价是值得的!”
为歼灭黄维兵团,刘、陈、邓三位首长精心运筹。陈毅沉思片刻,突然一拍腿,高声叫道:“有了!”待他一五一十道出,原来是一着诱黄维渡浍河而歼之的妙计,刘、邓无不拍手叫好。11月23日,总前委向中央提出了先歼灭黄维兵团的作战计划。
11月24日,即蒋介石在南京召开军事会议制定“三路会攻宿县”计划的同一天,毛泽东复电批准了淮海前线总前委提出的消灭黄维兵团的作战计划,电文称:
“完全同意先打黄维”、“情况紧急时机,一切由刘、陈、邓临机处置,不要请示。”
总前委立即全面部署淮海战场。
至于对黄维兵团的作战部署:(一)以中野第4、第9纵队、豫皖苏区独立旅,位于南坪集地区,与黄维兵团保持接触,并将其诱至浍河以北,利用浍河隔断敌军;以中野第1、第2、第3、第6、第11纵队隐蔽集结在浍河以南的曹平集、五沟集、孙疃集、胡沟集一线,等黄维兵团进入预定作战地区后,分别由东西两翼实施向心突击,配合正面各部队将敌军包围分割,各个歼灭;以华野第7纵队、特种兵纵队炮兵一部归中野指挥,参加歼灭黄维兵团作战。(二)以华野第2、第6、第10、第11、第13纵队位于宿县、西寺坡地区阻击李延年、刘汝明兵团北援,并力争歼其一部,保障中野的侧背安全;以华野第1、第3、第4、第8、第9、第12、鲁中南及翼鲁豫军区独立第1、第3旅位于徐州以南夹沟至符离集之间,跨津浦路两侧、构筑多道阵地,阻击徐州方面的敌人援军。
于是,国共双方高级将领,各率所部,在皖北平原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龙虎大决斗。
11月23日拂晓,黄维以第18军居中路,第14军在右翼,第10军在左翼,第85军殿后,以坦克开路,在飞机的支援掩护下,分三路向南坪集发起猛烈攻击。中野第4纵队与黄维兵团激战一天,当晚奉命放弃南坪集,诱黄维北渡浍河。高傲的黄维不知是计,立即挥兵渡河急追。24日,黄维兵团渡过浍河,进入解放军预设的袋形阵地内。黄维这才发现不妙,转头就缩回浍河南岸,并沿浍河南岸向固镇西南的铁路线靠拢,以图与李延年兵团会合,再沿津浦线北进。中野7个纵队趁势全线大出击,猛力合围。至25日晨,将黄维兵团包围在宿县以南以双堆集地区。
11月25日、26日,中野各纵队继续向黄维兵团发起猛攻。但黄维兵团也不吃素的,不愧为国军的“王牌”兵团,抵抗十分顽强。中野各部对敌防御能力估计不足,伤亡较大,进展不快。总前委即指示各部及时总结经验,纠正急躁情绪,加强战场侦察,开展迫近作业,准备再攻。
蒋介石得知黄维兵团被围后,命令黄维“应不顾一切即以主力向东攻击,击破当面之匪,与李延年兵团会师。”黄维这人很是自信,他被包围后,并没有惊慌,认为自己这个兵团的武器装备和军事素质普遍不错,所以决心按蒋的命令,突围继续向蚌埠前进。黄维想乘解放军立足未稳之际,挑选4个主力师,迅猛突围。第85军第110师师长廖运周主动请缨打头阵,黄维高兴地连声夸奖,并拿出自己久藏而舍不得喝的白兰地,预祝廖旗开得胜,马到成功。但黄维哪里知道,廖运周是一名中共地下党员,此时正酝酿率部起义。
11月27日,黄维以第110师打头,第18军的第11、第118师、第10军的第18师随后跟进,向东南突围。当110师排成4路纵队通过解放军阵地后,解放军为110师开放的口子马上又封上了,在110师后面跟进的师突然遭到解放军猛烈的火力打击,伤亡惨重,被迫退了回去。第110师的起义,使得黄维精心策划的突围行动遭到惨败。蒋介石察觉到黄维兵团依赖其自身力量不可能突出包围,于是下令其扩大防守地区,固守待援。
杜聿明按蒋介石三路会攻宿县的计划,以李弥兵团守徐州,以邱清泉、孙元良2个兵团沿津浦路东西两侧向南攻击前进,但遭华野阻援部队的顽强阻击,被滞留在孤山集、后官桥、四堡、褚兰以北地区,无法前进。由蚌埠、固镇北进的李延年、刘汝明2个兵团发现华野一部主力南下,惧怕被歼,仓惶由花庄集、龙王庙、任桥地区南撤。华野5个纵队趁势追击,于老曹集地区歼灭第39军后尾2个团。李延年、刘汝明兵团主力逃到淮河以南。 至此,蒋介石策划的三路会攻宿县,打通津浦路的作战计划彻底破产。
中野围歼黄维兵团的各部队,经过几天的总结经验、战场侦察和准备,开始发动全面进攻。解放军采取掘壕前进、迫进作业的攻坚战术,实施稳扎稳打,逐点攻击,攻占一村、巩固一村,紧缩包围圈。至12月2日,黄维兵团被压缩在以双堆集为中心的纵横5公里的狭小地区内。蒋介石眼看黄维兵团不保,严令李延年、刘汝明兵团再次北援,并派刘峙到蚌埠督战。
为争取战役主动,淮海前线总前委向中央军委建议抽调华野部分兵力参加对黄维兵团的作战。在得到中央军委批准后,总前委于12月5日发出对《黄维作战总攻击命令》:
以中野第4、第9、第11、豫皖苏区独立旅、华野特种兵纵队炮兵一部组成东集团,由中野第4纵队司令员陈赓指挥,向双堆集以东地区攻击;
以中野第1、第3纵队、华野第13纵队和华野特种兵纵队炮兵一部组成西集团,由中野第3纵队司令员陈锡联指挥,向双堆集以西地区攻击;
以中野第6纵队、华野第7纵队和陕南军区第12旅组成南集团,由中野第6纵队司令员王近山指挥,向双堆集以南地区攻击。
12月6日,解放军3个攻击集团从各个方向同时发起对黄维兵团的总攻。激战至15日,黄维兵团被全歼。中将司令官黄维,副司令官吴绍周、第18军军长杨伯涛、第10军军长覃道善等被俘。第14军军长熊绶春被击毙。只有副司官胡琏乘战车潜逃。
蒋介石寄予重望的一个王牌兵团、包括“五大主力”之一第18军在内的12万人马,就这样葬送在双堆集。
播放数:609
播放数:542
播放数: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