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汉武帝一生的败笔“巫蛊之祸” 毫无疑问,汉武帝刘彻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也是最杰出的一位皇帝之一。他7岁被立为太子,16岁登基,在位54年,雄才大略,文治武功,功积显赫,和秦始皇被后世并称为“秦皇汉武”,被评价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之一。汉武帝的思想积极进取,具为有前瞻性,为朝廷以至社会带了新... |
汉武帝一生的败笔“巫蛊之祸”
毫无疑问,汉武帝刘彻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也是最杰出的一位皇帝之一。他7岁被立为太子,16岁登基,在位54年,雄才大略,文治武功,功积显赫,和秦始皇被后世并称为“秦皇汉武”,被评价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之一。汉武帝的思想积极进取,具为有前瞻性,为朝廷以至社会带了新思维,于实得权力后进行了多项大刀阔斧的改革,深远地影响着后世。
汉武帝的丰功伟绩我就不细说了,平匈奴,拓疆土,开辟丝绸之路,将中华帝国不论在民生、经济、文化或者军事上,都推上了空前的高峰。不过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汉武帝的晚年其实并不顺利,可以说是相当失败的,也给汉武帝的一生添加了一道败笔,最大的原因是发生在汉武帝晚年时期的一场巨大的政治风暴“巫蛊之祸”,而这一切也源于汉武帝晚年的性格特征,一封建迷信,二,疑心重重,三,冷血本性,四,老谋深算。
巫蛊, 是以民间礼俗迷信作为观念基础而施行的加害于人的一种巫术形式.(王子今《晚年汉武帝与“巫蛊之祸”》,固原师专学报,1998年第5期,第10页)瞿兑之先生在《汉代风俗制度》中也说道:“巫蛊之术,盖以桐木为人,埋地中,以针刺之,诅其死也。”(马新《论两汉民间的巫与巫术》,文史哲,2001年第3期,119页)《六韬·上贤》说:“伪方异伎,‘巫蛊’左道,不祥之言,幻惑良民王者必止之。”可见,巫蛊之术是与统治者的为政相违背的,因而“王者必止之”,但是在汉武帝晚年的统治期间,它却严重侵入了宫内的上层社会,并且演化成为一场激烈的政治斗争。这就是汉武帝封建迷信带来的严重后果。
按照人正常的成长历程来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月历的积累,对生死应该看得更透彻。而汉武帝这样一个有雄才大略的人,从小就褒读经书,所以他是知道人寿有终的道理的,但是他在晚年却越来越独断专行,看问题片面、主观,特别是对人的寿命方面,他总是认为帝王是可以长生不老,并且有权力让自己变得长生不老,真是“越老越糊涂”。甚至,汉武帝的疑心病也越来越重,居然对当时的太子刘据也产生了疑心,因为太子身边聚集了一些有政治眼光和政治能力的人,这样一来,就对最高统治者——汉武帝构成了威胁。所以汉武帝时常害怕其子弑父夺位。当“巫蛊事件”发生之后,汉武帝就以小见大,从而铲除了以卫太子为守的政治势力。也就是说,如果汉武帝在晚年没有那么多的疑神疑鬼,怕自己的亲生骨肉害自己,那么他与太子刘据之间就不会产生如此大的隔阂,进而发展成误解,最后走向势不两立。而卫太子其人“性仁恕温谨”(《资治通鉴》卷22“武帝征和二年闰(五)有”条载),宽厚,守文,从其性格来看,他是不会主动弑父攥位的,但汉武帝的疑心与怕死,则逼近太子走上了反叛的道路,进而酿成了一场大惑。
汉武帝早年,由于窦氏外戚的干政,汉武帝忍辱负重,在明争暗斗的政治生涯中,厉炼出刘彻一负冷血的本性。“他既尊儒,又用法,他很重感情,又喜砍使用武力;他善于用人,又屡屡诛杀大臣。”(剪伯赞《秦汉史》,北京大学出版社,第188——189页)而在其晚年,他又面临卫氏外戚势力的扩大化,为了巩固其刘氏政权,便制造了“巫蛊事件”这场骇人听闻的屠杀悲剧和阴谋,而在这场阴谋中,其冷血本性更显突出。“太子兵败自杀,卫皇后自杀,皇孙二人同时遇害。除刘据之孙刘询(汉宣帝)因在襁褓被投入监狱以外,卫氏全族覆灭。”
“夫者之所以强者政也,主这所以尊者权也。”(《韩非子·心度》)而汉武帝经历了窦氏的干政,对外戚势力的强大心中有阴影,更加看透了“政”和“权”的重要性,所以当卫氏外戚势力不断扩大之后,特别是当武帝年老之后,总是害怕外戚干政的历史重新上演,总以为了达到“权制独断于君则威。”(《商君书·修权》)的目的,汉武帝采取了先下手为强的态度,并不断的寻找和等待着时机的到来。而太子是卫氏集团的中心人物,是他们的大靠山,所以要动摇卫氏集团的势力就首先要从太子这个“中心”下手。太始三年(公元前94年),江充“尝从上甘泉,逢太子家使乘车马行驰道中,充以属吏,太子闻之,使人谢充曰“‘人臣当如是矣!’大见信用,威震京师。”而从汉武帝对于这件事的处理上我们可以看出,他与太子这间已经出现了隔阂,太子在汉武帝心目中的地位下降,同时,他也在含沙射影式的暗示江充,“我”汉武帝已经不再向着太子了,这是对江充的一种无声的怂勇,也是着手打击卫氏集团的一种预兆。可见,从此时开始,汉武帝已经预谋怎样消除太子势力及卫氏集团了。而“巫蛊事件”的发生,标志着他等待的时机的到来,再加上汉武帝的迷信、疑心、冷血,所以对其来了一个“一锅端”,将太子及其外戚势力一网打尽。而“巫蛊事件”之后,汉武帝又下令灭江充三族,烧死苏文,先借刀杀人,再屠杀人之人,后下“罪己诏”反醒自己,这样一来,他既铲除了外戚之患,又提高了自己开“罪己”之先河的历史地位,足见其成府之深。而汉武帝在这一点上的精明,又与以上三点中的幼稚形式了鲜明的对比。
通过以上我们的共同分析,足见,汉武帝在步入老年之后喜怒无常,性格复杂多变,特别是在“巫蛊事件”的处理之上更显的一目了然,我们应该全面的去看待。
播放数:609
播放数:542
播放数: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