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忘记密码? 加入收藏网站地图
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找律所 找案例律师文集 法律新闻法律知识法律文书

法律资讯主页 > 国内资讯 > 正文

法律资讯

红军中惟一的女师长

 16人浏览  0人评论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5-03-11 16:08:05
导读:红军中惟一的女师长—张琴秋 张琴秋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女党员,留学莫斯科五年回国,先后成为中国工农红军中惟一的方面军女政治部主任、惟一的女师长,建国后又成为共和国第一代女部长,她在革命战争及和平建设时期都有出色的业绩。陈赓、陈再道、王宏坤、许世友、王建安、洪学智、王新亭、刘华清等这些威名赫赫的共和国的...

红军中惟一的女师长—张琴秋

 张琴秋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女党员,留学莫斯科五年回国,先后成为中国工农红军中惟一的方面军女政治部主任、惟一的女师长,建国后又成为共和国第一代女部长,她在革命战争及和平建设时期都有出色的业绩。陈赓、陈再道、王宏坤、许世友、王建安、洪学智、王新亭、刘华清等这些威名赫赫的共和国的将军们,当时都曾是她的部属。


  张琴秋,学名张悟,1904年生于浙江桐乡县一个商贩之家。她从本县女子小学毕业后,又考入浙江省立女子师范学校。期间,她受五四运动的影响,参加学生游行并带头剪发。1923年,她进入上海爱国女校文科班,因容貌秀美而成为引人注目的人物。


  在爱国女校,张琴秋通过与自己同班的沈雁冰(即著名作家茅盾)的妻子孔德氵止,认识了沈的弟弟沈泽民,翌年由沈泽民介绍考入上海大学。之后两人相爱,张琴秋在沈泽民引导下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随后与杨之华(瞿秋白之妻)、王一知(张太雷之妻)、王会悟(李达之妻)一起,在向警予领导下办起平民女校。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张琴秋与沈泽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婚后他们与沈雁冰夫妇、瞿秋白夫妇比邻而居,度过了一段非常愉快的生活。


  1925年冬,张琴秋同丈夫沈泽民等秘密搭上一条苏联运煤船,赴莫斯科进入中山大学留学。由于生孩子,张琴秋留了一级,与博古、杨尚昆、李伯钊(杨尚昆的夫人)等成为同学。1930年,她把刚生下的女儿玛娅安顿在国际儿童院,潜回上海。翌年,夫妻二人进入鄂豫皖苏区。


  在鄂豫皖苏区,张琴秋任彭(湃)杨(殷)军事政治学校政治部主任。每天早上军号一响,张琴秋总是第一个来到操场,腰束皮带,斜挂短枪,英姿勃勃。当时红军女战士屈指可数,而女指挥员就更是凤毛麟角了。张琴秋以非常标准的军人姿态、丰富的政治理论知识和雄辩的口才令大家信服。早在莫斯科中山大学时,张琴秋便预见到回国可能带兵,她不仅在校内的队列训练中非常认真,还同男士一样在夏季去搞野战演练,从摸爬滚打一直学到连、营、团的战术指挥。


  1932年秋,鄂豫皖苏区在第四次“围剿”中失败。红四方面军主力突围西进,张琴秋改任师政治部主任随军出发。沈泽民作为鄂豫皖省委书记留下坚持游击斗争。此时已担任七十三师政治部主任(师长是后来成为共和国大将的王树声)的张琴秋随大部队转移。由于长期劳累,营养不良,沈泽民的肺病复发了,经常吐血不止,这让张琴秋非常担心。大部队转移前,张琴秋与沈泽民依依惜别,不承想这竟成了他们的最后一面。1933年11月30日,沈泽民病逝。后来在回忆沈泽民时,张琴秋曾深情地说:“泽民同志是我一生中的良师益友。通过他,使我找到了党。从此,把我引上了革命道路……否则,像我这样的人,至多不过当一名贤妻良母罢了。没有党的引导和帮助,决不会走上革命道路。这是我永远也忘怀不了的。”


  1932年11月间,在红四方面军翻越巍巍秦岭,进入关中平原前夕,张琴秋被正式任命为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主任。这也是土地革命时期乃至整个战争年代,女战士在我党领导的军队中所担任的最高职务。

  红军挺进川北,势如破竹,建立了川陕革命根据地,革命形势有了很大的好转。张国焘开始打击异己,进行大规模的“肃反”运动,陆续将曾中生、余笃三、旷继勋等人杀害。一天,张国焘突然找张琴秋谈话,要她揭发曾中生等人的“右派”活动,并交代与他们的关系。张琴秋实事求是、拒理力争,坚决不屈服。张国焘于是便撤销了张琴秋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主任的职务,派她到通江县(今通江的涪阳坝)担任县委书记。这也是川陕苏区的第一位女县委书记。


  1933年夏,张琴秋从通江县委调任红四方面军总医院政治部主任。当部队离开通江、巴中、南江一带北上时,张琴秋带领五百名女战士,担任护送三百名红军伤员的任务。在苦草坝附近时,她们遭到了军阀田颂尧一个团的袭击。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她指挥战士们沉着应战,打得敌军晕头转向,敌人还误认为是遇上了红军主力。张琴秋抓紧时机,向敌人展开强有力的政治攻势,组织大家向川军士兵喊话。川军士兵们因而哗变,纷纷调转枪口,并将川军营以上军官们捆了起来,向红军投诚。捷报传遍了红四方面军和根据地。此事也很快在全川传扬,《蜀笑通讯》和《中国论坛》都登载了这则“五百农妇缴一团”的奇闻,“女将军张琴秋指挥如神”的故事也在根据地广为传颂。国民党的一些报纸,还把张琴秋说成“精通五国文字”、“能文能武,不下马也可以写文章”的能人。1935年初,红军在川北建立了历史上建制最大的妇女部队——四方面军妇女独立师,由张琴秋任师长。


  张琴秋的第二次婚姻,是与陈昌浩的结合。陈昌浩曾留学苏联,精通俄语。他高大英俊而文武兼备。25岁就成为红四方面军的总政委,是红军中难得的人才。


  长征途中,张琴秋改任川陕省委妇女部长。其后,她在西路军任组织部长。西路军向新疆远征途中,张琴秋已临近分娩,但仍在担架上指挥总部机关作战。在马匪骑兵的包围中,孩子出生在戈壁滩上,她也因产后失血过多而昏迷。由于敌众我寡,西路军虽英勇杀敌,但仍难以摆脱失败的命运。部队失败时,她因产后身体虚弱被俘。


  抗战爆发后,经周恩来向国民党点名交涉,张琴秋被释放回延安。

  在延安,她担任了抗日军政大学女生大队队长、女子大学教育长。解放战争期间,张琴秋在中央妇委长期担任秘书长,1948年曾与蔡畅一同率解放区妇女代表团赴东欧和苏联访问。

  新中国成立后,张琴秋担任纺织工业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分管女工工作。

  1958年,在极“左”思潮的影响下,许多地区的纺织厂出现了片面强调产量,生产质量大大下降,消耗成倍增加,各种事故不断出现,企业管理十分混乱的现象。针对这些问题,1958年和1959年,纺织工业部责成张琴秋先后在青岛、西安主持召开了两个全国性的会议,全面地贯彻党中央关于“多快好省”的方针,否定了那种只要“多快”,不要“好省”和只讲拼命,不尊重科学的做法。当时,反右倾的浪潮已在全国掀起,一些好心人在会下悄悄地劝她说:“张副部长,过得去就算了吧!这些事又不只是我们一个部里有,你没看现时的形势,你这样做不怕别人反你的右倾吗?”张琴秋严肃地说:“我理解同志们的好意,但我不能不讲,因为我们是共产党的干部,什么时候都要实事求是,坚持原则,要对党和人民负责。”


  1953年,张琴秋曾率领纺织工业代表团去苏联访问,翻译人员不够,她就主动给随她出访的工程技术人员当翻译。回国后,“部长当翻译”一事一时传为美谈。1960年,张琴秋到上海国棉二厂蹲点,时值国家经济困难时期,厂方考虑到她的身体和工作,把她安排到生活上有所照顾的高级宾馆住宿。她坚决谢绝了人们的好意,搬回厂里和大家住在一起,同喝一样的酱油开水,同啃一样的糠窝窝头。


  在1955年解放军首次授衔时,张琴秋早已到地方工作,这位惟一的红军女将便没有被授予军衔。在“文革”风暴中,性格刚烈的张琴秋受到诬陷和迫害,于1968年4月愤然以死抗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4个月后,1979年4月,党中央正式为张琴秋平反,对这位久经考验的老同志表示了深切的悼念。

 

 

声明:本网刊载内容均系网民撰写或采拍,由网民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网刊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所用图片如有版权,请联系本站,会立刻删除。


>>相关图片

>>相关新闻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网友评论
0人评论 用  户:匿名  点击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律法网保持中立
1212

热门文章

优惠券

推荐律师

推荐文章

更多>>法律宽频

4006-222-148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关于网站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广告招商 | 友情连接 | 联系我们 | 草明新闻 | TOP热卖 |
CopyRight 2006-2011 www.1148.cn,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371-63691829 邮箱:law(艾特)88148.com
律法网 www.1148.cn「版权所有」备案号:豫ICP备2021007202号-2

声明:网站所有信息均有第三方自动申请添加,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