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忘记密码? 加入收藏网站地图
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找律所 找案例律师文集 法律新闻法律知识法律文书

法律资讯主页 > 国内资讯 > 正文

法律资讯

毛泽东生命中的5次败走麦城

 10人浏览  0人评论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5-03-12 17:42:13
导读:揭秘毛泽东生命中的5次败走麦城毛泽东在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汉口会议(八七会议)上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论断,中共此后率领武装力量征战多年,获得了中国的政权。从最终的结果来看,毛泽东是大赢家。但是胜败乃兵家常事,毛泽东虽然是大获胜,但并非“全胜”,他自己也否认“战无不胜”的颂词,说自己多次自...

揭秘毛泽东生命中的5次败走麦城
毛泽东在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汉口会议(八七会议)上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论断,中共此后率领武装力量征战多年,获得了中国的政权。从最终的结果来看,毛泽东是大赢家。但是胜败乃兵家常事,毛泽东虽然是大获胜,但并非“全胜”,他自己也否认“战无不胜”的颂词,说自己多次自己败走麦城,其中主要的有五次:长沙战役、水口战役、高兴圩战斗、土城战斗、茅台战斗。

A、长沙战役:火牛阵失败

中共1930年夏天提出“会师武汉,饮马长江”的口号,命令各路红军进攻中心城市。在毛泽东和朱德率领的红一军团抵达长沙前,彭德怀指挥的红三军团已进行了第一次长沙战役,那次战役一度从国民党军队手中夺下长沙,但很快又被夺回去,而且红军损失惨重。现在要第二次攻打长沙,更非易事。转朱毛两人1930年8月24日下达红军分三路向长沙推进的命令。进抵长沙近郊后,红军从情报中获悉,长沙国民党守军有六个师一个旅,共31个团,又有坚固的工事,与红军相比,占明显优势。

毛泽东本想诱使守军离开工事,再行攻击,但是没有成功。毛泽东遂于9月1日晚发出第二天发动总攻的命令。总攻战斗异常激烈,红军甚至采用了古老的“火牛阵”,驱赶牛群来冲破守军设下的电网障碍,没有奏效。红军多次冲击,损兵折将,都未能突破防线。此时,长沙附近的国民党援兵已到达湘潭一带,红军只好撤退。

B、高兴圩战斗:损失两个师长

高兴圩战斗是红军在第三次反击国民党军队包围作战中的一次战斗。毛泽东、朱德1931年9月7日指挥红一方面军第三军团、红四军、红三十五军向高兴圩发起攻击。两天的战斗过后,国民党军伤亡2000余人,红军伤亡2200余人。国民党军占据的地形比红军有利,红军不仅地势不利,兵力也不够集中,而且此前徒步涉水过高兴圩以西河流时,遭遇了攻击,损失较大。

红军久攻不下高兴圩,兵力渐减,就撤出了战斗。高兴圩之战,红军损失了两个师长,即红四军第十一师师长曾士峨,红三军团第四师师长邹平。

C、水口战役:打赢了的败仗

中共临时中央1932年6月命令红军消灭进入江西境内的国民党广东军团(粤军),占领梅岭关,随后再沿江北上。

红一军团7月初控制了梅岭关要隘后,粤军即由韶关、信丰兼程赶赴广东南雄,意图与北面国民党军合击红军。毛泽东与红一方面军将领决定集中一、三、五三个军团,同时进攻正在进行南北合围的国民党两路军队。

红五军团7月8日凌晨向南雄县境内的水口方开进,与国民党军两个团开战。次日,粤军八个团的援军抵达水口战场,国民党军力量增至十个团。红军对此却并知晓,红五军团仍按原计划实施攻击,结果伤亡很大,直至红军独立第三、六两师到达,才稳住战局。红军主力两天后到达水口,国民党军队退入南雄,战役结束。

当年参加指挥这次战役的聂荣臻回忆说:“水口战役双方伤亡之大,战场景象之惨烈,为第二次国内战争时期所罕见。尸横遍野,对于这次战争来说,并不是过甚其词。有的部队白天打仗,夜间还要在该地露营,许多同志疲劳过甚,倒头便睡,第二天拂晓才发现是和尸体露宿在一起了。有的同志夜间口渴,摸到河沟去喝水,有一股血腥味,第二天拂晓一看,河沟里的水泛着红色。”

水口战役从最终结局来看,红军是胜利了,但毛泽东认为那是一次“打赢了的败仗”,他说:“我们历来就不欢迎这种胜仗,在某种意义上简直还可以说它是败仗。”

D、土城战斗:情报失误

红军在1935年1月的中共遵义会议后,分三路向赤水河以东地区推进。毛泽东见那一带道路两边都是山谷,便同朱德、周恩来、刘伯承等蹉商,如果国民党川军郭勋祺的追兵孤军深入,红军可以在土城以东的青杠坡埋伏兵力将之围歼,这样红军下一步的北渡长江就无后顾之忧了。这场战斗以红三、五军团为主力。

战斗在1月28日打响后,郭勋祺的川军中埋伏遭到重创。但几个小时激战,川军战斗力丝毫减弱的势头,川军的后续部队又迅速赶到。红军总部立刻派陈赓、宋任穷率领军委纵队干部团上前增援,朱德总司令在前线指挥。原已北上进攻赤水城的红一军团也回师增援,方才稳住了红军的阵地,但这一仗最终没能消灭土城附近的川军。

红军后来从俘获的川军士兵处得知,原来的情报有误,郭勋祺的川军不是四个团六千多人,而是六个团一万多人。

E、茅台战斗:寡不敌众

茅台战斗发生在红军二渡赤水后。红军主力1935年3月进军茅台以南,但是国民党有三个师的兵力,附近又有援兵。红军败退,并于第二天第三次度过赤水继续长征。

 

 

声明:本网刊载内容均系网民撰写或采拍,由网民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网刊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所用图片如有版权,请联系本站,会立刻删除。


>>相关图片

>>相关新闻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网友评论
0人评论 用  户:匿名  点击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律法网保持中立
1212

热门文章

优惠券

推荐律师

推荐文章

更多>>法律宽频

4006-222-148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关于网站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广告招商 | 友情连接 | 联系我们 | 草明新闻 | TOP热卖 |
CopyRight 2006-2011 www.1148.cn,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371-63691829 邮箱:law(艾特)88148.com
律法网 www.1148.cn「版权所有」备案号:豫ICP备2021007202号-2

声明:网站所有信息均有第三方自动申请添加,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