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忘记密码? 加入收藏网站地图
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找律所 找案例律师文集 法律新闻法律知识法律文书

法律资讯主页 > 国内资讯 > 正文

法律资讯

张学良在台湾的神秘迁押经过

 73人浏览  0人评论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5-03-18 10:38:37
导读:张学良在台湾的几次神秘迁押1946年,在蒋介石的一手策划下,张学良被秘密转移到台湾,并且几次转移关押地点,使外界对张学良将军的关押地无从知晓。当年蒋介石把张学良将军转移到台湾的时候,驾机者是国民党空军上尉飞行员王赐九。根据王赐九的回忆:1946年11月上旬的一天上午,重庆九龙坡机场站长对王赐九吩咐:...

张学良在台湾的几次神秘迁押
1946年,在蒋介石的一手策划下,张学良被秘密转移到台湾,并且几次转移关押地点,使外界对张学良将军的关押地无从知晓。

当年蒋介石把张学良将军转移到台湾的时候,驾机者是国民党空军上尉飞行员王赐九。根据王赐九的回忆:1946年11月上旬的一天上午,重庆九龙坡机场站长对王赐九吩咐:“明日清早八时半从本地起飞直达台湾桃园机场。”并严肃地对王赐九规定了三不准:从现在起不准打电话;不准与任何人见面;不准走漏任何消息。第二天上午8时10分,王赐九开动了飞机,离开机群停靠在机场东北角上。此时机场出奇的安静,隐约可以见到在机场入口处,几名军官和便衣在盘查过往行人。8时20分,一辆美式吉普车驶入停机坪,从车上走下来一位身材魁梧的先生和一位身材苗条的小姐。他们直接向飞机前舱走来,并从公文包中取出一份放飞通知单。接过通知单,王赐九大为吃惊:为什么机场不按常规签发专机运送主要人物姓名、乘机人数、载物重量?为什么如此戒备森严却无人前来送行?这时,王赐九才认出,这是张学良少帅和赵四小姐。张学良和赵四小姐紧紧相依,从他们缓行的脚步中可以知道,他们是多么眷恋家乡。

8时30分,王赐九驾机起飞。13时35分,飞机在台北着陆,张将军在赵四小姐的搀扶下,走出机舱。

从大陆秘密被骗解到台湾的张学良夫妇,不久就被蒋介石安排在了远离市区、远离人烟的新竹井上温泉居住下来,实际上过起了一直被蒋介石监禁的失去自由的生活。

1949年,张学良夫妇从新竹井上温泉搬至台北近郊的阳明山。

这次转移事出有因。1949年,蒋介石退踞台湾后,为了安稳人心,实现其“光复大陆”的梦想,开始了对国民党的大力整顿和调整,蒋经国被委任为“国防部总政战部主任”之职。蒋经国接管权力之后,长期负责“管束”,张学良的保安处也归于蒋经国管辖之下。蒋经国和张学良的交往便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蒋经国对张学良早有所闻,又敬慕已久,他觉得自己有理由把张学良看作朋友、老师。出于这种心态,蒋经国在大体不违背其父蒋介石的意思下,开始了与张学良的交往。他考虑良久,决定将张学良和赵四小姐从新竹井上温泉迁出,另觅他处居住。为此,蒋经国着实费了一番脑筋。他觉得新址必须符合以下条件:环境幽美,离台北较近,交通顺畅。经过一番选择之后,蒋经国为张学良选定了台北北郊阳明山。蒋经国之所以选中阳明山让张学良夫妇落户,他的内心是有更深层次打算的。因为蒋介石和宋美玲已经把日后定居的官邸,确定在了阳明山山脚下的士林镇。一旦张学良从井上迁到这里,也就为张学良与蒋介石的相晤提供了方便,自然而然在父亲与朋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蒋经国拿定主意后,特地邀请张学良到阳明山访视一番。望着满山葱郁的树木与点缀其间的亭台楼阁,张学良脸上浮起久违的微笑。他表示非常满意,认为在此生活对修身养性、研读学问大有好处。但是,在商议住所地点时,张学良竟出人意料地选择了半山腰阳明公墓边的几间平房。他坦然地说:“我这个人,这些年寂寞惯了,在热闹的地方呆着,反而不舒服。”对于张学良的这个选择,蒋经国自然不会同意,不管张学良怎样解释,他都不会让自己的朋友住在公墓里。最终,他在阳明山庄附近选中了一幢别墅让张学良居住。

当张学良被解禁之后,他向蒋政府提出要求,希望搬离偏远的居住地。原来,张学良一直沮丧于与老友聚面之不便,而且经常的出游也使他感到因居住地偏远带来的不方便。更为主要的是,自从“管束”以来,“阳明”两字仿佛成了他生活的代名词。起初被幽禁在奉化溪口,蒋介石就让他攻读王阳明的典籍;后来迁徙到贵州修文县,他又被安排在阳明洞旁的阳明祠居住;台湾“二二八”事件发生时,负责监管的保密局为防不测,又准备把他转移江西的阳明洞;从井上温泉迁出后,他又来到了阳明山。回想这些经历,在获得自由后,张学良觉得真该与这个称谓告别了。

当蒋经国来探访的时候,张学良不失时机地谈到迁居的想法。他提出因为年事已高,居住偏远,与朋友往来不方便等原因,希望在城郊附近选择一块地点,由他自己出资盖幢房子,以便搬下山去居住。蒋经国听了张学良的陈述,觉得确实如此。当即答应下来。没过多久,蒋经国就派车来接张学良和赵四小姐,请他们前去查看他选中的新居建筑地点。

新居地处台北市西郊的北投复兴三路70号。虽然临近郊区,但出入市区十分方便。

由于蒋经国的亲自过问,张学良北投新居的建设工程进展十分顺利。1961年秋,张学良如愿以偿地搬进了北投新居。对于这次乔迁之喜,张学良心中别有一番滋味。自从南京受审以来,他辗转迁徙,经常更换住所,但每一次搬迁都不是按自己的心愿前往的,而且居住的地点也没有一次是自己选定的。今天,在度过了难言的煎熬之后,他总算按照自己的意愿选定了新居。朋友们纷纷赶来祝贺,蒋经国虽然没有露面,但派人送来了一套中式豪华家具作为贺礼,说是为布置客厅特意选购的。对蒋经国的这番心意,张学良夫妇自然心领神会,感激在心中。

 

 

声明:本网刊载内容均系网民撰写或采拍,由网民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网刊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所用图片如有版权,请联系本站,会立刻删除。


>>相关图片

>>相关新闻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网友评论
0人评论 用  户:匿名  点击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律法网保持中立
1212

热门文章

优惠券

推荐律师

推荐文章

更多>>法律宽频

4006-222-148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关于网站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广告招商 | 友情连接 | 联系我们 | 草明新闻 | TOP热卖 |
CopyRight 2006-2011 www.1148.cn,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371-63691829 邮箱:law(艾特)88148.com
律法网 www.1148.cn「版权所有」备案号:豫ICP备2021007202号-2

声明:网站所有信息均有第三方自动申请添加,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