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忘记密码? 加入收藏网站地图
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找律所 找案例律师文集 法律新闻法律知识法律文书

法律资讯主页 > 国内资讯 > 正文

法律资讯

粟裕为什么两让司令一让元帅

 30人浏览  0人评论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5-03-18 11:21:15
导读:粟裕“两让司令一让元帅”令谁汗颜?“共和国第一大将”粟裕将军戎马一生,导演了一幕幕摧枯拉朽、气吞山河的战争史剧,在中国革命的历程中立下卓越战功,被刘伯承称为“百战百胜将军”, 被陈毅誉为“愈出愈奇,愈打愈妙”,他的部队和他被称为“胜利之师,常胜将军”。 粟裕不仅在军事指挥上享有盛誉,而且在对待个人得...

粟裕“两让司令一让元帅”令谁汗颜?

“共和国第一大将”粟裕将军戎马一生,导演了一幕幕摧枯拉朽、气吞山河的战争史剧,在中国革命的历程中立下卓越战功,被刘伯承称为“百战百胜将军”, 被陈毅誉为“愈出愈奇,愈打愈妙”,他的部队和他被称为“胜利之师,常胜将军”。 粟裕不仅在军事指挥上享有盛誉,而且在对待个人得失荣辱上也为我们作出了榜样,尤其他“两让司令一让元帅”的故事,实在令人肃然起敬感慨万千。

话说1945年10月,中央任命粟裕为华中军区司令员,张鼎丞为副司令员,但粟裕认为张鼎丞在很多方面都优于自己,若张任司令员,自己任副职,协助张鼎丞工作,会更有利于党的事业。为此,他再三恳请中央改任,最后中央只好接受了他的请求,重新作了任命。

时光又到了1948年5月,陈毅同志调中原工作,中央决定华东野战军由粟裕领导,可粟裕坚持认为陈毅是华野众望所归的统帅,陈毅继续担任华野领导更为合适。经他一再恳请,中央决定陈毅仍任华野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毅不在位期间,其职务由粟裕代理。

1955年,我军实行军衔制,特别是将军以上级别的授衔,的确有些令毛泽东为难。针对个别抱怨的将领,毛泽东亲自出面,严肃地批评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授衔时。”好在总政治部主任罗荣桓、总参谋长粟裕先后主动提出辞帅,及时做出了表率,树立了一个高风亮节的标杆。后来在讨论粟裕军衔问题时,毛主席考虑到粟裕的资历、威望和战功,给予了粟裕极高的评价,说“论功、论历、论才、论德,粟裕可以领元帅衔”,要给粟裕授元帅衔。但由于粟裕事前已上书请求坚决辞去元帅衔,毛主席感慨地说:“难得粟裕!壮哉粟裕!竟三次辞帅。”周总理说:“粟裕二让司令一让元帅,人才难得,大将还是要当的。”毛主席补充说:“而且是第一大将”,于是粟裕被授予了共和国的大将军衔。但早就视名利为身外之物的粟裕平静地说:“评我大将,就是够高的了,要什么元帅呢?我只嫌高,不嫌低。”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粟裕将军作为军事家的丰功伟绩,作为战略家的雄才大略,作为革命家的高风亮节,作为共产党人的一身正气,不只是当时华野的光辉典范,也是当代乃至今后全党全军全民族的永远值得学习的光辉典范。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战功显赫、“两让司令一让元帅”,有近20年时间走着顺路、“风光”无限的粟裕将军,忽然遭遇他人生的“滑铁卢”:1958年5月,粟裕同志在军委扩大会议上受到彭德怀、聂荣臻、陈毅等人的批判,罪名是“资产阶级极端个人主义者的人”错误批判。粟裕被批太“阴”,“向党要权”、“向军队要权”、“里通外国”等,引起毛泽东的震怒,不久他被解除了总参谋长一职,并因此长期受到不公正的对待。

历史在许多时间有着极其相似的一面,不想才过了一年,“里通外国”的帽子也扣到了“始作俑者”彭德怀的头上。这时,有的老战友劝粟裕把1958年受错误批判一事提出来。粟裕却明确表示:“我不愿彭德怀受批判的时候提我自己的问题。我绝不利用党内政治风浪的起伏。我相信自己几十年的革命实践足够说明自己!”1960年1月,粟裕应邀参加中共中央在上海举行的政治局扩大会议。毛泽东在会上讲话时还特地转过脸来朝着粟裕说:“粟裕呀,你的事可不能怪我呀!那是彭德怀他们那个千人大会搞的。”对此,粟裕十分兴奋,认为这等于毛泽东代表中央给自己平反。可是,中共中央并未就此发出指示和作出决定,有的领导人对粟裕仍旧持怀疑和不信任态度。给粟裕正式平反,是在他去世10年之后。1994年12月25日,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和张震,联名发表了题为《追忆粟裕同志》的文章,同时在党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和中央军委机关报《解放军报》刊登。

有人把粟裕与彭德怀之间的恩怨归结于他俩极其相似的性格,其实这只是其中之一。粟裕与彭德怀都是两员猛将,都对革命立下了汗马之功。毛泽东曾赋诗“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由此可见彭德怀的性格和在毛泽东心中的地位。实际上,粟裕的性格、作风、功劳等与彭德怀十分相似。但他俩究竟存在什么样的过节,在此不愿多说。总之,政治上的的事情很难说清楚;政治斗争是残酷的激烈的无情的.

但是粟裕大将的“三让”,又长期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即使有机会也不借机整人,从不为自己的得失而计较等,这点很难得很可贵,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境界和为党为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生死沉浮寻常事,乐将宏愿付青山。”粟裕大将的这句肺腑之言,正是他高风亮节、胸怀宽阔的精神写照。党的各级干部应当以粟裕为镜子,使自己的思想得到净化。

可如今,有些人把职位、权力、金钱看得很重,工作上不思进取,职位上却总想步步登高,还美其名曰“人往高处走”,不择手段地跑官要官,一旦手中有了权力,就疯狂捞钱。尤其当一个领导位置出现空缺时,往往数人上下活动,找关系,托人说情,软磨硬要,甚至买官卖官。有的用公家的东西送礼,还大言不惭地说什么“生命靠运动,当官靠活动”。有的向组织伸手要职位,若实现不了,则闹情绪,撂挑子,混日子,严重影响了工作。凡此种种,无不是一个“私”字使然。这些人与粟裕大将的人格风范相比,简直相差何止十万八千里,这些人应该感到汗颜、无地自容。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如何正确看待利益调整,正确对待个人得失,是对每个党员干部严峻的考验。我们应当以粟裕大将等老一辈革命家为榜样,自觉强化宗旨意识、大局意识、奉献意识,淡泊名利得失,在对党性的考验面前展现共产党人的宽阔胸襟和高尚情操。

声明:本网刊载内容均系网民撰写或采拍,由网民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网刊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所用图片如有版权,请联系本站,会立刻删除。


>>相关图片

>>相关新闻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网友评论
0人评论 用  户:匿名  点击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律法网保持中立
1212

热门文章

优惠券

推荐律师

推荐文章

更多>>法律宽频

4006-222-148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关于网站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广告招商 | 友情连接 | 联系我们 | 草明新闻 | TOP热卖 |
CopyRight 2006-2011 www.1148.cn,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371-63691829 邮箱:law(艾特)88148.com
律法网 www.1148.cn「版权所有」备案号:豫ICP备2021007202号-2

声明:网站所有信息均有第三方自动申请添加,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