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中共八大毛泽东为何向党推荐邓小平邓小平担当起总主持的角色,为筹备八大倾注心血早在1952年,党中央就考虑召开党的八大,但最终确定这件事是在1955年3月举行党的全国代表会议,毛泽东在会上号召全党:“为在1956年胜利地召开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而斗争!”此后,筹备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工... |
中共八大毛泽东为何向党推荐邓小平
邓小平担当起总主持的角色,为筹备八大倾注心血
早在1952年,党中央就考虑召开党的八大,但最终确定这件事是在1955年3月举行党的全国代表会议,毛泽东在会上号召全党:“为在1956年胜利地召开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而斗争!”此后,筹备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工作开始紧锣密鼓地进行。
邓小平,1954年起任中共中央秘书长、组织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国防委员会副主席。1955年4月中共七届五中全会上,又被增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邓小平作为中央秘书长、中组部部长,具体负责筹备召开八大的整个组织工作和部分会议文件的起草工作。
在中共八大筹备过程中,八大文件的起草工作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为此,邓小平经过多方考虑,拟出了八大政治报告起草委员会、八大修改党章报告起草委员会名单。1955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并通过了邓小平提出的上述两个八大文件起草委员会的人选。以后,中共中央委员会向八大的政治报告由刘少奇主持起草修改工作;新党章和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由邓小平主持起草、修改工作。
文件起草是一项重要而又艰巨、繁重的工作。仅现存的八大政治报告的各种修改稿就达80多份,党章草案修改本50多份,其中有许多稿是由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亲自修改的。邓小平在起草文件中付出的辛劳就更多了。任何一份八大重要文件,都要经过他的反复审阅、修改,进行逐页、逐段,甚至逐句、逐字的精心思考和推敲。然后报送中央书记处书记修改、定稿。在这一时期毛泽东的文稿中,多次出现毛泽东对邓小平报送的八大重要文件修改稿的批示和修改意见等,以及阅后交邓小平处理的批语。以邓小平为首的党章修改小组,为了加强执政党的建设,对于党的这部“根本大法”,倾注了大量心血。
除了文件起草工作以外,八大的筹备工作还包括八大代表的选举与代表资格的审查;第八届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候选人的产生与审查;八大主要议题、日程安排、大会发言安排的确定;其他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团的邀请与接待……
为了使八大开成一个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会议,邓小平做了多方面的工作。在中共七届七中全会第一次会议上谈到八大的议题与大会发言安排时,邓小平提出,要在大会上多组织、安排一些关于经济建设方面的发言,使大会形成以讨论经济建设为重点的气氛。他的这一提议,得到毛泽东的赞同。
1956年8月30日至9月12日,在八大正式大会开始以前,举行了预备会议。在这次会议上,邓小平代表中央政治局作了报告,主要说明以下事项:第一,关于大会的日程;第二,关于大会的规则;第三,关于预备会议期间的工作安排;第四,关于七届七中全会对八届中央委员会选举工作的建议;第五,关于代表团团长、副团长候选人的提名;第六,关于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候选人的提名。会议一致同意邓小平在报告中对上述各项问题所提出的意见。
让我们从这份《八大的筹备和大会日志》中摘取片段,它会帮助我们了解邓小平当初的繁忙工作。
1956年8月
8月1日8时30分至10时10分,邓小平在北戴河西浴场主持开会,研究筹备八大的事宜。18时30分至19时10分,毛泽东在北戴河东浴场约邓小平谈党章修改问题。
8月4日8时30分至l2时10分,邓小平在北戴河东浴场召开会议,研究八大选举和中央机构组织形式问题。
8月5日21时至23时55分,毛泽东在东浴场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专门委员会的报告。会后,毛泽东又与周恩来、邓小平谈至翌日1时。
8月6日邓小平为中央拟写给正在苏联访问的李富春的电报,请李去看望王明,告诉王明八大的会期(9月15日开幕,9月1日起开预备会议),问他身体状况及可否参加八大;如因身体关系不能出席八大,请问他是否准备对大会提出书面的意见。
8月6日8时至10时5分,邓小平在北戴河东浴场召开会议,研究八大选举和中央机构的组织形式问题。
8月10日8时30分,邓小平在邓小平在北戴河东浴场召开会议,研究八大选举和中央机构的组织形式问题。
8月13日8时30分,邓小平在北戴河东浴场召开会议,讨论八大政治报告草稿。
8月15日邓小平代中央拟写的给各省、市、自治区党委、西藏工委和中央机关党委、中央国家机关党委、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的关于八大问题的通知发出。
8月21日9时至12时30分,邓小平在中南海西楼会议室召开中央秘书长会议,商谈提交七届七中全会讨论的中共八届中委选举工作建议草案;八大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名单;八大会议议程草案;八大会议规则草案等文件及八大预备会议工作安排等。
8月22日9时至10时50分,邓小平在中南海西楼会议室召开会议,讨论关于八大的发言问题。10时50分至11时15分继续开会,讨论出席八大的西北代表团的团长和副团长人选问题。
8月27日15时至18时30分,邓小平在中南海西楼会议至召开修改党章和修改党章报告起草委员会会议,讨论这两个文件。①
……这里我们无法一一列举邓小平为筹备八大所进行的工作,总之,邓小平统筹兼顾,日理万机,终于圆满地完成了召开八大预定的各项准备工作和组织工作。
毛泽东加了六个字,邓小平进入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
在八届一中全会上,邓小平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进入了中共最高领导核心,成为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邓小平担任总书记这一职务达10年之久,一直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以前。
中共中央总书记这一职务,早在“八大”召开之前,毛泽东就提出要设立并亲自推举邓小平来担任这个职务。当时邓小平说:对总书记这一职务,我只有六个字,一不行,二不顺。当然,革命工作决定了也没有办法,我自己是诚惶诚恐的。我还是比较安于担任秘书长这个职务。
毛泽东利用一些场合对邓小平出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职务进行必要的“舆论工作”。毛泽东说:他愿意当中国的秘书长,不愿意当外国的总书记,实际上外国的总书记就是中国的秘书长。他说不顺,我今天给他宣传几句。毛泽东是这样“宣传”的:他比较会办事,他比较周到,比较公道,是个厚道人。①毛泽东还说:“邓小平不是没有缺点,也不是样样事都办得好,但是他犯了错误对自己很严格”②。毛泽东如此热情宣传、推荐党的领导干部,并给予如此高的评价,确实是罕见的。它表明了毛泽东对邓小平的高度信任,也反映出毛泽东对邓小平寄予厚望。
在党章的修改过程中,1956年8月5日,邓小平把专门委员会讨论的中央领导机构设置方案,上报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请他们“核阅”。第37条是关于中央领导机构的设置。原条文是:第三十七条,党的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选举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和书记处,并且选举中央委员会主席一人和副主席若干人;……
毛泽东在阅改这一方案时,在“副主席若干人”之后,加写了“和总书记一人”沉甸甸的六个字,并把“副主席”前面的“和”字改成顿点。这句话就变成了“党的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选举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和书记处,并且选举中央委员会主席一人、副主席若干人和总书记一人;……
实际上,毛泽东是在考虑,选出一位总书记,并且和中央主席、副主席一起组成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以形成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①
毛泽东为什么向全党推荐邓小平进入新的中央领导核心呢?除了有上面的毛泽东宣传的那些优点外,还因为“他们是少壮派”,“对于我们这样的大党,这样的大国,为了国家的安全、党的安全,恐怕还是多几个人好”。在他看来,多几道“防风林”,“提前见马克思,那末总还有人顶着,我们这个国家也不会受影响”。②历史的发展正像毛泽东所预料的,第一代领导核心的其他成员“见马克思”之后,以邓小平为核心、陈云鼎力相助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迅即组成。从这个意义上说,八大为党的两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交接奠定了难得的基础。
播放数:610
播放数:543
播放数:1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