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中国最杰出的七大军事天才白起(外号战神,杀人魔) 伊阙之战斩杀韩魏联军24万。攻楚三次,攻破楚都,烧其祖庙,共歼灭35万楚军。 攻赵先后歼灭赵军60万(含长平之战)。攻韩魏歼灭30万。 白起一生共歼灭六国军队约165万! 封号:武安君。官职:大良造 外号:战神,杀人魔,战国四大名将(白起,王... |
中国最杰出的七大军事天才
白起(外号战神,杀人魔)
伊阙之战斩杀韩魏联军24万。攻楚三次,攻破楚都,烧其祖庙,共歼灭35万楚军。
攻赵先后歼灭赵军60万(含长平之战)。攻韩魏歼灭30万。
白起一生共歼灭六国军队约165万!
封号:武安君。官职:大良造
外号:战神,杀人魔,战国四大名将(白起,王翦,廉颇,李牧)之首。
白起指挥许多重要战役。大破楚军,攻入郢都,迫使楚国迁都,楚国从此一蹶不振。伊阙之战又歼灭韩魏24万联军,彻底扫平秦军东进之路。长平一战一举歼灭赵军45万人,开创了我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敌战先例。大小70余战,没有败绩,从最低级的武官一直升到封武安君,六国闻白起胆寒。
长平之战共杀人四十五万,连同以前攻韩、魏于伊阙斩首二十四万,攻楚于鄢决水灌城淹死数十万,攻魏于华阳斩首十三万,与赵将贾偃战沉卒二万,攻韩于陉城斩首五万,共一百余万,这是白起的一张极不完全的杀人账单。据梁启超考证,整个战国期间共战死两百万人,白起据二分之一,后因和秦昭襄王在是否再次攻赵的问题上发生分歧,被王陵取而代之,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长平古战场白起的作战指挥艺术,代表了战国时期战争发展的水平。白起用兵,善于分析敌我形势,然后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方针对敌人发起进攻。如伊阙之战中集中兵力,各个击破;鄢郢之战中的掏心战术,并附以水攻;华阳之战长途奔袭。长平之战以佯败诱敌,使其脱离既设阵地,尔后分割包围战术,歼敌45万,创造了先秦战史上最大的歼灭战战例,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围歼战。其规模之大、战果之辉煌,在世界战争史上也是罕见的。长平之战也反映了战争自身发展概貌。
韩信
汉朝楚王韩信(?—前196年),汉族,淮阴(今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人,楚王[1]、上大将军。今淮安镇淮楼东侧建有韩侯祠纪念馆。西汉开国功臣,初属项羽,后归刘邦。中国历史上伟大军事家、战略家、统帅和军事理论家。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
座驾:五明骥;
兵器:鱼肠剑;
经典之战:暗渡陈仓,井陉之战,垓下之战;
官爵:无名小卒----郎中------连敖------伐楚大元帅------齐王-----楚王------淮阴侯。 霍去病
霍去病:西汉名将(前140—前117),汉族,军事家。河东郡平阳县(今山西临汾西南)人。汉代名将卫青的外甥,好骑射。善于长途奔袭。经典之战:决战漠北。
元朔六年(前123),霍去病被汉武帝任为骠姚校尉 ,随卫青击匈奴于漠南(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以800人歼2000余人,受封冠军侯。元狩二年(前121)封为骠骑将军。于春、夏两次率兵出击占据河西(今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地区的匈奴部,歼4万余人。同年秋,奉命迎接率众降汉的匈奴浑邪王,在部分降众变乱的紧急关头,率部驰入匈奴军中,斩杀变乱者,稳定了局势,浑邪王得以率4万余众归汉。从此,汉朝控制了河西地区,打通了西域道路。四年夏,与卫青各率5万骑过大漠(今蒙古高原大沙漠)进击匈奴。霍去病击败左贤王部后,乘胜追击,深入2000余里,歼7万余人。后升任大司马,与卫青同掌兵权。他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断,每战皆胜,深得武帝信任。留下了“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千古名句。元狩六年(前117)病卒,年仅24岁。 李靖(大唐战神)
570~649) 唐初名将,军事家。字药师。京兆三原(今陕西三原北)人。李靖少有文武才略,为母舅隋名将韩擒虎所赏识。隋末,任马邑(今山西朔县)郡丞,曾谋告发太原留守李渊有反隋意图。李渊入长安时擒之,将行诛杀,李世民力救得释,召为幕府。武德三年(620)从秦王世民攻王世充,以功授开府。四年,从赵郡王孝恭平定割据江陵的萧铣,以功进上柱国,检校荆州刺史。后受命安抚岭南,得州九十六,户六十余万,授岭南道安抚大使,检校桂州都督。
六年,以副元帅佐孝恭镇压辅公祏领导的江淮起义军。七年,平定铺公祏起义后,唐设行台于蒋州(今江苏南京),以李靖为行台兵部尚书,后行台废,改检校扬州大都督府长史。八年,东突厥入侵太原,京师戒严,李靖为行军总管,率江淮兵北上备御,诸将失利,他一军独全。突厥退后,唐以靖检校安州(今湖北安陆)大都督。
太宗即位,李靖历任刑部、兵部尚书,检校中书令。贞观三年(629),为代州道行军总管,与李勣分道出击东突厥,次年正月,李靖率骁骑三千夜袭颉利可汗于定襄(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北),颉利遁走。李靖随即与李勣会师白道(今内蒙古呼和浩特西北),乘胜追击,突厥部众溃散,颉利西奔被擒。东突厥亡,其部众和所属铁勒诸部都归附唐朝,北方安定。李靖以功进封代国公,任尚书右仆射。
八年,吐谷浑入侵。那时李靖因患足疾,离职休养。太宗说:“得李靖为帅,岂非善也。”他一闻此言,便自己请行。太宗大喜,命李靖为西海道大总管西征。次年,他深入敌境,平定吐谷浑。还朝后,他长期养病家居,不见宾客。十一年,改封卫国公。二十三年卒。
李靖用兵善于料敌,临机果断,与李勣同为唐代名将,后人论将才,必称“英(即英国公李勣)、卫”。著有《六军镜》三卷,已佚,《通典》所录《李卫公兵法》疑即其书
岳飞
岳飞(1103-1142),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出身贫寒,二十岁应募为“敢战士”,身经百战,屡建奇功,是南宋初期的抗金名将。绍兴十年(1140)统率岳家军大破金兵于郾城,进军朱仙镇,准备渡河收复中原失地。但朝廷执行投降政策,勒令其退兵。后被赵构、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岳飞流传下来的作品不多,但都是充满爱国激情的佳作。有《岳武穆集》,为后人所编。 成吉思汗
东方战神——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统帅成吉思汗及其继承者,不仅组建了一支当时天下无敌的强大骑兵,出色地解决了军队给养、后勤供应,还创造性地运用了一系列符合骑兵作战特点的战略战术,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有人曾经统计过,成吉思汗一生共进行了60多次战争,除十三翼之战因实力悬殊主动撤退外,没有一次失败过。因此中国学者刘乐土先生在其《成吉思汗》一书中说:“成吉思汗是后人难以比肩的战争奇才。他逢敌必战、战必胜的神奇,将人类的军事天赋穷尽到了极点。”“他麾下的铁骑,势如破竹,硝烟漫卷到了罗斯、阿富汗及印度北部。在广袤的欧亚大陆,成吉思汗已经成了战无不胜的神,对手无不闻风丧胆,屈服于脚下”。“什么人才能称得上战神?惟有成吉思汗!”
粟裕(开国战神) 粟裕在战争史上完成的五大奇迹 (一)现代战争中的大兵 团作战以战养战的奇迹以战养战作为战争中的最高境界,在冷兵器时代,已经不多见,在现在战争武器装备对后勤要求非常之高的条件下,是很难办到的.但粟裕却做到了,苏中、宿北、鲁南、莱芜、孟良崮等一系列战役最具典型意义.华东野军以缴获补充武器以俘虏补充兵员.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并且完全靠缴获成立了一支炮兵纵队.(二)腹背受敌的歼灭战孟良崮战役(三)孤军深入的歼灭战豫东之战:(四)60万对80万的围歼战淮海战役(五)投鼠忌器的攻城战上海战役
他智如张良(直谏与国民党军决战于长江以北)
才如韩信(孟良崮之战,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
义如关羽,两辞司令,一让元帅,死后与先死的官兵同葬.(粟裕墓在江苏省徐州市市区南郊淮海战役烈士纪念碑园区内)
“我在革命战争年代,在党的领导下,身经数百战,在和我共同参加战役、战斗的同志中,牺牲了的烈士有十数万,而我还活着,见到了革命的胜利。在我身后,不要举行遗体告别,不要举行追悼会,希望把我的骨灰撒在曾经频繁转战的江西、福建、浙江、安徽、江苏、上海、山东、河南几省市的土地上,与长眠在那里的战友们在一起。”
“主席当家家家旺 粟司令打仗仗仗胜”---苏中民谣.
“一心为民,两让司令,三次先遣,四过长江,五人总前委之一,六次负伤,七战七捷,八省征尘,九死一生,十大将之首。”
林彪感慨说:“粟裕尽打神仙仗。” 见刘亚楼没听懂又说:“粟裕打仗真行,他打的仗我都不敢下决心。” 林彪自比天马,从不夸赞其他人,惟独对粟裕是个例外,而且把粟裕的用兵比做神仙【1 《澜海回声——百名将军访谈录》】
刘伯承:粟裕将军百战百胜,是我军最优秀的将领
毛泽东对粟裕的评价最高:粟裕最会打仗
1961年,毛泽东在武汉会见英国名将蒙哥马利元帅。谈及解放军的军事统帅时,认为粟裕最会打仗。认为从近代至今,只有粟裕在华东打的一些仗可以与二次大战中的某些仗相提并论。其它的仗怕是都不算数了。"这个仗是粟裕指挥的,本来不成熟呢,他们硬要吃下去。我的这些战友中,属这个粟裕最会打仗,他也是我们湖南的。"上面这段话是对老外讲的,而且对方又恰好是二战名将,军事行家,我认为是最能反映毛心中的真实想法的。
粟裕一生指挥了黄桥战役、苏中战役(七战七捷)、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豫东战役、淮海战役等经典的重大歼灭战,个个都是足以列名世界歼灭战史的精品。此外,粟裕还指挥了宿北战役、沙土集战役、济南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等重大运动及攻城战。
播放数:610
播放数:543
播放数:1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