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忘记密码? 加入收藏网站地图
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找律所 找案例律师文集 法律新闻法律知识法律文书

法律资讯主页 > 国内资讯 > 正文

法律资讯

串串香的背后,女子图便宜工业盐加工“串串香” 称自己都不吃

 22人浏览  0人评论 来源:网络郑州晚报  发布时间:2015-03-19 14:37:39
导读:明知是工业用盐不能吃,可李芳(化名)仍从不明商贩手里买来加工“串串香”。“这个工业盐做的串串香,你会吃吗?”昨天,面对法官的问话,站在中原区法院被告席上的她很干脆地回答“不吃”。 去年10月份,郑州市盐业局联合公安部门在南三环查获一假食用盐制造窝点,现场查获假冒的“卫群”牌食用盐以及“长舟”牌、“桂...

明知是工业用盐不能吃,可李芳(化名)仍从不明商贩手里买来加工“串串香”。“这个工业盐做的串串香,你会吃吗?”昨天,面对法官的问话,站在中原区法院被告席上的她很干脆地回答“不吃”。

  去年10月份,郑州市盐业局联合公安部门在南三环查获一假食用盐制造窝点,现场查获假冒的“卫群”牌食用盐以及“长舟”牌、“桂花”牌工业用盐共计28吨,另外约有20吨的工业用盐已流入河南市场。因该黑窝点老板尚未被抓获,已售出的假盐到底去了哪里成了市民们最关心的问题。而昨天受审的5人都参与销售、购买并使用假盐。

  工业盐冒充食用盐,两个黑心商贩出庭受审

  昨天上午10点,被告人李芳因涉嫌触犯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而被带上法庭。

  35岁的李芳,从老家新乡来到郑州后,租住在中原区郑棉一厂生活区,平日经营着一家“串串香”加工作坊。去年9月的一天,她的作坊内来了一名陌生男子,向李芳销售一种大袋装的“食盐”。

  “一袋50千克才卖50块钱,想着便宜就买了一袋。”李芳说,她也怀疑这些盐的“身份”,但该男子告诉她许多商户都用他的盐。

  12月21日,李芳被例行检查的郑州市盐业执法人员发现使用假盐,经调查李芳的行为已涉嫌犯罪,将她移交给了公安机关,此时她购买的假盐只剩下20千克。

  “这个工业盐做的串串,你会吃吗?”面对法官问话,李芳摇头小声回答“不吃”。

  同案还有李芳的老乡赵某,他平日靠卖自己腌制的酱菜为生。“我也是遇到一个卖大袋盐的男人,看着和咱吃的盐差不多,又便宜,就买了一些。”赵某花200元买了4袋共计200千克的“宏博”牌、“长舟”牌假盐来腌制酱菜,被查获时剩下125千克。问及赵某吃不吃这种盐腌的酱菜时,他迟迟不愿回答。

  “这些所谓的大袋盐根本不能用来生产加工食品。”中原区检察院检察员侯旭红介绍,食盐在我国实行专营专卖,河南地区销售的都是“卫群”牌精制加碘盐,而上述两名被告人购买的假盐均系工业用盐,不含碘元素,长期食用会对人体造成损害。

  3个销售假盐的也同时受审

  与李芳、赵某使用假盐不同,杜某等3人则是涉嫌销售假冒的“卫群”牌食用盐。

  杜某、白某是夫妻,二人在中原区须水镇开了一家烟酒商贸店。2013年11月底,他们先后以低于正常价近一半的价格从他处购买假冒的“卫群”牌精制碘盐20余箱(50袋/箱,400克/袋),在被盐业管理部门处罚后,仍继续出售假盐给另一家粮油店老板宋某,从中牟取差价。而宋某也怀疑这些盐的真伪,但因价格低,没经住诱惑大量购买并销售。

  法庭上,当法官问他们是否知道自己销售的盐是假盐时,杜某等人支支吾吾。


声明:本网刊载内容均系网民撰写或采拍,由网民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网刊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所用图片如有版权,请联系本站,会立刻删除。


>>相关图片

>>相关新闻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网友评论
0人评论 用  户:匿名  点击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律法网保持中立
1212

热门文章

优惠券

推荐律师

推荐文章

更多>>法律宽频

4006-222-148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关于网站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广告招商 | 友情连接 | 联系我们 | 草明新闻 | TOP热卖 |
CopyRight 2006-2011 www.1148.cn,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371-63691829 邮箱:law(艾特)88148.com
律法网 www.1148.cn「版权所有」备案号:豫ICP备2021007202号-2

声明:网站所有信息均有第三方自动申请添加,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