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忘记密码? 加入收藏网站地图
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找律所 找案例律师文集 法律新闻法律知识法律文书

法律资讯主页 > 国际资讯 > 正文

法律资讯

中美关系 中美关系对抗的内幕 中美对抗的真实原因

 64人浏览  0人评论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5-03-19 20:51:17
导读:中美关系 中美关系对抗的内幕 中美对抗的真实原因最近,中国又成功进行了一次新型洲际导弹的试射,美国随后也试射了一枚导弹,以证明美国的核威慑依然“有效且具备灵活性”;俄罗斯和英国宣布了自己核力量的 “路线图”,不过老去的核巨人似乎底气略显不足;日本正式公布“中期防”计划,规划未来5年的军力建设,然而本...

中美关系 中美关系对抗的内幕 中美对抗的真实原因

最近,中国又成功进行了一次新型洲际导弹的试射,美国随后也试射了一枚导弹,以证明美国的核威慑依然“有效且具备灵活性”;俄罗斯和英国宣布了自己核力量的 “路线图”,不过老去的核巨人似乎底气略显不足;日本正式公布“中期防”计划,规划未来5年的军力建设,然而本该高瞻远瞩的报告却显出一种中学生特有的矫情;巴西选购了瑞典战斗机,让美国几十亿的生意告吹,中国的新一代潜艇正式下水,中国台湾的“阿帕奇”到货一个月就碰上了停飞,所幸还在“三包”之中……看来全世界有很多“少年维特”正要面对自己的烦恼。
  中国的战略核力量一向神秘,美国国会二十年不变声称中国“只有20枚导弹能够袭击美国本土”。如果这个数字准确,那中国在2009年国庆阅兵上就展示了自己一半以上(12枚)的“决战兵器”,真是令人不可思议的大手笔。
  今年,美国的中国军力报告终于调整了这个数字,中国能打到美国本土的核导弹被增加到了80枚。其实以美国的侦察力量,他们不太可能真的对中国的洲际导弹数量一无所知。只不过,在向国会要钱的时候中国的导弹数字就会增加,而要向美国人民说明美国军力强大天下无双的时候,中国的导弹数字当然就会神秘地“缩水”了。这样的把戏,基本年年美军都在玩,还乐此不疲。
  平心而论,就维护国家安全而言,中国现有的战略核力量远不是尽善尽美。长期以来美国口中的“20枚能袭击美国本土的导弹”指的是部署在导弹发射井中的“东风-5/东风-5A”洲际导弹。这两种导弹研制年代较早,液体燃料结构使其发射前需要进行长时间燃料加注,加上中国对核武器的严格管控,核弹头平时并不安装在导弹上。也就是说,如果美国采取突然袭击,中国对美的“报复性”核力量有可能被全部摧毁。
  我国新一代战略导弹——东风-31导弹采用了公路机动部署的方式,平时隐蔽在坚固的洞库基地内,利用号称“地下长城”的地下公路进行转移,即使遭到美国核突袭,也能发起可靠的反击。094型战略核潜艇也已在不久前开始执行战备巡航,它装备的12枚巨浪-2导弹的威力也不可小觑。然而不论东风-31和巨浪-2目前都存在射程不足的问题。外媒报道,东风-31射程8000公里,攻击范围仅限美国西海岸,而巨浪-2射程据传只有6000公里左右,可能需要潜艇前出至太平洋腹地才能有效打击美国本土。
   不难看出,中国要想对美国真正形成有效的核威慑,必须拥有一种射程可以覆盖美国本土,最好能够进行机动部署的陆基导弹和一种射程更远的海基导弹。
  所以,在东风-31亮相后不久,中国正在研制“比东风-31射程更远的导弹”就成了西方媒体的标准说辞。出于成见,西方媒体认为中国会“偷”俄国技术来解决自己的问题,于是俄罗斯威力最大的“撒旦”SS-18导弹成为传闻的主角。西方参照SS-18导弹的参数,推测中国新型洲际导弹的性能,因此“中国的新战略导弹直径2。5米,液体燃料,携带15个分导式核弹头”。
  但这个数字也并非全无依据,上世纪90年代东风-5A导弹部署后,国内曾研制过东风-5B改进型导弹的方案。东风-5B如果实际投入批量生产,其最终目标或许就要达到SS-18导弹的标准。然而这个方案实际上并不能解决中国面临的最大难题,即如何在遭突然袭击情况下确保核力量生存能力。
  解决这一问题的,是苏联和美国在冷战末期先后研制新型可机动部署的机动式进攻性洲际导弹。这里所说的“进攻性”是指命中精度可达百米级别水平,可以携带分导式核弹头,可以打击敌国的加固式导弹发射井,而不是早期机动式导弹只能袭击城市目标的水平。苏联最后造出了“白杨”和“白杨M”,而美国则装备了“和平保卫者”,研制了“侏儒”。
 “民兵3”至今仍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洲际导弹之一,即使是俄罗斯“白杨M”导弹(图)也不过与它性能类似
  以目前美方公布的两次中国试射东风-41导弹的相关情况,可以推测东风-41是与“白杨M”和“和平保卫者”性能接近的新型导弹。其中,本周的试射是继2012年第一次全系统试射后又一次试射。一般而言,一种新型洲际导弹要达到实际服役的要求,需要进行10次以上成功的试射。可以说,东风-41离正式服役还有相当的时间。
  单从性能上来说,东风-41的确可以算得上是“进攻性战略核武器”了。但这并不如美国部分媒体说的那样,表明中国将要改变自己的防卫性核政策。“进攻性”核战略事实上是一种疯狂的战略,它的目标是通过先发制人来“打赢”核战争。中国还没有“疯”到美苏当年那样的程度,制造成千上万的核武器去瞄准对方的核武器,还向大众吹嘘“核战争也可以是一场干净优雅的战争”。
  机动性测试中的DF41。一般一种新型洲际导弹达到实际服役的要求需要进行10次以上的试射,可以说东风-41离正式服役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声明:本网刊载内容均系网民撰写或采拍,由网民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网刊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所用图片如有版权,请联系本站,会立刻删除。


>>相关图片

>>相关新闻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网友评论
0人评论 用  户:匿名  点击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律法网保持中立
1212

热门文章

优惠券

推荐律师

推荐文章

更多>>法律宽频

4006-222-148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关于网站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广告招商 | 友情连接 | 联系我们 | 草明新闻 | TOP热卖 |
CopyRight 2006-2011 www.1148.cn,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371-63691829 邮箱:law(艾特)88148.com
律法网 www.1148.cn「版权所有」备案号:豫ICP备2021007202号-2

声明:网站所有信息均有第三方自动申请添加,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