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忘记密码? 加入收藏网站地图
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找律所 找案例律师文集 法律新闻法律知识法律文书

法律资讯主页 > 国内资讯 > 正文

法律资讯

仇和最新消息:从仇和落马背后牵出的官商勾结?仇和落马说明了什么

 587人浏览  0人评论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5-03-20 23:08:30
导读: 之前,仇和已经在公众视野中消失很久。这四年间,云南官场屡次传出仇和被举报甚至是被调查,或者是被外迁的消息,最终都不了了之。一路同行的神秘商人 “像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了。”得知仇和被调查,宿迁一名官员说了这句话。这位官员透露,今年二月底,宿迁市委的一次内部会议上,有人证实,宿迁市的全国人大代表、中豪集...

         之前,仇和已经在公众视野中消失很久。这四年间,云南官场屡次传出仇和被举报甚至是被调查,或者是被外迁的消息,最终都不了了之。

一路同行的神秘商人

“像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了。”得知仇和被调查,宿迁一名官员说了这句话。

这位官员透露,今年二月底,宿迁市委的一次内部会议上,有人证实,宿迁市的全国人大代表、中豪集团董事长刘卫高正在接受调查,并因此请病假缺席了今年的全国两会。

“听到这个消息,我们都觉得仇和要倒霉了。”该官员称。

梳理仇和的执政路线,会发现这个浙江籍商人的商业版图,几乎是跟着仇和的仕途在扩展。

外界普遍揣测的导致其落马的“导火索”,也和刘卫高有关。

在宿迁市的招商引资口号中,一直有一句话,“带来百万,带走千万。”这句话所说的,正是刘卫高。

刘卫高,浙江义乌人,祖籍宿迁市沭阳县。一名当时招商的官员回忆,2003年前后,刘卫高带着一百多万在宿迁开办了江苏芬那丝有限公司。正是此时,刘卫高结识了仇和。

2005年,仇和主政的宿迁市政府提出全力支持刘卫高投资建设义乌国际商贸城,这是当时宿迁最大的外来投资项目,总投资26亿元,总建筑面积达146万平方米。

有知情人士透露,该商贸城项目,刘卫高拿了3000亩地,但宿迁义乌国际商贸城实际占地面积不足千亩。

一名本地人士称,刘卫高在宿迁投资的项目包括游乐场、商场、写字楼和至少四个高档小区。宿迁市如今正在建设的新CBD项目,就是中豪集团的投资。“他一个人就盖了半个宿迁城”。

2005年是刘卫高商业版图崛起的一年。他所开的“苏N00000”牌照劳斯莱斯黑色轿车,在宿迁一度无人不知。但在仇和主政昆明后,这辆车却在宿迁消失。

刘卫高追随仇和来到了昆明。2009年,仇和启动了对原螺蛳湾商业片区的拆迁,引发集体抗议事件,但涉及上万摊位的旧螺蛳湾,仍旧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规划中的“东南亚商贸新名片”——新螺蛳湾项目。

2011年,总投资约320亿元的“中国昆明螺蛳湾国际商贸城”的小商品城项目,在昆明以64.87亿元价格,一举拿下27块需整体竞买的地块。该项目开发商为云南中豪置业有限责任公司。

该项目疑点重重。2008年9月23日下午,项目土地拍卖会在昆明市土地交易中心举行,整个过程只持续了5分钟左右。

2011年的新螺蛳湾项目,中豪集团号称由25名股东组成的财团出资320亿,但媒体调查发现,中豪集团注册资金10个亿,登记自然人只有15个人。

刘卫高的中豪集团复制了在宿迁“造城”的模式。今年二月,刘卫高投资的宿迁市房产和商业项目已全部停工。

此前,昆明官场流传着仇和落马同刘卫高这些项目的关联。杨维骏说,新螺蛳湾建成后招商效果并不理想,很多铺位都空置着,政府花大力气建设的各种新区,几乎都等同鬼城。

仇和最终在云南任上落马。这让人想起他初到云南。2007年12月28日,新任昆明市委书记的仇和在他到昆明的第一次大会上用“八无”感言的方式,来表达反腐的决心和力度,“我到昆明工作,人地两疏,和大家无亲无故;从未共事过,与大家无恨无怨;只身一人,无牵无挂;所以,工作一定能无恃无畏。”

          当前中国谈新常态,基本上是指的经济新常态。实际上,中国在各个方面都在进入不同于过去的新常态。在政治上,持续的反腐败运动已给中国政坛带来了深刻震动,全国的政治生态都为之大变;在环境问题上,中国社会正进入工业国家曾经历过的环境保护主义运动时期。可以肯定,未来中国各级官员的为官之道也将进入新常态。

  全国两会闭幕之日,中纪委立刻宣布调查仇和与徐建一,在国内政坛再次擂响反腐战鼓。在惊叹中纪委永不停息之余,“争议官员”仇和的落马颇值得人们反思。目前对仇和的具体违法违纪事实无从知晓,但毫无疑问,仇和极为强悍的为官风格和执行之道,在新的背景下已经不合时宜。套用当前的流行说法,仇和为官太“任性”,这种风格在过去管用,但在今后则不管用了。

  中国过去几十年的发展,经济高速增长,城镇化快速推进,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发达工业化国家100多年的发展之路。中国的发展习惯于拼速度、比规模,与之相匹配的官员(尤其是掌管一方发展大任的地方主官),很多都是个性鲜明、性格强悍、执政强硬的官员。在“土地经济”模式下,很多地方官员都热衷并且擅长玩土地经济的游戏,不少官员被老百姓戏称为“推土机”、“造城书记”、“拆迁市长”等头衔。在土地经济运转顺畅、经济高速增长时,很多地方财政的腰包都鼓了起来。这无疑会大大强化强势官员的自信,推动他们在处理问题时更加“刚愎”,全国许多城市建设与改造的“大折腾”,都是强势官员们的执政结果。

  不过,这样的做法和风格在今后越来越不合时宜。习近平总书记早就讲过,要把权力关在制度的笼子里;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有权不可任性”。核心领导层的这些表态意味着,一个新的为官环境正在出现,一套新的官员评价体系正在酝酿,一套新的执行办法将有可能推出。关键在于,为官不能太任性。

  显然,类似仇和这样强悍、任性的官员今后将走入历史。那么,今后地方官员的为官,应该按什么模式?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在我们看来,有如下几点值得注意:

  第一,当官今后不能再搞腐败,从本届政府来看,这是不可逾越的红线,是不能触碰的高压线,也是今后中国经济社会顺利发展的大前提。习主席所说的当官就不要想发财、要发财就不要来做官,就是今后官员们做官执政的边界线。

  第二,为官不能过于专断,不能独裁。中央近年多次强调国家治理、社会治理,强调通过协商式民主来解决问题和矛盾,意味着过去不受约束的“强人式官员”的执政风格,必须有所改变。协商式、民主式的执政,将成为未来各级部门和地方的一种现实。

  第三,强调规划、强调专业研究、强调借鉴外脑。过去的城市发展和建设,许多地方官员是靠强悍的个人意志来主导决策,不管什么规划限制、也不重视规划,今后这种局面肯定会改,地方官员的个人决策将更多让位于科学决策、专业决策。地方决策过程中也将会引入更多的专业机构。

  第四,城乡发展不能只看经济指标和城市硬件建设,还要注重城市文化、城市历史、城市特色。那些有“推土机”之类称号的书记和市长,那些千城一面的城镇发展结果,会被认为是没文化的表现。此外,过去一些被忽视的领域,如生态、环境、民生问题等,将得到强化和重视。

  反思仇和现象,不是反对改革,甚至都不是反思其面上的腐败,而是要反思其不科学、不重视文化的弊端及其原因。以个人化的强悍、粗放、刚愎为特色的执政时代已经过去了。中国在新常态下应该有新的为官之道。

 

声明:本网刊载内容均系网民撰写或采拍,由网民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网刊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所用图片如有版权,请联系本站,会立刻删除。


>>相关图片

>>相关新闻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网友评论
0人评论 用  户:匿名  点击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律法网保持中立
1212

热门文章

优惠券

推荐律师

推荐文章

更多>>法律宽频

4006-222-148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关于网站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广告招商 | 友情连接 | 联系我们 | 草明新闻 | TOP热卖 |
CopyRight 2006-2011 www.1148.cn,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371-63691829 邮箱:law(艾特)88148.com
律法网 www.1148.cn「版权所有」备案号:豫ICP备2021007202号-2

声明:网站所有信息均有第三方自动申请添加,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