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忘记密码? 加入收藏网站地图
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找律所 找案例律师文集 法律新闻法律知识法律文书

法律资讯主页 > 国际资讯 > 正文

法律资讯

缅甸军机为什么会炸死中国人

 17人浏览  0人评论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5-03-23 17:35:36
导读:缅甸军机炸死中国人 需厘清4个问题 2月初自从缅甸北部果敢特区和政府军发生大规模冲突后,当地局势一直没有平静。13日发生的缅甸军机越境炸死炸伤中国人事件,无疑让局势更加复杂恶化。此事也逐渐由一国的内政,演变成了外交冲突。 中国外长王毅在几天前的记者会上说得好,“中缅边境不能乱,缅北地区要稳定”,这是...

缅甸军机炸死中国人 需厘清4个问题


  2月初自从缅甸北部果敢特区和政府军发生大规模冲突后,当地局势一直没有平静。13日发生的缅甸军机越境炸死炸伤中国人事件,无疑让局势更加复杂恶化。此事也逐渐由一国的内政,演变成了外交冲突。

  中国外长王毅在几天前的记者会上说得好,“中缅边境不能乱,缅北地区要稳定”,这是中国对缅甸国内战事的底线。外长的公开表述,有强烈针对缅甸政府在缅北地区展开军事行动,波及中缅边界人员与商业往来的警告。很明显,“军机事件”使得缅甸军队突破了这个底线,警告言犹在耳,竟然在几天后就变成了现实。难怪网上很多人在骂:“这简直就是挑衅!”

  分析这起严重事件,光凭现有的资料和网民的情绪,可能很难判断出问题的原因和发展的趋向。但是至少有4个问题亟需厘清,这对观察问题走向带有重要的判断价值。

  首先,缅甸军机是“误入”,还是“故意”?这是关系到事件性质的问题。

  “误入”和“故意”在国际法上的处理方式显然不可同日而语。后者可以被定义为“侵略”,也可以被看作是网民所言的“挑衅”。届时中方有必要动用包括军事手段在内的一切手段加以反击。而一旦定性为前者,事件的性质既可以被视作“入侵”,也可以被视作“操作失误”。主要看缅甸方面的动机以及中方对事件的调查判断。

  至于由此动机产生的结果造成中国人的严重伤亡,则是不争的事实。无论是“误入”还是“故意”,缅甸方面都要承担一切责任,包括赔偿和善后。中方是声索的主动方,缅甸应无条件接受。

  其次,类似事件此前也有发生,中国边防部队部署到底如何?这是关系到国防安全的问题。

  笔者得知此事发生后的第一感觉,就是想到了2年多前的类似事件。2012年底,缅甸政府军为了围剿克钦独立武装,也越境中国从后方包抄克钦军,并在中国境内投下炸弹,所幸当时无人死亡。中方表达了强烈抗议,缅甸也做了道歉,此事逐渐平息,甚至被人淡忘。

  更早些时候的2009年8月,果敢的华人部队与缅甸政府军开战,导致上万难民涌入云南。当时笔者曾采访果敢人和云南当地人,他们给出的信息里均包含缅甸空军越境盘旋,但是没有投弹。

  本次严重伤亡事件之前的一个月,缅甸华文媒体多次报道缅军军机闯入中国云南领空,至今还能找到相关文章线索。

  问题来了:缅北局势始终动荡,军机越境屡次发生,中国边防部队的防控机制究竟如何?笔者注意到,有军方人士称,一直高度监控缅军行动。但数年来的事件一直发生却是个不争的事实。

  虽然没有造成大的破坏,但是却给中国边境安全带来了极大威胁,给边民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那么中国边防部队是否启动过针对缅甸空军战机越境的“打击机制”?是否击落过已经侵犯领空的战机?什么情况下可以将其击落以保障国家主权,而避免它们投弹给人民造成的安全损失?

  从公开的报道中很难找到类似的答案。但是此事件无疑会引发人们对云南和缅甸交界边境地带国家安全的高度关切。甚至除了对领空的关注之外,对陆地边界安全也会成为媒体和民众关注的焦点。

  第三,此事会对中国与缅甸关系带来何种影响?这是关系到中国周边外交的问题。

  不管怎么说,这起事件都是中国习近平领导集体就任以来,中国边境地区遇到的最大,也是最严重伤亡的外交事件。可以说,给中国政府的处理带来了挑战。

  两会期间,外长王毅用“邻居家有事,我们当然关心”来形容缅甸局势。按照这个逻辑,一旦“邻居”的问题蔓延到自身,中国的关心或许会变成行动。用他的话说就是“共同”维护好中缅边境地区的安宁和安全。

  如今是不是到了一个可以“共同”维护的时间点?中方如何出牌,让“共同”维护成为现实?这其实是对这起严重事件应该考虑的应对措施和反思举措。

  2009年缅甸军政府主动放弃“独裁统治”,允许多党制、开放报禁,目的很简单,就是吸引西方投资进入。此前中国是缅甸政府的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准盟友”,缅甸的突然开放其实给中国的西南安全带来了一些挑战。

  此后包括中国在缅甸的重大战略投资——比如密松大坝、莱比塘铜矿——等项目都受到了影响甚至停工。缅甸对中国的态度潜移默化地发生影响是个不争的事实。而即使缅甸对西方的橄榄枝似乎摇的更快速,中国还是在缅甸积极推进睦邻外交,也在尽可能的范围内,维持与缅甸的友好关系。

  那么这次“军机越境袭击事件”会不会成为中缅关系的转折?中国对缅甸此前一系列举动的不满,会不会出现总爆发?缅甸会不会成为中国教训某些敢对自身造次国家的一个例子?

  第四,类似事件如何避免?这是关系到国家战略的问题。

  缅甸人可以有无数理由解释,中国边民在自己的国土上被炸死炸伤;但是中国外交部和相关军事单位,没有任何理由可以不立下保证,坚决避免此事重演。这在某种程度上,这是一个大国对外宣示国威的需要,也是真正关心国民利益的必须。

  往大了说,这也可以看作是中国积极推动“一带一路”战略布局的节点性事件。处理得好,今后可能在对外交往中,在中国企业走出去,中国人走出去的过程中,进展会更顺利;处理不好,不仅类似的事件或许还会重演,更大的压力也会袭来。

  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未来还会成为重要的政治大国和军事强国。与之相配套的外交和军事手段,是任何崛起大国都要关注和留意的话题。中国虽然实行的是和平主义的外交政策,但在遇到利益受损的情况下,分几个层次处理,分几个步骤实施,都有哪些应急举措,新成立的国安委如何应对不同的复杂局面,并分兵布阵、统筹协调、各面因应,恐怕是中国需要在这起严重事件中,最应该学到的内容。
.

 

声明:本网刊载内容均系网民撰写或采拍,由网民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网刊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所用图片如有版权,请联系本站,会立刻删除。


>>相关图片

>>相关新闻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网友评论
0人评论 用  户:匿名  点击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律法网保持中立
1212

热门文章

优惠券

推荐律师

推荐文章

更多>>法律宽频

4006-222-148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关于网站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广告招商 | 友情连接 | 联系我们 | 草明新闻 | TOP热卖 |
CopyRight 2006-2011 www.1148.cn,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371-63691829 邮箱:law(艾特)88148.com
律法网 www.1148.cn「版权所有」备案号:豫ICP备2021007202号-2

声明:网站所有信息均有第三方自动申请添加,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