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俄罗斯发生政变的可能性大吗?在3月5日与意大利总理齐伦会晤后,普京推掉了一系列活动:临时取消出访哈萨克斯坦;推迟和南奥塞梯代表的条约签署仪式;取消和联邦安全局高官的会面……淡出公众视野长达十日之久。引发各国媒体猜测。 各种纷沓而来的八卦消息让克里姆林宫新闻官员疲于“辟谣”——有人说普京打猎受伤在住院... |
俄罗斯发生政变的可能性大吗?
在3月5日与意大利总理齐伦会晤后,普京推掉了一系列活动:临时取消出访哈萨克斯坦;推迟和南奥塞梯代表的条约签署仪式;取消和联邦安全局高官的会面……淡出公众视野长达十日之久。引发各国媒体猜测。
各种纷沓而来的八卦消息让克里姆林宫新闻官员疲于“辟谣”——有人说普京打猎受伤在住院治疗,有人说普京感染流感要卧床休息,有人说普京陪女朋友阿莲娜去瑞士生孩子了,还有人说普京刚整了容正在恢复期……最劲爆的当属英国小报《星期日邮报》的“曝料”:普京被一群发动政变的联邦安全局特工与军人控制,已失去人身自由。以至于普京的新闻秘书迪米特里·佩斯科无奈地表示:“我们可以组织一场比赛,看看谁能得最佳假新闻奖”。
在所有猜测中,“政变”说无疑是最不靠谱的一个,未来俄罗斯发生政变的可能性也很小。
普京权力的基础,是他赖以发迹的俄罗斯强力部门。联邦安全局与军队被牢牢地掌握在普京手中,并忠心耿耿地为其效命。
在西班牙及其诞下的拉美诸多子国的军人中,存在一种“如果国家遭遇危难,军人有必要站出来奋力拯救国家”的责任感——这是西班牙世界军人荣誉的一部分。所以在伊比利亚与拉美,一旦国家陷入动荡,军事政变就极有可能发生。
然而这个经验并不适用于俄罗斯。本质上讲,俄罗斯是一个东方式的帝国,军人被文官集团稳固控制,就算发生政变,也只是文官集团内部斗争的外部延生,而军人本身,并不具有太多自主性。
而另一群有能力控制军队发动政变的寡头们,也没有这样做的动机——普京上台后,那些敢于和他作对的寡头,或被迫流亡,或牢底坐穿。而顺从于他的寡头,在他的庇佑下都获得了大量的经济与政治利益。去年欧美对俄罗斯进行的制裁或许稍微损害了寡头们的利益。但对他们来说,在一个已经固态化的分肥体制下,“维持现状”才是最明智的选择,任何的不确定性,都极为危险。
公元1453年,东罗马帝国(拜占庭)被奥斯曼土耳其所灭。其后,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迎娶拜占庭帝国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的侄女索菲娅·帕列奥罗格公主,根据当时欧洲的继承传统,伊凡三世已具备了对拜占庭头衔的宣称权以及领土的拥有权。自此以后,东正教的中心转移到莫斯科,“第三罗马”这个概念也开始被广泛使用。骄傲的“救世主”天命感成为几个世纪里这个国家不断扩张的精神动力——从15世纪起到20世纪末,俄罗斯一共进行了46场战争,而仅有三场属自卫性质。成功地从一个领土仅有数百平方公里的东欧僻壤小国,发展为一个横跨欧亚的世界性帝国。
去年年初,普京对克里米亚的行动以及在乌克兰东部进行的战争,让俄罗斯饱受国际社会质疑与孤立。招来制裁的同时,也使得俄罗斯民众的生活水平普遍下降。但是普京支持率的不升反降显示出(最新民调显示其支持率为86%):俄罗斯民众显然骄傲于这种“光荣”的孤立。
在今天俄罗斯政界,除了通过亮獠牙、秀肌肉营造出“硬汉”形象的普京以外,也没有第二个人可能具备如此之高的人望。政变一旦发生,后普京时代的俄罗斯将会成为一个没有一股政治势力能够整合起资源的混乱竞技场——这显然不符合精英的利益,也不符合民众的期许。
播放数:609
播放数:542
播放数: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