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忘记密码? 加入收藏网站地图
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找律所 找案例律师文集 法律新闻法律知识法律文书

法律资讯主页 > 国际资讯 > 正文

法律资讯

叙利亚问题转机是什么?叙利亚问题转机何在

 32人浏览  0人评论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5-03-25 14:39:15
导读:叙利亚问题出现转机 美软化对巴沙尔政权强硬立场 美国国务卿克里在叙利亚内战爆发四周年之际发表讲话。克里表示,美国最终还是必须与叙利亚总统阿萨德谈判。 据报道,克里在埃及旅游名胜沙姆沙伊赫接受采访时说,美国正在努力重新恢复谈判,找到结束叙利亚内战的政治途径。 克里说,“叙利亚内战是我们经历过的最惨的悲...

叙利亚问题出现转机 美软化对巴沙尔政权强硬立场

    美国国务卿克里在叙利亚内战爆发四周年之际发表讲话。克里表示,美国最终还是必须与叙利亚总统阿萨德谈判。

    据报道,克里在埃及旅游名胜沙姆沙伊赫接受采访时说,美国正在努力重新恢复谈判,找到结束叙利亚内战的政治途径。

    克里说,“叙利亚内战是我们经历过的最惨的悲剧,在前面两轮会谈破裂后,美国正在推动与阿萨德总统再次开始谈判。”

    克里还表示,美国正在与叙利亚反对力量的温和派协同努力,同时也推进外交途径。他说:“我们已经与这一内战悲剧中的一些不同关键人物对话。”

    据估计,为时四年的叙利亚内战中共有21.5万人丧生。

    由美国国务卿克里在叙利亚内战爆发四周年之际发表讲话可以看出,旨在中东推行“颜色”革命的美国政府,在对待叙利亚巴沙尔现政权前途问题上,突然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欲与巴沙尔现政权展开谈判,以寻求叙利亚久拖不决内战问题的解决方案。

    那么,美国政府为何突然软化对叙利亚巴沙尔现政权的立场,要与叙总统巴沙尔进行直接谈判和接触呢?且看本博浅析如下:

    首先,叙利亚巴沙尔现政权沉着应对内战变局,在中东“颜色”革命过程中顽强生存下来。叙利亚巴沙尔现政权经过四年抗战,终于顶住美国及西方国家的军事压力顽强生存下来,并成为铲除“伊斯兰国”极端组织战争的主力军,在对“伊斯兰国”极端组织形成重创的同时,让主导铲除“伊斯兰国”极端组织战争的美国刮目相看。现在美国政府已经清醒地认识到,离开叙利亚巴沙尔现政权的配合和合作,叙利亚内战问题就不可能得到根本解决。叙利亚反对派群龙无首一盘散沙,犹如一群扶不起的“阿斗”让美国及西方国家大失所望。继续投入巨大的军力和财力,到头来只能是一无所获无功而返。

    其次,“伊斯兰国”极端组织的异军突起,暂缓了美国及西方国家推翻巴沙尔现政权的计划。在“伊斯兰国”极端组织重出江湖后,除了对中东地区国家形成直接威胁的同时,也间接威胁到美国及西方国家在中东地区的既得利益,尤其是“伊斯兰国”极端组织迅速壮大后,对美国及盟国人质大开杀戒并威胁打到美国本土,让美国及西方国家切实感到“伊斯兰国”来者不善。如果将主要精力继续放在叙利亚巴沙尔现政权身上,就会形成“伊斯兰国”极端组织的“养虎为患”,即在未能推翻叙利亚巴沙尔现政权的情况下,“伊斯兰国”极端组织有可能成为中东地区的中坚力量,让美国及西方国家难于在中东地区立足。唯有动员中东地区所有力量,对“伊斯兰国”极端组织进行围剿,才是美国及西方国家中东战略的首选方案。

    再一方面,对美国及西方国家来说,取代叙利亚巴沙尔现政权的“伊斯兰国”极端组织,对地区和美国及西方国家的威胁更大。“伊斯兰国”极端组织在中东宣布立足后,一个主要目的就是将美国和西方国家逐出中东,原有被美国及西方国家扶持起的伊拉克和利比亚政权,均称为“伊斯兰国”极端组织推翻和血洗的对象,“伊斯兰国”极端组织将大本营扎寨与伊拉克和叙利亚交界处,尤其成立大中东“伊斯兰国”的最终目的,其气势之大足于让美国及西方国家胆怯,如不趁“伊斯兰国”极端组织在做强做大之前将其铲除,美国及西方国家在中东的利益将受到挑战,并将使美国最终失去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美国在中东地区的既得利益将不复存在。美国政府不得不面对“伊斯兰国”威胁的现实,对中东地区包括对叙利亚现政权的外交战略做出微调。

    因此,美国政府之所以放下架子要与巴沙尔现政权进行谈判,除了以上原因外主要是因为,在旷日持久的叙利亚危机进入第五年之际,正如美国中央情报局长约翰·布伦南本月14日所称的那样,美国不希望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在叙利亚取代现政府,获得更大影响。反恐和铲除“伊斯兰国”极端组织,已成为美国中东战略的重中之重和当务之急。如果不能彻底铲除“伊斯兰国”极端组织,美国在中东所展开的“颜色”革命将功亏一篑。为此,美国需阶段性调整中东既有战略,与叙利亚巴沙尔现政权暂时联手,共同围剿“伊斯兰国”极端组织,让“伊斯兰国”失去赖于生存的土壤,以便美国政府未来在中东重新布局,实现美国独霸中东石油天然气资源的长远目标。

 

声明:本网刊载内容均系网民撰写或采拍,由网民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网刊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所用图片如有版权,请联系本站,会立刻删除。


>>相关图片

>>相关新闻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网友评论
0人评论 用  户:匿名  点击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律法网保持中立
1212

热门文章

优惠券

推荐律师

推荐文章

更多>>法律宽频

4006-222-148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关于网站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广告招商 | 友情连接 | 联系我们 | 草明新闻 | TOP热卖 |
CopyRight 2006-2011 www.1148.cn,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371-63691829 邮箱:law(艾特)88148.com
律法网 www.1148.cn「版权所有」备案号:豫ICP备2021007202号-2

声明:网站所有信息均有第三方自动申请添加,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