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俄与南奥塞梯签“合约”有何内幕?周三是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一周年,神隐归来的俄总统普京再度大展拳脚,剑指邻国格鲁吉亚亲俄地区南奥塞梯,与当地领袖签署近乎全面合并的条约,订明当地军事及经济将并入俄国,并让南奥塞梯人民尽快取得俄国国籍。格鲁吉亚斥条约破坏其主权和领土完整,称是俄罗斯全面吞并格鲁吉亚的前奏。... |
俄与南奥塞梯签“合约”有何内幕?
周三是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一周年,神隐归来的俄总统普京再度大展拳脚,剑指邻国格鲁吉亚亲俄地区南奥塞梯,与当地领袖签署近乎全面合并的条约,订明当地军事及经济将并入俄国,并让南奥塞梯人民尽快取得俄国国籍。格鲁吉亚斥条约破坏其主权和领土完整,称是俄罗斯全面吞并格鲁吉亚的前奏。美国、欧盟及北约均强烈谴责事件,拒绝承认条约。
俄与南奥塞梯签“合并”反映了国家主权与民族自决权的对立。众所周知,南奥塞梯位于高加索地区,原是格鲁吉亚一个自治州,与俄罗斯北奥塞梯接壤,面积3900平方公里,主要由奥塞梯人、俄罗斯人和格鲁吉亚人组成。南奥塞梯20世纪90年代初要求独立,与中央政府多次发生武装冲突。2006年11月,南奥塞梯第二次全民公决通过独立要求,但没有得到国际社会和格鲁吉亚中央政府认可。至此,南奥塞梯地区脱离了格政府的控制,一直延续到今天。
事实上,南奥塞梯除了存在复杂的民族及政治问题外,大国干预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这里不得不提的是美国与俄罗斯的地缘政治的博弈。俄总统普京是比较幸运的,在他刚上不久,就遇到了9·11这一重大战略事件,忙于全球反恐的小布什政府,急需俄罗斯支持。普京巧妙地抓住了这个机会,将俄罗斯的利益与美国的需求进行战略捆绑。他通过支持美国反恐,换来了美国承认俄在车臣的军事行动也是反恐,落实了石油资源地带的稳定,从而进一步利用能源出口改善了内部经济问题,顺带也打开外交僵局。
然而,就在俄罗斯刚刚稳住阵脚的同时,美国也大致完成了反恐战争,并且再度领导北约进行东扩。对此,普京在2008年采取了一个惊人的行动,即在奥运会开幕式当天,俄军对正在攻打南奥塞梯的格鲁吉亚进行了一次小规模的闪电战。这一次行动,可以看作俄罗斯在车臣作战之后的又一次强硬行动。不同之处在于,车臣作战毕竟是在境内进行,而这次则是在境外进行。何况这次的对手恐怖分子和非正规武装,而是得到美国支持的正规部队。此后,俄罗斯与美国战略较量和博弈不断升级。
纵观在过去的几年里,美俄对峙丝毫不逊于冷战时期。这一点,只需看一下乌克兰危机就可一目了然。美国和北约不断进行东扩,蚕食和挤压俄罗斯与西方国家的战略缓冲区。2014年3月爆发的乌克兰危机持续发酵,亲俄势力与亲西方势力长期对峙,克里米亚地区宣布独立并加入俄罗斯后,美俄关系急剧恶化。2014年9月24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联合国大会上,甚至将“埃博拉病毒”“伊斯兰国”和“俄罗斯的扩张”并列为人类面临的三大威胁。同时,美国和欧盟对俄罗斯实施了多轮,全面的制裁,并加紧在俄罗斯周边的军事部署。这造成了卢布大幅贬值,俄外汇储备缩水及周边安全局势的严重恶化。由此,俄罗斯将国家面临的首要安全挑战由国际恐怖主义威胁转为美国和北约的军事威胁,并同时调整战略方向划分,重点准备应对独联体地区的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
与乌克兰几乎并无不同,格鲁吉亚一直奉行积极融入西方、加入北约的政策。而这一政策得到美国的大力支持。在美国的战略谱系中,格鲁吉亚虽然是个小国,却是个关键国家。因为格鲁吉亚像瓶塞一样,阻碍着俄罗斯重新控制里海资源地带。进一步来说,格鲁吉亚若加入北约,对美国来说可以发展新的资源输送线,从而让里海资源避开俄罗斯,直接进入北约国家的范围,即使在格鲁吉亚无法加入北约的情况下,西方国家也可以挑动格鲁吉亚与南奥塞梯的冲突,以便后面以冠冕堂皇的理由介入,牵制俄罗斯的发展。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俄罗斯“先下手为强”与南奥塞梯签“合并”条约。所以,俄罗斯的行动不仅是针锋相对,有备而来,而且是一次智慧与意志的展现。一旦南奥塞梯并入俄罗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遭到抛弃。为了彻底明确这一点,俄军将加强在该地区的军事部署。其实,俄罗斯的目的非常明显,就是在北约不断东扩的背景下,重新确定自己势力范围边界,阻止格鲁吉亚加入北约,继而取得地缘战略优势。
不过,一切并非如此简单,俄罗斯与美国及北约的地缘战略较量将可能再次升级。对于俄罗斯而言,调整其战略方向和内容,可能有利于避免与美国和北约在乌克兰爆发公开的武装冲突。但是,在未来一段时间,西方国家将加强与俄罗斯的对抗,甚至进一步对俄罗斯进行制裁。由此观之,美俄都不会放弃在高加索的既得利益,双方还会为扩大在该地段的影响继续角力。“一纸合约”的背后仍是大国对抗的缆绳。
播放数:609
播放数:542
播放数: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