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乌克兰新停火协议背后的角力 2月12日,俄罗斯、乌克兰、法国和德国领导人经过近17个小时的马拉松式谈判,终于达成了长期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以及乌东部地区停火的新协议。三方联络小组(乌克兰、俄罗斯、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还签署了切实执行去年9月达成的明斯克停火协议的文件。2月底,乌克兰政府军和东部民间武装... |
乌克兰新停火协议背后的角力
2月12日,俄罗斯、乌克兰、法国和德国领导人经过近17个小时的马拉松式谈判,终于达成了长期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以及乌东部地区停火的新协议。三方联络小组(乌克兰、俄罗斯、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还签署了切实执行去年9月达成的明斯克停火协议的文件。2月底,乌克兰政府军和东部民间武装分别宣布大规模后撤重武器,乌克兰危机暂时缓和。在乌克兰东部地区冲突一度愈演愈烈、美国声称要向乌当局提供武器的背景下,新停火协议的签署成为欧盟和俄罗斯达成的一项重大外交成果。
欧美得失各异
一年来,有关各方围绕着乌克兰问题进行了激烈的地缘政治博弈,导致西方与俄罗斯关系全面恶化,处在夹缝中的乌克兰成为最大受害者,欧盟得不偿失,俄罗斯有得有失,而美国成为最大的得利者。
围绕着乌克兰危机,欧盟与美国虽然在扩张西方势力范围的总体战略目标上一致,但两者动机不同,利害关系各异,因而在关键时刻,是化解危机还是火上浇油,欧美主张各异,跨大西洋战略同盟关系再次显现裂痕。
欧盟之所以急于化解危机,是因为这场危机已严重威胁到欧洲的安全和利益。欧盟误判了乌克兰问题的复杂性,在危机之初扮演了推波助澜的角色,结果事与愿违,得不偿失。一是欧盟虽然支持乌克兰建立起了亲欧政府,但乌克兰因危机而支离破碎,整个国家陷入生灵涂炭的内战中,这不仅是乌克兰的悲剧,也是欧洲不愿看到的。二是乌克兰东部冲突愈演愈烈,北约与俄罗斯军事对峙加剧,欧洲再次面临战火危险。三是欧盟追随美国不断加大对俄罗斯制裁力度,损人而不利己。四是欧俄关系紧张,扩大了紧跟美国的“新欧洲”与“老欧洲”的矛盾,削弱了欧盟内部凝聚力。
而美国之所以从乌克兰危机一开始就煽风点火,并对俄罗斯采取一系列火药味十足的行动,有其本身的战略需要。一是通过“遏俄”“弱俄”防范俄罗斯东山再起。二是显示美国仍是欧洲的安全保护伞,牵制“老欧洲”的离心倾向,牢牢控制北约继续作为美国推行全球霸权的工具。三是促使欧俄两败俱伤,削弱欧盟与美国争霸的实力。这正是美国虽然在口头上支持乌克兰危机政治解决,但始终没有采取实质性外交斡旋行动的原因所在。
慕尼黑激烈交锋
今年1月以来,乌克兰东部冲突加剧,战火大有蔓延之势,令欧盟心急如焚。法国总统奥朗德和德国总理默克尔穿梭于基辅与莫斯科之间,与乌俄领导人磋商缓和紧张局势的办法。相反,美国国务卿克里却跑到基辅,提出准备向乌克兰提供武器,这种做法立即引起了以德国为代表的“老欧洲”国家的反对,双方在2月初召开的慕尼黑安全会议上进行了激烈交锋。
默克尔2月7日在会议上明确反对美国向乌提供武器。她还表示:“欧洲陷入分裂有损所有人的利益,德国愿与俄罗斯共同构建欧洲安全,而不是与俄罗斯对立。”而参加会议的美国副总统拜登和国务卿克里坚称应向乌克兰政府提供武器援助,美国参议员麦凯恩还声称“面包和毯子阻挡不了俄罗斯坦克”。
同时,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西方国家由美国带头对俄罗斯进行了集体“围攻”。拜登警告俄罗斯“必须离开乌克兰,否则将面临孤立和越来越大的经济代价”。挪威防长表示“欧洲开始对俄罗斯心怀恐惧”。面对西方的围攻,俄罗斯毫不退让。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强调,造成乌克兰局势不稳定的主要因素是美国及其欧洲盟友。他警告说,对俄罗斯制裁压制毫无前景,美国打算向乌克兰提供军火的计划“可能带来无法预测的后果”。
根本矛盾仍未解决
俄乌法德四国达成了乌克兰东部新的停火协议后,奥朗德兴奋地说,“欧洲可以松一口气了”。默克尔则表现得更为谨慎,她表示,明斯克协议给人以和平解决冲突的希望,但对此不能抱过度幻想,在解决乌克兰危机的道路上还存在重大障碍。
新停火协议已于2月15日生效,但协议能否得到切实执行还存在很多变数。从乌克兰内部来看,东部民间武装能否得到他们所期望的“自治权”还是个疑问。从外部来看,加剧乌克兰冲突的西方与俄罗斯之间的矛盾仍未解决。对于俄罗斯来说,乌克兰是其西南方向现存的重要缓冲地带和战略屏障,不可丧失。对于美欧来说,把乌克兰完全纳入西方阵营、变为围堵俄罗斯的前沿阵地是其战略目标。
俄罗斯与西方在战略目标上的冲突和相互怀疑的情绪仍然存在。如果这一矛盾不解决,即使乌东部局势暂时缓和,乌克兰问题也难以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危机可能还会反复。乌东部局势一旦再次恶化,美欧仍可能继续联手向俄罗斯施压,其后果难以预测。
播放数:609
播放数:542
播放数: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