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空军2015 远中近空中打击延续经典 2015年3月4日,中国两会预算草案建议国防预算增长幅度10%左右。尽管就人均军费而言,中国的军费开支仍处低位,但越来越多的投入必然为诸军种关键装备的发展带来新契机。作为在抗美援朝时期力克强敌的功勋军种,中国空军的装备发展在2015年及其后可预见的时期内,无疑... |
空军2015 远中近空中打击延续经典
2015年3月4日,中国两会预算草案建议国防预算增长幅度10%左右。尽管就人均军费而言,中国的军费开支仍处低位,但越来越多的投入必然为诸军种关键装备的发展带来新契机。作为在抗美援朝时期力克强敌的功勋军种,中国空军的装备发展在2015年及其后可预见的时期内,无疑将展现出诸多新蓝图、新成果、新趋势。那么在2015年,中国空军都会有哪些装备值得期待呢?
远近搭配的轰-6与“飞豹”
在2015年值得期待的空军装备中,首先要提到的就是中国的轰炸机。将这种看似落伍的装备放在首位主要是因为这种装备日后的作用与发展很可能超出我们的想象。中国目前装备的轰炸机主要为轰-6家族与“飞豹”家族。在2014年及之前的发展中,轰-6轰炸机换装了动力更强的俄制D-30KP-2发动机并对武备系统进行升级后,至轰-6K型时,已能挂载6枚“长剑”系列巡航导弹空射型。而“飞豹”家族最新的“飞豹”A型在升级航电与优化武备系统后,不仅具备一次挂载4枚C-802/803导弹的能力,还能挂载电子战吊舱,成为“中国咆哮者”。(轰-6K与“飞豹”A性能对比详见第4页列表)
截止目前,无论是轰-6还是“飞豹”家族,其技术发展已经取得卓越的阶段性成果。在2015年及以后的时间中,需要做的是依仗现有装备形成空军完整的远、中、近程打击体系。在这一体系中,除去预警机、加油机的预警保障外,作为打击手段的这两款战机需要通过数据链与综合作战系统进行整合,“飞豹”战机通过其挂载的C-801/802/803系列导弹实现对海上的中、近程打击、而轰-6则通过“长剑”系列巡航导弹实现远程打击。为实现这类目标,需要对两款已不算年轻的装备进行航电与火控升级,使其能通过数据链整合进空军大的作战体系之中。相比之下,战机的动力、武备等方面的性能已基本足够,可陆续对现有外购装备进行国产化而不用花太多精力在大幅提升性能上。
眼更尖、劲更大的专用型攻击机
尽管未来对海打击是空军的重要任务之一,但传统的对陆打击与近距支援却仍是空军的主要使命,而在这一领域内,中国长期缺乏专用型攻击机的软肋则将更加明显。2015年,中国空军装备的仍是性能局限极大的强-5系列攻击机,面对未来战争纷繁复杂的战场支援任务,以及目前日益凸显的反恐需求,这类落后装备必将被更新、更实用、更现代化的专用型近距支援攻击机所取代。而在2015年,这类装备或将进入空军的考虑范围并成为发展重点。(强-5与A-10、苏-25攻击机性能对比详见第4页列表)
目前世界装备的专用型近距支援攻击机的代表就是美国的A-10与俄罗斯的苏-25。这两款战机的最大特点就是很强的战场生存能力、挂载能力与效费比。中国在发展类似机型时,需要在具备以上性能的前提下,让战机具备更佳的观瞄与多类型弹药挂载和多类型目标打击能力。原因在于,这类战机除了在己方夺占战场制空权后完成对地面部队进行火力支援这类传统任务,还需要承担诸如边界反恐巡逻并对恐怖目标进行精确打击等新任务。这时远优于类似A-10与苏-25的观瞄设备与多类型种弹药的挂载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而作为目前与中国未来需要的专用型近距支援攻击机概念最类似的机型,这两款经典机型的发展理念也必将成为我们发展系类战机的样板。
查打一体的中国版“死神”
除了轰炸机和攻击机,另一种新兴的,能在攻击乃至更大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的装备就是无人机。在2014年及之前的一段时间里,中国的无人机发展以井喷方式迅速发展,在此前航展上展出的诸多概念模型正在逐渐成为现实,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翼龙”无人攻击机与绰号“中国全球鹰”的长航时无人侦察机。除此之外,中国轻型侦察无人机领域也获得了很大发展。(“翼龙”与美国“捕食者”、“死神”无人机性能对比详见第4页列表)
在2011年12月初伊朗俘获了美国绰号“坎大哈野兽”的RQ-170无人机后很多人就猜测,中国很可能获得该型无人机技术并研发类似装备。而事实上,中国却采用了类似美国“捕食者”+“全球鹰”的无人机发展体系(中国研发的高端无人战机属于类似X-47B的重型无人机,不属于RQ-170的范畴)。由此可见,中国并不急于获得类似X-47B那种高端无人战斗机平台,而是期望获得更为现实的无人侦察与打击能力。在2015年及以后的时间里,中国无人机在秉承之前发展理念的前提下,需要具备目前美国“死神”无人机那种侦察+打击的能力,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对原有“捕食者”与“全球鹰”两款无人机的核心功能进行整合。而这不仅仅是“死神”无人机的发展理念,同时也应该是2015年及以后中国无人机发展的方向。
在目前中国各军种装备大发展的环境下,人们同样期望中国无人机能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而在这方面我们也已取得可观成果,即“利剑”隐形无人战斗机验证机。“利剑”的整体布局与外部特征与美国X-47B无人战斗机很相似,因此有观点认为中国在可预见的时期需要装备此类战机抗衡美国。但对于目前在整体技术水平层面上正在积极完成从第二代装备向第三代装备转变的中国空军而言,即无力无必要研发此类装备,也无法在现有作战系统找到合适的位置。因此对这类高端无人战机的研发,更大程度上是对新技术的摸索,在2015年及之后可预见的时期里,并无必要大力发展这类装备。
对于空军装备的发展而言,在2015年的发展中,相比在短期内难以获得较大提升的装备基本技战术性能,更需要实际提升或进行积极论证的是对现有装备的战力进行整合,提升同类型同军种装备间的信息化与系统化,为空军日后具备系统化、信息化的作战能力奠定基础。
播放数:609
播放数:542
播放数: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