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抛开美国,两伊并肩反攻“伊斯兰国” 连日来,伊拉克政府武装对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发动了大规模进攻。其中,在将“伊斯兰国”赶出萨达姆家乡的战争中,伊朗都是有力的支持者。不过,这也在另一方面引起了美国对伊朗在伊拉克影响力增强以及可能产生宗教紧张的担忧。 (动态)伊拉克什叶派欲一雪前耻 伊拉克军方... |
抛开美国,两伊并肩反攻“伊斯兰国”
连日来,伊拉克政府武装对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发动了大规模进攻。其中,在将“伊斯兰国”赶出萨达姆家乡的战争中,伊朗都是有力的支持者。不过,这也在另一方面引起了美国对伊朗在伊拉克影响力增强以及可能产生宗教紧张的担忧。
(动态)伊拉克什叶派欲一雪前耻
伊拉克军方尽管对外宣传,伊朗方面只是派遣了部分军事专家进行战场指导,而并未调派武装部队参与行动,不容否认的是,此次军事行动的主导者是“巴德尔”等什叶派军事组织。巴格达以北的广大地域,到处都是什叶派先知和伊朗最高精神领袖哈梅内伊的画像。
对于什叶派军事组织而言,攻占提克里特的精神意义似乎远大于军事意义。作为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的故乡,萨达姆执政时期这里曾经严厉打压什叶派穆斯林,大量什叶派教徒被放逐。如今,什叶派军事组织的到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在一雪前耻。
作为什叶派穆斯林国家,伊朗早就在伊拉克颇具影响力,但从未像过去一年中那么大。在过去的一年里,面对“伊斯兰国”极端分子的猛攻,伊拉克军队一路溃败,不得不依靠伊朗方面的军事援助勉强支撑局面。
面对伊拉克的援助请求,伊朗方面则尽释前嫌,甚至派出了以伊朗革命卫队圣城旅指挥官卡西姆?苏雷曼尼为首的几十名军官作为军事顾问,“监督和指导”伊拉克部队进行作战。伊拉克官员则一面称赞伊朗对他们索取武器和前线支持的急迫要求反应迅速,一面指责以美国为首的国际联盟没有做出开展地面行动的承诺。
(军援)伊朗全面武装伊民兵
伊拉克国防部一位少将说,自从2014年6月“伊斯兰国”出现以来,各种伊朗重武器和军事装备运抵伊拉克,最近随着解放提克里特战役的开始,伊朗武器正在越来越多地运抵伊拉克。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少将说,民兵和“人民动员组织”成员在萨莫拉和提克里特战斗中使用了多种伊朗武器,包括地对地导弹、重炮和迫击炮等,伊朗还提供了地对空导弹和侦察机。
一些专家认为,伊朗向伊拉克民兵提供重武器的目的是旨在打造一支亲伊朗的军事力量,通过这支力量来掌控伊拉克的政治和安全局势。这一举措也是复制伊朗对黎巴嫩真主党的经验。专家们强调,伊朗希望使这些民兵成为向海德尔?阿巴迪政府或未来任何一届政府施加压力的筹码,以保证伊拉克不会采取损害伊朗在伊拉克的利益。
出人意料的是,伊朗在本次进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美国却没有给予什么支援。英国《简氏防务周刊》刊文表示,美国在攻击提克里特的行动中被边缘化了。
(幕后)伊政府军是扶不起的阿斗?
在攻打提克里特之前,美国媒体称,这场战斗是对伊拉克正规军的一次考验。但现在,伊朗军事顾问在提克里特战场上的影响力很大。两伊军队的胜利对美国来说颇为尴尬。
2005年至2012年间,美国政府至少投给伊拉克军队200亿美元:翻修基地,40亿美元;物流和装备维护,26亿美元;提供装备,价值34亿美元;训练军队士兵和警察,94亿美元。
这次攻打提克里特3万人的队伍中,可能只有3000名伊拉克政府军和军警。其他2万多人,来自什叶派民兵和当地部落。美国人不禁要问,在伊拉克正规军身上投了这么多钱,到了派用场的时候,为什么还要依靠民兵和当地部落??
美国记者蒂姆?李斯特说,伊拉克正规军在萨达姆政府倒台后,几乎全线崩溃了。美国政府的投资起到一定的重建作用,但大部分的资金被浪费。李斯特认为,与其说这是一支军队,不如说是一个“福利机构”:大部分士兵时常翘班;美军提供的装备没有被好好维护;时任伊拉克总理的马利基不断安插自己的亲信,让正规军里的有能之士受排挤;唯惟一正常运作的,只有特种部队。
CNN认为,造成伊拉克安全部队后天不足的主要原因还是源于美国2003年对伊拉克的军事入侵。美国领导的联军在推翻萨达姆政权、解散伊拉克军队后,由于该国教派冲突日趋严重,联军在维稳之余,对伊拉克军警的培训十分缓慢。伊军部队后来沦为战斗力低下、坐吃军饷的“福利机构”。
(分析)美国冷静观战打的啥算盘
面对伊军春季反攻的紧张战斗局势,美国人一反常态地选择了冷静观战,甚至故意拖延对伊军的物资援助,仅向以库尔德武装为主导的北部战场提供空中支持,而对于伊拉克政府军的行动则采取了“一毛不拔”的态度。美国副总统拜登3月4日也仅仅是向伊拉克总理阿巴迪表示了口头支持。美军参联会主席邓普西3月7日甚至对媒体表示,相信伊拉克政府将会取得军事胜利,并以此作为拒绝对伊军实施空中支持的理由。
相反,在春季反攻的战斗中,伊朗支持的什叶派武装力量发挥了主导作用,尽管美国总统奥巴马对于伊朗参与打击“伊斯兰国”的军事行动进行赞扬,但是美国并不情愿坐视伊朗在伊拉克的影响力迅速膨胀。美国人甚至已经开始为“伊斯兰国”覆灭之后的海湾局势而忧心忡忡。美国担忧的是,从作战初始,伊拉克国家电视台就开始公开赞扬伊朗支持的什叶派军事团体,宣传他们打击“伊斯兰国”的各种事迹。
在打击“伊斯兰国”过程中,美国的算盘显而易见︰:美国视伊拉克为盟友,却拒绝同叙利亚巴沙尔政府和伊朗合作,对待“伊斯兰国”心态复杂,因为“伊斯兰国”的失败就意味着伊朗和叙利亚胜出。
出于在中东地区的特殊利益,美国对打击“伊斯兰国”并未尽全力。因此,美国一方面不急于彻底消灭“伊斯兰国”,另一方面又要利用“伊斯兰国”,避免其过度扩张从而危及沙特阿拉伯、以色列等盟友甚至美国本土的安全。正是美国这种复杂的利益心态,才使得“伊斯兰国”这样一个曾经名不见经传的极端组织数年来剿而不灭。
播放数:609
播放数:542
播放数: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