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美智库报告又拿中国导弹说事儿4月1日,美国智库“新美国安全中心”两位研究员在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举行的听证会上声称,中国正日益成为一股需要认真对付的力量,不仅在经济上,军事上也同样如此。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军队装备的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已逐步形成快速、准确、令人生畏的打击能力,对美国在西太... |
美智库报告又拿中国导弹说事儿
4月1日,美国智库“新美国安全中心”两位研究员在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举行的听证会上声称,中国正日益成为一股需要认真对付的力量,不仅在经济上,军事上也同样如此。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军队装备的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已逐步形成快速、准确、令人生畏的打击能力,对美国在西太平洋的利益构成“真实的、日益严重的威胁”。
“导弹战力已超航母群”
此前,英美等西方国家都曾对中国导弹部队的实力进行过所谓的评估。美国《国家利益》杂志网站曾刊文称,解放军拥有“世界上最积极和多样化的弹道导弹研发计划”,不仅研发的导弹类型和数量都在增加,而且新的导弹部队在不断壮大。英国《经济学人》杂志也宣称,解放军的现代化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三大成就,其中之一就是创造出了五角大楼所说的“世界上最有力的陆基弹道导弹及巡航导弹系统”。此外,解放军还在改进其中程弹道导弹,以使其具备携带常规弹头和核弹头的双重能力。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情报中心估计,中国军队正在稳步部署常规中远程弹道导弹,以增强对第二岛链的打击能力。“他们正在形成的导弹战略将以导弹武器生存能力增强、行动灵活性提高以及覆盖范围和精确度大大增强为特点。”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国际安全研究所负责人艾伦·杜邦表示,“导弹以及定向网络攻击正逐渐成为通常情况下(解放军)压制敌方武器的首选方式。”
据美国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透露,解放军的导弹已经形成了令人生畏的作战能力,可以轻易突破美国位于亚洲基地的防御系统,破坏那里的跑道以及大量战机与战舰。日本当前已经处在中国导弹的射程内。而且,关岛很快也会被纳入中国导弹的射程内。有报道称,美国、澳大利亚以及日本军事专家都认为,中国新型导弹的不断出现及服役将给对手造成极大的威慑,其战斗力会远超备受关注的将于未来十年左右服役的航母战斗群。
导弹防御或形同虚设
“新美国安全中心”研究员表示,目前尚无迹象表明导弹防御系统可以100%地抵御中远程弹道导弹造成的威胁。《国家利益》网站刊发的一篇题为《美国导弹防御的局限》的文章也无奈地表示,就目前来看,“保护美国本土不受导弹袭击是一项很困难的工作。”一位接受采访的美国海军资深军官幽默地表示,如果此时某敌对国家向西雅图发射一枚导弹,他会闭着眼睛把所有拦截导弹发射出去,“剩下的工作就是划十字祈祷了,因为我实在不知道这些拦截弹是不是会起作用。”
美国《纽约时报》报道称,美国全国研究委员会的顶尖科学家和军事专家小组经两年的研究断定,美国导弹防御系统存在重大缺陷,非常容易受到某些类型的远程打击。该小组发布的报告称,现有的导弹防御系统或许可以对付“来自朝鲜的粗制导弹,却对付不了更精密的导弹”,因此所谓的“先进导弹防御武器”实际上“脆弱不堪”而且“满是缺陷”,限制了这些武器“有效地防范哪怕只是略有升级的威胁”。
此前就有美媒报道称,美国导弹防御系统识别能力非常有限,甚至不能正确区分目标是敌方导弹还是一只飞鸟。报道援引军方消息指出,在已完成的飞行测试中,美国导弹防御系统基本上都没能成功辨别虚假目标。而这些测试是在对目标的数量和复杂程度都降低了标准的情况下进行的,五角大楼的本意是想让防御系统更好地识别虚假目标,但结果却令他们相当尴尬。
一位曾在五角大楼负责武器测试工作的官员称,专家组的报告表明“美国的防御系统需要从头到脚地大修”。他还说,目前所谓的导弹防御系统纯粹是为了适应“制造和部署硬件而不是真正设法引开敌人的攻击,在拥有精密先进导弹技术的对手面前,这一系统几乎形同虚设!”
尽管五角大楼认为专家组的报告“乏善可陈”,“关于导弹防御系统的局限性警报是老生常谈”,但美国审计署发布的报告仍直言不讳地指出,“导弹防御系统的不足之处将使美国国土处于危险境地。试验的失败以及其他延误使人们质疑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的可靠性。”
对此,“新美国安全中心”在听证会上给出的建议是“多管齐下,组成综合性导弹防御体系”,不要再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区区一个导弹防御系统身上。“这符合不把全部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风险分摊理论,也能更好地堵塞目前导弹防御系统存在的漏洞,”新美国安全中心专家说。
在所谓的“综合性导弹防御体系”中,首先是继续推进并完善导弹防御系统的构建,使其成为能够拦截敌方来袭导弹的最直接的防御手段。其次是对美国核武库进行现代化升级,使其成为一支“令任何人都畏惧的打击力量”,从而“慑止敌方发射导弹的冲动”;第三是调整美国的裁军政策及责任以适应当前的战略环境,更好地研发并部署先进导弹拦截器;第四是加强与盟国及伙伴的合作,争取在全球范围构建一张导弹防御网络,以最快的反应速度、最合适的地点、最恰当的方式对来袭导弹进行拦截。
播放数:609
播放数:542
播放数: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