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适应大格局台湾需要4个革命18世纪以来西方主导世界的格局已经改变,以中国大陆为首的非西方世界正迅猛兴起,台湾如何面对大格局的变化非常重要。从这个角度观察近日岛内朝野陷入对峙的应否加入亚投行问题,其实已经不是重点,真正爱台湾,不但应该参与亚投行,还有太多旧观念应该改变,实事必须推动。文章内容摘编如下:... |
适应大格局台湾需要4个革命
18世纪以来西方主导世界的格局已经改变,以中国大陆为首的非西方世界正迅猛兴起,台湾如何面对大格局的变化非常重要。从这个角度观察近日岛内朝野陷入对峙的应否加入亚投行问题,其实已经不是重点,真正爱台湾,不但应该参与亚投行,还有太多旧观念应该改变,实事必须推动。文章内容摘编如下:
平实而论,从台湾发展的角度来看,加入亚投行利远大于弊。首先,金融是经济发展的血脉,无庸置疑,未来亚投行将是亚洲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之一。其次,东亚新兴经济体成长后市看涨,是全球经济最重要的引擎,加入亚投行象征台湾积极加入亚洲经济整合的意愿,未来也才有机会共享经济成长的果实。
更重要的是,亚投行名正言顺支持大陆“一带一路”国际战略布局,藉由为沿线提供铁公路、能源、电信、机场等专案融资的方式,重新建构出一个由大陆主导的国际经贸体系,两者相辅相成,这将对台湾经济产生很大的助益。
不过,一旦中国大陆兴起,台湾产业将直接面对更大竞争,工作机会也会面临更严酷的外来竞争。台湾要看清现况,不能再有恃无恐、坐以待毙,更不能企图闭关自守,沦为东亚经济的边陲,民众生活日渐凋敝。认清时势,台当局与民间应合作推动4个革命,改造台湾,让台湾成为一颗独特的珍珠。
第一、产业革命。在智能机器人与物联网的进步下,全球“工业4.0”的时代已经来了。简单来说,“工业4.0”并不只是使用智能机器人取代劳动的工业或服务业,更重要的是还要结合物联网的网络,以及大数据(Big Data)的整合分析,在“物联网”系统分析下,最大程度地做到生产全自动化、个性化、弹性化、自我优化和提高生产资源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全新生产方式。
这是对台湾发展有利的大趋势,电子电机业、精密机械业、资通讯,本来就是台湾传统强项,若能加以整合,辅以合宜的政策推动,鼓励积极研发创新,台湾要搭上工业4.0的列车并不难,这是“操之在我”的契机。
第二、教育革命。台大名誉博士杨振宁认为“台湾学生‘懒惰了’!”的言论引发争论。台湾年轻人行不行,努力固然重要,思考力与创意更重要。在21世纪高度动态的环境中,应学习北欧国家,将每个学生都培养成具有独立思考的创意人才。如何反转死板的教育体制,认清每个人都是可造之材,落实适性教育,因材施教,让每个儿童都能找到自己的道路,台当局应再加把劲。
第三、文官革命。新加坡公务员录取率只有2%,与台湾一样竞争激烈,但不同是,录取后,政府会让这些已考取的准公务员先公费留学,学成之后才会到公共部门工作,而且新加坡公务员的薪资变动与私人企业完全相同,竞争力与绩效是加薪准则,公务员才有诱因主动把事情做好。反观与台湾做越久领愈多的情况,没有合宜的加薪升迁制度,当然养成遇事就躲的恶习。进入网络世代,决策权必须下放基层,让政府官员尤其应能主动面对问题,快速反应民意,接受挑战,解决困难。
蓝绿政治角力已成为台湾健全文官体制最大的阻力,只要政党轮替,常务官通常也被迫下台,或下放闲职,政策缺乏连续性,更造成文官人心惶惶,无法专心做事。国民党、民进党两党都应反省,共同建立文官制度,让文官有自尊、有信心可以好好做事,不介入政治,在政策上才能长远规划,带领台湾转型。
第四、观念革命。台湾社会仍有许多观念过于封闭,只要提到大陆,什么都怕,什么都不准,不准陆资、不准陆客、不准服贸、货贸签署,而这些都是韩国、新加坡等张开双手,欢迎都来不及的事,台湾却是避之唯恐不及。除此之外,台湾对外资也不算友善,对外国人才充满戒心,在企业并购、汇率管制、租税环境等,都距离新加坡、香港等自由经贸区有着不小差距,而这些地区又正是台湾转型后的主要竞争对手,台湾社会观念若不与时俱进,只怕再好的政策也难以重现台湾经济奇迹。
播放数:609
播放数:542
播放数: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