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中东战略失败给美国5大警示,不要乱插手别国内政!如果接下来的话你觉得耳熟,那么我就不说了。美国政府认定了阿拉伯或是伊斯兰世界中某个管理不力的独裁国家可能会引发严重问题。它派遣部队并且/或是尖端武器去铲除这个问题,并且支持某些当地领袖,以期建立一个更好的政府。然而,美国的介入没能铲除掉华盛顿担心的这些... |
中东战略失败给美国5大警示,不要乱插手别国内政!
如果接下来的话你觉得耳熟,那么我就不说了。美国政府认定了阿拉伯或是伊斯兰世界中某个管理不力的独裁国家可能会引发严重问题。它派遣部队并且/或是尖端武器去铲除这个问题,并且支持某些当地领袖,以期建立一个更好的政府。然而,美国的介入没能铲除掉华盛顿担心的这些坏蛋,建立一个新的,更好的政权,而仅仅是给当地的反美情绪火上浇油,激化了缓慢升温的内部冲突。我们所支持的人结果都是些腐败、无能之人,甚至是既腐败又无能的人,既没能力赢得权力,也没能力巩固这份权力。狂砸金钱无数,炸毁了不少东西之后,我们又一夜回到了解放前(可能连原点都回不去)。
觉得耳熟吗?上面一段如果给你一种强烈的似曾相识的感觉,那一点也不足为奇。这个令人遗憾故事的不同版本正在伊拉克、阿富汗、利比亚、索马里、叙利亚以及现在的也门上演着。在每个版本中,美国都出动了武力,采取了秘密行动来打击恐怖主义,对遥远国度的政治制度进行重组。而在每一个版本中,美国的介入都没有令糟糕的形势好转,而且经常还会雪上加霜。尽管经历了一长串的失败,但迄今似乎仍没有任何对于这个问题的正统认识,认为我们可能在用错误的方式对待这些问题。
在这一问题上,也门的崩溃尤其具有指导性意义。也门是阿拉伯世界中最贫穷的国家,政治分裂和外部干涉的历史也是由来已久。上世纪60 年代,也门经历了一场痛苦的内战。埃及的加麦尔·阿卜杜勒·纳赛尔派出5 万军队到也门,代价高昂且徒劳无用的试图支持“革命”部队。1967 年,也门分裂为南北两部分。接下来的20 年,所谓的也门民主人民共和国一直都是苏联的附庸国。南北两个国家在1990 年统一,但南北的分歧仍根深蒂固,且前总统阿里·阿卜杜拉·萨利赫也因其高压、腐败的统治面临诸多挑战。时至今日,也门社会仍以部落形式存在,它也是阿拉伯半岛“基地”组织的大本营,这个恐怖组织已经策划组织了多起针对美国和西方国家的恐怖袭击。
因此,美国的反恐政策将很大精力集中在也门也就不足为奇了。美国不遗余力的反复派出无人机轰炸“基地”组织嫌疑人,包括2011 年锁定目标炸死美国公民、极端伊玛目安瓦尔·奥拉基的争议性行动。同年,民众对萨利赫的抗议爆发,华盛顿从中使力,促成萨利赫辞职,之后又支持其继任者阿比德·拉布·曼苏尔·哈迪。然而,周四什叶派民兵组织胡塞运动包围哈迪住所讨要更公平合理的权力分割后,哈迪被迫辞职。
好消息是,胡塞组织与阿拉伯半岛“基地”组织不共戴天(后者主要为逊尼派);坏消息是,胡塞组织与美国敌对,与也门前总统萨利赫也是心照不宣的盟友,据悉还有伊朗人在背后撑腰。鉴于约旦政府名存实亡,约旦陷入新内战的风险很大。正如联合国驻也门特使贾迈勒·贝努马尔昨天所说:“我们正处在一个未知领域”。
我也不是什么专家,对于也门错综复杂的政治形势也没有什么深入的研究。不过这里包含着超越这个特定案例细节的更为广泛的教训。这些教训传达了一个清晰的警讯,不知悔改的新保守主义者以及自由干涉主义者仍然深信华盛顿的官员能够用几架无人机、一小撮接受过严格训练的特种部队以及偶尔注入的现金,就能够掌控世界遥远角落的形势。
第一课就是美国缺乏对很多社会细致、深刻的理解,尤其是对方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网络等与我们的截然不同。试想,在我们熟知的地方,例如美国,要推进政治和社会进程都很难,那么在我们认知有限的地方推行社会塑造的难度就可想而知了。
没有对当地的具体了解,你就无从知晓究竟应该支持哪个领导人,反对哪个,也就无从判断谁是有能力的,谁是不受欢迎的。此外,如果局外人不了解当地的势力群体以及他们的规则,还有不同群体之间复杂的关系,就无法预期其善
意的介入最终会带来何种影响,而且还会被意外打个猝不及防。就是在你了解风土人情和当地势力各方的情况下建造国家和社会构筑都不是件容易事,更何况你对此不甚了解,这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第二个教训———也是一直被遗忘的一个教训———军事力量是一个原始工具,它总会产生意料之外的作用。美国无人机的打击以及其他动作无疑杀死了一些阿拉伯半岛“基地”组织成员,但问题是,它们也杀死了很多无辜的也门平民,增进了各界对阿拉伯半岛“基地”组织的同情,也让也门民众憎恶美国。虽然有很多前官员和专家都呼吁重新审视美国的基本方式,但似乎没有什么迹象表明美国政府听进去了。
第三个教训,正如萨拉·蔡斯在其重要新书中写到的,即便是好意的外部介入,通常也会加强当地政府的腐败,而正是这种腐败,导致当地政府不受欢迎和效率低下。当美国和其他援助者开始向他们选中的代理人注入大量现金时,即便代理人不把钱全部卷走,也无可避免的会扣下些塞进自己的腰包。统治也门的前总统萨利赫就是个典型,伊拉克和阿富汗也必定是这种情形。令人遗憾的是,在试图塑造一个国家政治,令其走上正确道路这一问题上,有时根本没什么可以选择的有效方法。在某些情况下,即便是善意的胡萝卜加上巧妙挥舞的大棒都起不到太多的积极作用。
第四个教训,外国的政客会挑我们想听的说,无论是真话还是谎言。尤其是美国在中东的各色盟友,他们不遗余力地将美国拖进当地的争端漩涡中。多年来,虽然我们不清楚究竟萨利赫是否为解决“基地”组织这一问题做出过努力,但他一直宣称和“基地”组织是不共戴天的仇敌,他因此得到了美国人撑腰。而一旦我们投入到他们所坚信的成功之中,我们就会被其行为拖累的失去我们本该拥有的所有优势。
最后一个教训其实算是个好消息:我们的在大中东地区起到反效果的介入或许根本没必要。诚然,一众危言耸听者已因“伊朗帝国”的渐现而焦躁不安(实际上这有点怪异,鉴于鹰派认为美国的制裁会让德黑兰对其卑躬屈膝),而实际上,也门发生的事情对于美国国家安全来说并非关键因素。诚然,阿拉伯半岛“基地”组织的确做出了一些努力,策划了一些针对美国及美国盟友的小规模恐怖袭击。它的宣传攻略可能也的确在欧洲和其他地方被边缘化的穆斯林人口中引发了一些同感。但正如我上周在专栏中所阐述的,眼下这些策划的实际危害很小,对此的最佳回应就是停止介入这些国家的事宜,因为这种介入会让恐怖组织赢得更多追随者。相反,最佳回应则是传统的情报工作、与关键盟友之间进行有效的信息共享,除此之外,美国自己需保持警惕,并大大缩减对该地区的踏足。
别忘了,我们现在之所以有恐怖主义这个问题,部分原因是因为美国在不断的重复介入大中东地区,而且并非每次都有正当理由,并非富有技巧,也并非能够产生预期的效果。我们不能通过加大当初催生这一问题的政策力度来解决这个问题,特别是我们的善意介入貌似会使事情变得更糟而非更好。“无害”是一个颇为不错的原则,也门最近上演的糟糕一幕是又一个最佳佐证。目前的唯一问题就是,华盛顿是否会有人回顾一下我们近来的足迹,并开始着手另辟蹊径呢?
播放数:609
播放数:542
播放数: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