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中国邻国弹道导弹力量很强,对我们的威胁大吗?目前,世界范围内的弹道导弹发展十分活跃,亚太更是世界上弹道导弹发展的热点地区。2014年,俄罗斯持续进行弹道导弹现代化建设,加速更新换代;印度多次试射中远程弹道导弹,“三位一体”核力量建设初具规模;朝鲜和韩国都在积极改进弹道导弹,以提升远程打击能力和搭载核... |
中国邻国弹道导弹力量很强,对我们的威胁大吗?
目前,世界范围内的弹道导弹发展十分活跃,亚太更是世界上弹道导弹发展的热点地区。2014年,俄罗斯持续进行弹道导弹现代化建设,加速更新换代;印度多次试射中远程弹道导弹,“三位一体”核力量建设初具规模;朝鲜和韩国都在积极改进弹道导弹,以提升远程打击能力和搭载核弹头能力;日本也致力于洲际弹道导弹技术研发。
亚太地区弹道导弹能力水平
基于国情和技术条件,构建各具特色的弹道导弹体系
俄罗斯已建立了完整的陆基、海基弹道导弹体系。目前实战部署有5种型号的陆基洲际弹道导弹,即SS-18“撒旦”、SS-19“匕首”、SS-25“白杨”、SS-27“白杨-M”、RS-24“亚尔斯”。同时部署了3种型号约176枚潜射弹道导弹。为了应对美国“常规全球快速打击”系统和全球一体化导弹防御系统的威胁,俄罗斯正在开发固体和液体型号相结合的下一代战略弹道导弹,并将退役所有苏联时期的洲际弹道导弹。“白杨-M”的改进型导弹将成为俄罗斯洲际弹道导弹力量的主体,新体系的生存能力和突防能力显著增强。2013年12月,俄罗斯已开始部署井下发射的“亚尔斯”洲际弹道导弹,逐步替换“撒旦”、“匕首”和“白杨”导弹。俄罗斯战术弹道导弹的主力是“伊斯坎德尔”和“圣甲虫”,其中前者是俄重点发展的型号,并将逐步替换后者。目前,俄罗斯正基于“伊斯坎德尔”系统研发弹道导弹、巡航导弹、具备摧毁硬目标、末端制导和核能力的5种新型“伊斯坎德尔-M”导弹。
印度正着力构建“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体系,仅陆基弹道导弹武器具备初步中近程打击能力,已构建射程衔接、固液并存、核常兼备的战术弹道导弹体系。目前印度已部署“烈火-2”和“烈火-3”中程弹道导弹,正在发展“烈火-4”、“烈火-5”两个远程新型号和“烈火-6”洲际型号。战术弹道导弹主要包括“烈火-1”、“大地”、“普拉哈尔”近程系列。
朝鲜的弹道导弹以陆基为主体,平台和用途单一。目前主要装备了射程2500千米的“大浦洞-1”中程弹道导弹,最大射程4000千米的“舞水端”远程弹道导弹,正在开发“大浦洞-2”等远程型号。现役战术弹道导弹主要型号为射程320千米的“火星-5”导弹、射程500千米的“火星-6”和射程400~1300千米的“劳动-1”导弹。
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目前,日本尚未发展弹道导弹,但具有发展远程弹道导弹的能力,韩国弹道导弹型号单一,也尚未建立弹道导弹体系。
稳步推进海基战略弹道导弹发展,二次核打击能力有待加强
由于潜射弹道导弹在水下发射,其点火方式、出筒姿态控制、水中弹道段弹体受力状况、弹体的结构强度设计等方面都与陆基弹道导弹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各国在发展潜射弹道导弹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技术上的阻碍,延缓了潜射弹道导弹的服役。目前,除我国外亚太地区只有美国和俄罗斯装备了潜射弹道导弹,印度正在努力发展之中,但尚未形成战斗力。
俄罗斯正在加速“
(又译“圆锤”)潜射弹道导弹的列装工作,于2014年10月成功进行作战鉴定飞行试验。“布拉瓦”导弹试射高失败率原因主要包括研制技术难度大、进度安排急于求成、导弹设计存在不足、生产管控存在问题等,表明“布拉瓦”的战技指标仍然需要验证,俄罗斯新一代潜射弹道导弹的二次核打击能力有待加强。与此同时,为了实现新旧型号平稳更替,“轻舟”系列潜射弹道导弹的改进型“莱涅尔”导弹已于2014年初开始服役,部署于“德尔塔”IV级战略核潜艇上。“莱涅尔”导弹既可携带8枚具有突防技术的小型弹头,或者携带4枚突防能力强的中型弹头。
印度潜射弹道导弹已进行潜式浮筒水下发射试验,但尚未具备二次核打击能力。印度K系列潜射导弹包括K-15、K-4、K-5三种型号。K-15为两级固体导弹,射程750千米,目前已经进入适应性的试验阶段。K-4为中远程潜射弹道导弹。2014年3月,印度进行K-4水下浮筒中发射试验,飞行距离超过2000千米。K-5导弹是“烈火-6”洲际弹道导弹的潜射型,射程可达6000千米。以印度目前国防工业的基础能力和潜射导弹的研制水平,潜射弹道导弹尚未形成战斗力。因为印度潜射导弹已经进行过潜式浮筒水下发射试验,尽管浮筒本身带有动力,但不能完全模拟潜艇的运动情况。另外,K-15导弹的射程仅为750千米,这一射程仅限于在印度洋对付反潜能力差的国家,而要发展二次核打击力量,还需要远程潜射弹道导弹。
多次实施飞行试验,远程打击能力取得长足进步
俄罗斯弹道导弹具备成熟的技战术性能,导弹射程覆盖全球。俄罗斯已发展了五代陆基战略弹道导弹、四代海基战略弹道导弹、三代陆基战术弹道导弹,陆基战略弹道导弹、海基战略弹道导弹最大射程分别达到12000千米(RS-24“亚尔斯”)、8000千米(SS-N-30“布拉瓦”),可从俄罗斯本土或前沿基地对全球任何一个地方实施打击。
印度频繁进行中远程弹道导弹飞行试验,地地弹道导弹推进技术取得长足进步。2014年1月,“烈火-4”导弹进行第3次飞行试验也是最后1次研发飞行试验,之后将进入批量生产阶段,它填补了“烈火-3”导弹与“烈火-5”导弹之间的空白。“烈火-5”自2013年首次试射以来,共进行2次试射,计划于2015年服役。2013年2月,“烈火-6”导弹已完成初步设计,若后续工作进展顺利,计划于2017年进行初始试验,2018~2019年装备部队,届时不仅中国、俄罗斯和欧洲,连北美部分地区也将处于射程之内。
日本成功发射新型远程火箭,具有发展远程弹道导弹的潜力。目前,日本没有装备弹道导弹,也未公开弹道导弹发展计划,但日本一直非常重视发展火箭运载技术。2013年9月14日,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成功发射了火箭“艾普斯龙”。该火箭发射准备时间短,起飞重量和运载能力和美国“和平卫士”重型固体洲际弹道相当,具有成为洲际导弹的潜力。日本已通过5个系列的11种运载火箭发射了多颗不同轨道的卫星,从而在航天运载火箭领域以及火箭的控制、发射技术等各个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经验并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日本的这些运载火箭,无论是固体推进还是液体推进的,均具有改装成近程、中程、远程及洲际导弹的巨大潜力。
播放数:609
播放数:542
播放数: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