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中国站稳南海 打通两洋 走向世界 南海局势越来越复杂,其主要原因是地区外大国特别是美国在中国和其他周边国家的领土争议上,不断拉拢、唆使周边某些国家挑衅中国,鼓励南海各申诉国保持对中国的强硬姿态,迫使中国不得不出手强硬出击。 越南与中国就“981”钻井平台的纠纷使中、越两国关系雪上加霜。不过在中国宣... |
中国站稳南海 打通两洋 走向世界
南海局势越来越复杂,其主要原因是地区外大国特别是美国在中国和其他周边国家的领土争议上,不断拉拢、唆使周边某些国家挑衅中国,鼓励南海各申诉国保持对中国的强硬姿态,迫使中国不得不出手强硬出击。
越南与中国就“981”钻井平台的纠纷使中、越两国关系雪上加霜。不过在中国宣导的建立“利益共同体”思想影响下,去年年底中越关系终于实现了阶段性突破。两国领导人达成了“管控好海上分歧,努力采取措施不使争端扩大化、复杂化”、“积极探讨解决南海争端的办法和机制”的新共识。也标志着美国利用越南南海领土诉求牵制中国遭致失败,美国因此也失去了一枚得力的地缘政治棋子。
美国又重点培养另一个与中国有海洋领土争议的周边国家菲律宾。试图重新打造新的地缘政治抓手。1月中旬,美国主管亚太事务的助理国务卿拉塞尔访问菲律宾,鼓噪南海紧张局势,为菲律宾打气,并担保一旦在南海发生武装冲突,美国将毫不犹豫选择站在菲律宾一边。
而日本紧随美国其后,以打造一个对付中国的南海行动共同体。1月底,菲律宾国防部长访问日本并签署了加强日菲防卫关系的备忘录。菲、日两国强调要加强美菲安全合作,共同对付南海争端的挑战。
在南海问题上,美、日、菲等国共同组成对华遏制战略,严重恶化了中国的地缘安全环境,将严重影响东亚地区的地缘政治态势。
实际上,东盟国家并不希望任何大国主导本地区,因此面对一个崛起的中国,它们希望地区外大国进来,以平衡中国不断崛起的力量。但在拉美国的同时,也不想轻易跟中国撕破脸。从历史来看,任何大国之间的地缘战略博弈,往往小国都会成为这种地缘战略博弈的牺牲品。
中美在南海问题新的地缘战略博弈将呈现出更趋复杂的局面。中国将不得不面临更多的周边国家共同对付中国的不利态势。阻止美日菲南海行动共同体将是中国面临的一个新挑战。中国应强化对南海的管控力度,改变南海多年来“有海无防”的局面。尽快将永兴岛和永暑礁打造成遏制美国对南海侦察活动的海空基地,以提高中国对南海岛礁周边海域的控制能力,有效应对美国反潜机及电子侦察活动,以终结美国垄断南海空域海域巡航霸权的历史。为最终和平解决南海争端创造有利条件。
随着中国经济快速持续发展,周边国家在经济上对中国的依赖度越来越高,但在政治上和安全上对中国的恐惧感也越来越大。而且,由于中国还没有在思想上与认识上做到与中国崛起同步发展,对如何维护国家安全与权益,缺乏长久战略考虑,从战略到策略,也没有跟上变化了的形势。结果是某些周边小国依仗其是背后的大国与中国叫嚣,在南海问题上兴风作浪。实际上,南海争端的实质中国与地区外大国新的地缘战略博弈。只不过这种新的地缘战略博弈呈现出了更为间接的态势。对此,中国必须保持高度的警惕和充分准备。
首先,中国应提高国家安全意识,特别是提高国民海洋安全意识,积极维护好国家海洋安全,保护好中国的海洋资源。
其次,中国应积极采取有效举措,严厉打击争夺南海油气资源的活动,积极发展现代化的海上力量,做好应对局部冲突的军事准备。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中国在稳固已有的战略支点基础上,应积极在周边地区培育新的战略支点国家,防止某些与中国存在领土争议的国家抱团反华。中国应强化对有争议的海洋岛屿的管理,制定更多操作性强的措施,以有效控制海洋争端的烈度。
第四,采取主动有效的措施,积极搞好与地区外大国的关系,积极利用经济、文化等有效手段主动深化与地区外大国的全方位合作关系。通过某些特殊行动向有关国家清晰表达与传递中国的底线,使地区外大国不至于出现战略误判。同时
使中国与地区外大国特别是美国之间的战略利益不为某些小国所绑架。努力实现中国国家安全利益的最大化。
从地缘政治考量,中美博弈将是一场战略上的持久战,中国对此应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近年来,美国主动“回归”亚太地区,以实现其在政治上防范中国、在军事上制约中国、在经济上争夺南海资源的战略目标。
因此,中国应积极有为,努力发展强大本国的经济与安全力量。采取各种有效手段平衡美国针对中国实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在崛起的进程中,打破美国的战略遏制,维护国家的海洋权益,实现“海洋强国”的伟大目标。
“西方中心论”的傲慢无法不导致偏见
在中国面对的国际舆论环境中,“中国崩溃论”是一种比较边缘化的论调,但不时沉渣泛起。近日,乔治·华盛顿大学教授沈大伟在《华尔街日报》发文预言“中国崩溃”,让人大跌眼镜。作为一位颇有资历的中国问题专家,沈大伟就在几年前还曾著书积极评价中国政治制度巨大的弹性和适应能力。
一位曾经与沈大伟共事的日本学者对其立场突变感到十分惊讶,“没有想到他会发表如此极端的言论”。这位日本学者认为,沈大伟夸大了“中国崩溃”的论据,“他只看到了有问题的一面,却没有考虑到中国共产党解决问题的高超智慧和能力”。
而对于很多中国学者来说,沈大伟看似“突变”的立场却并不奇怪。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教授张利华表示,一些美国学者,即使是所谓“对华温和派”,内心深处依然有着根深蒂固的“西方中心论”思想。“西方中心论”很大程度上受到基督教文化影响,基督教的“一神论”与资本主义文明相结合具有强烈的扩张性。从美国历史来看,征服印第安人、西进运动,无不体现了扩张性。这种扩张性使其缺少对多元文化的包容和尊重。
在张利华看来,“西方中心论”让一些美国人产生了“唯我独尊”的心态,他们把西方的政治体制作为评判他国的标准,中国这样一个与西方政治体制完全不同的大国对于他们来说是难以容忍的,中国的崛起和强大对他们来说更是无法容忍的。带着这样的心态,一些美国政治精英、知识精英看待中国问题具有相当大的片面性和偏激性,体现出一种“与人为恶”的心态。他们一方面散布“中国威胁论”,以一种“疑人偷斧”的心态断定中国强大了一定会与美国抢夺资源和争夺“世界霸权”;另一方面又天天盼着中国衰亡、崩溃和毁灭。“这种‘西方中心论’的思维定式所得出的结论不停地被客观事实所粉碎。”
猴急也跳墙:美国突然加大在南海炫武力度
美国坐不住了?
菲律宾军方6日宣布,美国、菲律宾和澳大利亚三国4月下旬将派出上万兵力在菲律宾举行“肩并肩2015”联合军事演习。根据菲律宾武装部队发布的消息,4月20日至30日,“肩并肩2015”联合军演将在菲境内多处地点举行,美国届时会派出6656名军人,菲律宾会派出5023名军人,澳大利亚也会派出61名军人,参加演习总兵力达到11740人,人数规模为近5年来最大。此外,美、菲、澳三国还会动用92架军机、4舰艇参加演习。
美军为何要突然展示在西太的战略强势
高峰军事观察认为,首先一点是美国最近着重提出了深入推进亚太再平衡战略。虽然现在的美国在全球各热点地区都面临尴尬,但是作为奥巴马政府的主流安全策略调整的重返亚洲在平衡战略不能有始无终沦为笑柄,也不想让中国有借欧洲和中东乱局捆绑美国的时刻,获得在西太和南海拓展军事安全影响力的空间。
二是近期中国在南海的维权战略很强势,尤其是填海造岛计划的推进让菲律宾这样的美国先锋感到前所未有的惶恐。如果此时美军没有任何表现的话,就会大大杀伤菲律宾对美国的军事信赖度,从而威胁美军再平衡战略的部署计划。此次参演三方兵力最多的是美军,这一点就是要告诉菲律宾,美军可以是菲律宾公开的支撑和后盾。
三是美国在亚投行问题上的误判让美国的面子和威信都受到影响。利用军事威慑手段公开在中国南海核心利益问题上插一刀,理论上可以稍稍扳回一局。并告诫周边国家,美国强大的军事实力是左右西太和东南亚政治安全格局的决定性因素。不要因为中国的经济诱惑,而与美国的亚太主导地位坐标偏离太远。
作为亚太“再平衡”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美防长阿什顿·卡特在亚利桑那州立大学麦凯恩研究所发表演讲演讲中多次提及TPP。卡特称,TPP不仅可以加深美国与亚太盟友的合作,并且可以扩大自身的出口,促进经济发展。他说,“对我而言,TPP就如同一艘航空母舰一样重要。”美国防长谈经济,并把美国排华的TPP环太经济合作框架与美国一超独霸的航母舰队相提并论,足可见中国在亚太经济多个合作框架中日益增长的影响力,对美国的杀伤有多大。
美菲澳三国联合军事演习靠近中国黄岩岛海域,所以针对性相当明显。如果菲律宾舆论认为这是美国在为其撑腰,那么美国下一步在菲律宾诸多关键军事基地的轮流部署甚至永久部署的计划可能会推进的更顺利。这是亲美的阿基诺政府和美国都在一直追求的结果。
美国虽然提高了美菲年度军演规格但还有所保留
高峰军事观察认为,此次美菲澳三国联合演习是基于美菲安全同盟年度演习的基础,澳大利亚的参与规模不大,但是象征美国在东南亚主导新安全构架的决心。鉴于中国远程打击能力的增强,美国的新安全战略中突出了澳大利亚这个历史性前进基地的重要性。而在美国以遏华为目的的亚太再平衡战略中,美国也希望澳大利亚担当重要角色。
然而很明显一点是,相比之前美国军方的公开挑唆,这次美菲军演还是有所保留。那就是美国并没有邀请日本这位西太最重要的军事盟友,以及正在积极拉拢的印度洋潜在盟友印度,由此看来美国在刺激中国的手段上还是存在顾忌。给中国的印象是说是说做事做,但保留进一步升级演习参与国规模的可能性。
援助为中国赢得世界选票 令西方国家害怕
如今,中国有能力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成百上千亿的援助。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和大批西方国家在国际援助责任方面落后。
太平洋岛国由于缺少资金,大多数发展项目均高度依赖外援。从援助占GDP比例来看,斐济和瓦努阿图一直属于接受中国援助最多的国家。西方担心这些国家不能偿还债务,陷入依赖中国援助和贷款的循环。
但是,真正令西方害怕的是这种依赖会给中国带来在联合国有利的投票。传统上,美国有能力在联合国大会游说和集聚超过2/3的国家否决或通过决议。不过,中国的援助力量或许正让美国在这方面变得越发不舒服。随着援助撒向世界各个角落,中国得到的是选票。
产生影响的不仅仅是直接援助。尼加拉瓜运河就是间接援助的绝佳例子。一家中国企业宣布在巴拿马运河外另建一条运河。尼加拉瓜政府宣布,该项目将把这个中美洲国家推向繁荣。现在,该国高度依赖中国政府和中国投资者启动运河工程。而众所周知的美国介入尼加拉瓜的最佳例子是资助反政府武装,两相对照,看来中国对美国是1∶0。
连中国的亚洲竞争对手印度,也日益依赖中国的投资以促进经济增长。习近平访问印期间,双方签署了多个新项目。在阿富汗,获得当地采矿权的不是美企,而是利润厚、补贴多的中资企业。这同样不是直接援助。随着采矿的扩展,中国将修建货车和工人所需的道路和机场。美国花费巨资解放阿富汗,但看起来长远而言,赢得阿富汗人心的是中国。
与中国最强的软实力——援助——竞争,美国想都别想。中国满足了急需援助的发展中国家,并且赢得长期盟友,他们感谢中国为其带来更美好的未来。
播放数:609
播放数:542
播放数: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