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民进党不太可能放弃南海U形线台湾南海问题专家宋燕辉表示,民进党即便重新执政,也不太可能放弃南海U形线。中国正在实施“一带一路”大战略,南海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中国绝不愿意南海处于不稳定状态。1宋燕辉不认为民进党如果执政会放弃南海U型线主张台湾南海问题专家宋燕辉表示,民进党即便重新执... |
民进党不太可能放弃南海U形线
台湾南海问题专家宋燕辉表示,民进党即便重新执政,也不太可能放弃南海U形线。中国正在实施“一带一路”大战略,南海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中国绝不愿意南海处于不稳定状态。
1
宋燕辉不认为民进党如果执政会放弃南海U型线主张
台湾南海问题专家宋燕辉表示,民进党即便重新执政,也不太可能放弃南海U形线,但考虑到美国的压力,有可能在具体做法上做某些调整。他呼吁,两岸应对国际社会对南海问题的关注,应当有更多合作。
台湾“中央研究院”研究员宋燕辉最近来华府参加南海问题研讨会期间接受中评社记者专访。在谈到民进党如果执政会否放弃南海“九段线”主张时,宋燕辉首先表示,民进党能否重新执政现在还不确定,但菲律宾向国际法庭提出的仲裁案可能于今年七月中旬举行口头听证,之后年底或明年元月会作出裁决,而台湾选战到时候刚好进入关键期,南海主权争端对于民进党而言就会牵扯到“固有国土、宪法、九二共识”等问题。假设民进党重新执政,就不得不处理南海U形线的问题。
宋燕辉认为,虽然有些绿营人士提出过放弃南海U形线的主张,但那不代表民进党的主流意见。民进党如果重新执政,首先要考虑台湾的利益,当年在太平岛建飞机跑道和南沙倡议都是陈水扁提出、完成的。菲律宾的仲裁案涉及太平岛是“岩块”还是“岛”的问题,以及是否拥有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的权利,进而涉及南沙海域填海造陆的合法性问题。台湾不可能放弃太平岛,目前也正积极在岛上进行新建码头和其他相关工程。
宋燕辉表示,相信民进党即便重新执政,也不太可能放弃南海U形线,但会更多考虑台美关系、国际法依据、两岸关系等,此不可避免会涉及南海岛屿主权问题,在具体做法上因此可能会有所调整,但他不认为民进党与国民党政府的做法会有天壤之别,因为两岸在南海岛屿主权问题上毕竟还是有共同的利益。
近年来经常代表台湾与大陆学者在南海问题上多有交流的宋燕辉呼吁,两岸在南海问题上应当保持密切接触,虽然台湾官方受到美国牵制和影响,不太愿意在南海问题上与大陆官方进行合作,但至少在两岸学者之间,要在一定的官方授权之下,就南海问题的历史背景和即将面临的现实问题充分交换意见,并进行一定的协调。毕竟南海U形线是1947年时由当时的中华民国政府划定的,主要历史档案资料都在台湾,而现在又面临着菲律宾的仲裁案即将做出判决的现实。
台湾学者在谈到两岸官方就南海问题的合作时,常用“兄弟登山,各自努力”来形容。宋燕辉说,即便是各自登山,大陆方面也应当给台湾一定的登山设备,也就是解决南海问题的国际参与空间,比如未来成立讨论南海“行为准则”的名人专家组能否邀请台湾的名人专家参加。“在南海问题上,到底是整体中华民族利益比较重要呢,还是两岸之争较重要?哪个应当放在更高的位置?这是两岸必须考虑的问题。”宋燕辉说。
在华府举行的南海问题研讨会上,宋燕辉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22条和第123条对“半闭海”的国际合作规定为依据,呼吁有关国家加强在南海这个“半闭海”的渔业资源保育、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科学研究、人道救援与减灾等国际义务的合作。他强调,在南海填海造陆方面,应当强化上述非传统安全的合作面,而淡化传统安全的冲突面,大陆可以大胆告诉西方社会和周边国家:南海造陆有履行非传统安全合作国际义务的正面价值,不应过份渲染军事方面的传统安全意义。事实上,每个国家都有捍卫国土的责任,但这是防御义务。更何况中国正在实施“一带一路”大战略,南海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中国绝不愿意南海处于不稳定状态。
至于如何摆脱南海主权争端的困境,宋燕辉建议,可以参照中越之间就北部湾争议海域进行协商,达成双边协议,“11段线”去掉两段成为“9段线”的做法,透过逐一个别争议海域的双边海上划界磋商,逐步撤掉南海九段线的某一段,作法上可以从比较容易的曾母暗沙附近与印尼没有领土争端的海域开始,去除该海域的那一段线,其次与马来西亚和文莱进行划界协商,达成协议后可再去除该海域九段线的另外两段线。再下来与菲律宾进行海域划界,最后是越南。如此,9段线之厘清或去除是透过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74条与83条的专属经济区划界规定“逐步逐段”、“先易后难”处理,此符合国际社会要求两岸依据国际法处理南海9段线或U形线的呼吁。即使无法顺利完成划界,也可与这些国家达成划界前之临时措施,进而协助处理厘清或去除九段线的问题。
在具体做法上,宋燕辉提出,首先是采取“4+[1+1]”模式,1+1是两岸间自己先协调好,4代表有争议的马来西亚、菲律宾、越南、文莱四个国家,两岸与对方进行双边磋商,这是官方第一轨的做法。主要目的在处理南海U形线问题。岛屿主权问题可同步处理或予以搁置。官方第二轨做法是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半闭海”国际合作义务的概念,由两岸与南海周边的6个国家进行双边磋商。此外,还可以由两岸与东盟10国根据“南海各方行为宣言”(DOC)展开商谈的第三轨做法,亦即“10+[1+1]”模式,以及由两岸与东盟十国,再加美日等国的学者加入的第四轨研讨,称之为“10+[1+1]+X模式”。后两轨主要是半官方和民间性质,透过脑力激荡,探讨南海共同开发和国际义务合作,寻求南海问题解决之道。“一带一路”建设的蓝图亦可放在第四轨中探讨。
宋燕辉称,其提出的处理当前南海争端的“多轨思路”,或许比大陆目前的“双轨思路”途径更加开放,但是否务实可行?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播放数:609
播放数:542
播放数: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