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忘记密码? 加入收藏网站地图
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找律所 找案例律师文集 法律新闻法律知识法律文书

法律资讯主页 > 国际资讯 > 正文

法律资讯

日本最初介入南海是在什么时候 日本何时介入南海问题

 71人浏览  0人评论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5-05-01 17:39:30
导读:日本在四年前就已密谋介入南海了最近几天,一条新闻引起了地区和国际间的密切关注:七国集团外长会议通过了一份有关海洋安全问题的声明,这在G7近40年历史上尚属首次。声明称继续关注东海和南海局势,对类似大规模填海造地等改变现状及增加紧张局势的任何单方面行为表示关切。日本推动七国外长关注南海从七国集团透露的...

日本在四年前就已密谋介入南海了


最近几天,一条新闻引起了地区和国际间的密切关注:七国集团外长会议通过了一份有关海洋安全问题的声明,这在G7近40年历史上尚属首次。声明称继续关注东海和南海局势,对类似大规模填海造地等改变现状及增加紧张局势的任何单方面行为表示关切。
日本推动七国外长关注南海
从七国集团透露的内幕显示:日本是这份声明背后的唯一推手。日本外务省一名高级官员对共同社直言不讳地表示:“如果(在G7里)日本不做,谁会做呢?”对于G7为何要讨论海洋安全议题,德国外长弗兰克-瓦尔特·施泰因迈尔在新闻发布会上解释说:“作为明年G7会议的主办国,日本对于在今后几年内把这一问题保留在议事日程上极感兴趣。”
与此同时,另一个内幕显示: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是这一行动的直接幕后策划者。内幕显示,去年6月G7峰会在布鲁塞尔举行前,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做了大量铺垫工作,不断利用国际多边场合“抹黑”中国,企图将日本塑造为遭受中国欺侮的“受害者”,国际法和国际规则的“守护者”。有日本媒体放风称峰会联合声明将点名批评中国。安倍在峰会期间表示,乌克兰问题与亚洲的局势存在“联动”关系,不遗余力地要求西方国家谴责中国在东海、南海所谓“以实力改变现状”的行为。这充分显露出日本意图裹挟西方大国联手打压中国的图谋。
2011年11月,南海问题质变
我与森本敏的第二次交往,是在2011年10月,我应日本外务省之邀再次赴日考察,森本敏在他的办公室接待了我。
那段时间正好是野田执政时期,森本敏还没有被任命为防卫大臣,说话可以相对轻松、放开一些。由于有四年半前的第一次电视交手,我们很快就像熟人那样切入主题。
笑容可掬的森本敏,再次显示出他对防务事务,甚至对武器的精通。他随手拿起一张纸,给我勾画他对中日最新尖端武器的比较。
但我还是对南海正在出现的微妙战略转变感兴趣。其时,南海问题已经开始上升,而日本介入南海的趋势也开始呈现。
正是在那次见面中,森本敏详细告诉我,日本准备在几周后的东亚峰会上,正式把南海问题提出来,并联合其他国家,尤其是美国、印度等国聚焦南海问题。
“南海航行自由是各国都十分关心的问题,日本也不例外。”森本敏在他的办公室这样对我说。
但我听了这话,却有一种凉风刺骨的感觉。我敏锐地意识到,一旦美日在东亚峰会上将南海航行自由问题提出来,中国将陷于非常尴尬的境地。
同时,我也敏锐地意识到南海问题正在出现微妙的质变。如果说,过去南海问题只是中国与东南亚部分国家的主权之争,那么一旦南海航行问题被作为议题提出,那么南海问题就成为全世界都关心的问题,因为每一个国家都可能因所谓的航海自由问题而被界定为与南海具有间接的联系。
一旦这样的趋势出现,那对中国而言显然是十分不利的战略态势。
回到香港后,我综合森本敏和其他渠道的信息,再加上我个人的分析,在节目中提出“东亚峰会在即:南海问题可能发生质变”的观点。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看到了这次节目。我也不知道,这次节目的观点在多大程度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作为媒体人士,我的责任就是把我了解到的所有真实消息,加上我个人的研判和分析,用公开的方式呈现出来。
果然,后来的形势发展证明,时任中国总理率领的中方代表团在东亚峰会上遭遇到了很大的困境。那一次的东亚峰会,由于南海航行自由问题的被炒作,而中国事先缺乏应对的准备,因此实际上陷于十分被动和孤立的境地。
日本为什么忽然关心南海?
后来的形势发展证明,森本敏的消息是准确的,我的研判和分析也是对的。从2011年年底开始,南海航行自由权作为一个议题,不断被日本和西方国家炒作,成为陷中国于尴尬境地的一柄“利剑”。
就从那一刻开始,南海问题实际上发生了质变,南海问题已从中国与东南亚一些国家的主权纷争,被炒作成一个全世界与中国的矛盾。说实在的,日本是个东海国家,它与南海有什么关系?但只要一搭上南海自由航行权的问题,那么日本介入南海问题就有了名正言顺的理由。与此同时,印度、欧洲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也开始对南海航行自由的问题忽然来了兴趣。
一些国家和地区,原本与南海“八竿子都打不着边”,但由于南海问题焦点被转移,忽然都有了关心和介入的理由,或者说具备了被美日等国拉拢的基础。
这一切,在美日早期运作的时候,其实是有一些蛛丝马迹可循的,只是中国方面由于各种无法解释的原因而忽略了。
所以,记得我当时有一次在节目中说,中国方面必须对这一战略信号高度重视,不然也许有一天,阿富汗或埃塞俄比亚等国都会表示出对南海问题的浓厚兴趣。到了那个时候,在南海问题上,恐怕就形成中国为一方,而全世界为另一方的阵线。
2011年10月,我到东京见到森本敏的同一天,还专门到德国驻日本大使馆,看望了时任德国驻日本大使施坦泽。
“日本国内最近的气氛很不好,经济气氛不好,政治气氛也不好。”在大使官邸的客厅里,施坦泽这样对我说。
“怎么个不好?”我问。
“野田在经济上成就有限,自然只能拿安保来做文章。”施坦泽露出只有德国人才独有的忧虑神情。
他随手拿起一旁的iPad,翻到几天前的一个研讨会:“最近在东京只要有关于中国问题的研讨会,主题只有一个,那就是:南海。”
施坦泽的观察是准确的,森本敏的信息也是准确的。
南海问题的质变,就是从2012年11月的东亚峰会开始的。从那一次会议开始,南海问题就已经不再是中国与部分东南亚国家之间的主权之争了,而被演变为一场中国与整个国际社会之间的问题。唯其如此,南海问题的解决也就不再是“双边谈判”还是“多边谈判”来得那么容易了。
还记得2008年开始,美国太平洋战区时任总司令基廷在与我交谈时,就曾多次提到南海海域的“公共水域”问题。
(公共水域就是公共水域。)基廷这样对我说。
现在回想起来,“公共水域就是公共水域”,其实就是南海自由航行权被作为议题炒作的先兆。只不过,当时很少有人关注这个问题,更很少有人敏锐地意识到这在几年后将导致南海问题的质变。

 

声明:本网刊载内容均系网民撰写或采拍,由网民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网刊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所用图片如有版权,请联系本站,会立刻删除。


>>相关图片

>>相关新闻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网友评论
0人评论 用  户:匿名  点击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律法网保持中立
1212

热门文章

优惠券

推荐律师

推荐文章

更多>>法律宽频

4006-222-148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关于网站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广告招商 | 友情连接 | 联系我们 | 草明新闻 | TOP热卖 |
CopyRight 2006-2011 www.1148.cn,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371-63691829 邮箱:law(艾特)88148.com
律法网 www.1148.cn「版权所有」备案号:豫ICP备2021007202号-2

声明:网站所有信息均有第三方自动申请添加,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