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周二晚上,突然看到有一则这样的消息:外电报道,中国正考虑在大型国有石油企业之间进行超级合并。此合并或将发生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及其主要国内竞争对手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身上。两大能源企业——中海油和中国化工也有可能是被合并的对象。报道称,经济顾问正应领导层要求,进行合并的可行性研究。 这则消息太让人... |
周二晚上,突然看到有一则这样的消息:外电报道,中国正考虑在大型国有石油企业之间进行超级合并。此合并或将发生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及其主要国内竞争对手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身上。两大能源企业——中海油和中国化工也有可能是被合并的对象。报道称,经济顾问正应领导层要求,进行合并的可行性研究。
这则消息太让人吃惊了。因为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中国化工不但都是世界五百强企业,前三者排名还都非常高。2014年,中石化排名世界五百强第三,年营业额4572亿美元,利润89.3亿美元;中石油世界五百强排名第四,年营业额4320亿美元,利润185亿美元;中海油世界五百强79位,年营业额959.7亿美元,利润77亿美元;中国化工世界五百强排名276位,营业额397亿美元。如果4家公司合并为一家,将成为年营业额差不多万亿美元、利润超过300亿美元的超级巨无霸企业。到那时,这家企业无论规模还是利润,都将是世界五百强第二名的一倍。2014年,荷兰皇家壳牌石油排名世界五百强第二,其业营业额只比中石化多了二十多亿美元而已,一旦三家中国企业合并,将会比壳牌大一倍。如果是中石化和中石油分别合并中海油和中国化工,则二者很可能将会排在世界五百强的第一和第二位.
那么,三桶油和中国化工的合并可能吗?若有可能的,那中国政府到底要发什么大招?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三桶油和中国化工有没有可能合并重组呢?在占豪看来,这一消息并非空穴来风,三桶油和中国化工未来完全有可能进行合并重组。那么,为何中国当局要进行这样的大重组?这种合并重组的背后逻辑是什么呢?请听占豪慢慢道来。随着三大石油公司的2011年业绩相继披露,一年一度的“年报季”终于落幕。令投资者和分析师颇为失望的是,在这个全球经济风雨飘摇的时节,即便是拥有天然优势的石油巨头也无法独善其身,盈利能力大不如前。而自2008年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后一度隐匿的炼油亏损又再度“现身”,成为倒逼机制改革的重要推手。
据统计,三大石油公司去年净利润总额仍高达2749.41亿元(按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但包括炼油、天然气进口等在内的政策性亏损也超过1190亿。为此,油企高层在前不久的年度业绩会上纷纷“老调重弹”,呼吁尽快推进成品油、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
一位了解内情的市场人士指出,今年国内的油气消费量预计将继续增长,尤其天然气消费将进入“井喷”时期,按当初“照付不议”协议签订的天然气进口量会迅猛增加,对石油巨头意味着亏损压力陡增。为提高未来天然气供应的保障能力,国家将在去年广东、广西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最快4月份就将落实。
播放数:610
播放数:543
播放数: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