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南海历来属于中国 他国干预实数猖狂 围绕南海问题,近期又有新情况。菲律宾在刚刚召开的东盟外长会议上,再度搅动南海议题,菲律宾外长德尔·罗萨里奥4月26日在东盟外长会上向其他国家发出警告说,中国正在采取行动可谓“实际控制”南海地区,越南外长范平明也提出同样的问题。而就在此前一个月,菲律宾还表示将... |
南海历来属于中国 他国干预实数猖狂
围绕南海问题,近期又有新情况。菲律宾在刚刚召开的东盟外长会议上,再度搅动南海议题,菲律宾外长德尔·罗萨里奥4月26日在东盟外长会上向其他国家发出警告说,中国正在采取行动可谓“实际控制”南海地区,越南外长范平明也提出同样的问题。而就在此前一个月,菲律宾还表示将恢复在其侵占的我国南海岛礁上进行设施建设和维修工作,其中包括修建一条飞机跑道。
历史上,侵犯中国南海诸岛主权的,基本都来自西方列强,而在上世纪50年代后,与中国在南海诸岛问题上发生主权纠纷的,大都是南海周边国家,而现在,南海问题似乎呈现更加国际化的趋势,这将给中国南海问题的解决带来怎样的影响?关于南海主权问题和一系列的争端,从历史和现实来看,到底存在着哪些复杂的情况?记者邀请到社科院中国边疆研究所李国强先生展开详细介绍和分析。
专家观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领土面积中海洋资源的认知程度越来越高,但周边相关国家对南海诸岛的介入干预行为愈发猖狂。
记者:每当听到人说中国960万平方公里国土时,我都会讲“这不对”,因为中国还有300多万平方公里领海,中国版图像一柄火炬,陆地是燃烧的火焰,巨大的手柄就是南海。但是很遗憾,这个手柄上有太多人肮脏的手印,在和中国争抢握住它的权利。
李国强:这个比喻非常形象,在这有两个重要问题:一是传统观念上,中国国土面积是960万平方公里,这不准确。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我国有38万平方公里的领海面积,有300万平方公里主张管辖的海域面积,把960万平方公里陆地国土面积与38万平方公里的领海面积,以及300万平方公里主张管辖的海域面积加起来,总面积1380万平方公里,这才是我国真正的国土面积。
我国对于国土面积认知不清晰。由于大家身处陆地,同时受到历史上重陆轻海观念的影响,过多关注陆地,而对海洋重视不够,甚至是漠视。自从进入新世纪后,海洋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日益重要。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海洋经济在中国国家经济当中地位越来越重要,讨论到我国国土面积的时候,绝不能缺少海洋这一块。
二是经过2000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国拥有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的主权、管辖权和主权权利是毋庸置疑的。无论是从历史上,还是从法理上来讲,我国都拥有主权管辖权和主权权利。但在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不断有周边国家染指南海诸岛,占领南沙的部分岛礁。甚至还出现了一些所谓的利益攸关方和区域外国家公开介入干预南海问题。
专家观点:“南沙九小岛”事件促成《中国南海岛屿》详细地图及其“九段线”的形成,作为中国第一份官方南海专项地图,标示出了领土主权范围内的南海区域范围。
记者:有学者说,“九段线”是国民政府被外国侵占逼出来的主权意识。当时围绕南海岛礁问题都发生了什么事情,才会使国民政府在1934年作出决定,出版当时中国南海疆域详细地图?
李国强:“九段线”是不是国民政府被外国侵占逼出来的主权意识?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有这样一个诱因,1933年越南的殖民主是法国,同年法国强行占领中国南沙九个岛礁,这就是轰动一时的“南沙九小岛事件”。在“南沙九小岛事件”发生之后,当时的国民政府与之进行交涉,迫使法国终止侵占行为。正是在1933年“九小岛”事件之后,当时的国民政府注意到在地图上,对于南海的范围标识比较混乱,不清晰,因此,国民政府成立了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于1934年12月召开会议,专门审定了南海的岛礁地名,并在1935年1月份公布了南海逐岛中英名对照表。
1935年4月,出版《中国南海岛屿》地图,非常重要的两点是:标识出北纬4°曾母暗沙为中国领土的最南端,这幅地图是国民政府出版的第一份官方南海专项地图。
专家观点:周边国家以所谓的现代《海洋法公约》否定南海断续线,否认南海历史根源,将其主张划入到我国断续线的范围内,伺机制造矛盾。
记者:在今天,中国地图上还有九段虚线连成的海疆国界线,这是对中国南海疆界的标绘,同时也得到国际社会认可。为什么时至今日还有南海周边国家对此提出异议,争论的焦点是什么呢?
李国强:这条线是在1947年12月正式划定,1948年2月对国际社会正式公布的。这条线公布之后,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提过挑战,发出过疑义。特别是在二战以后相当长的时间里面,这条断续线取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可或者默认。今天南海周边国家,包括另外一些国家都在质疑这条线,争论的焦点就在于他们认为这条线不符合1982年所缔约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要求中国政府对这条线法律定性做出说明,也就是说中国历史上所形成的南海断续线与现代《海洋法公约》之间的关系,南海断续线能不能成立,就成为一个争论的焦点。
就中国而言,南海断续线确立了中国在南海的主权、管辖权和主权权利的基础。有了这条线才能明确中国对南海诸岛有管辖权,对线内的的南海海域有管辖权。但在周边国家看来不是这样,他们认为这条线不合理,与《海洋法公约》是不吻合。
因为《海洋法公约》里面赋予沿海国家可以主张200海里专署经济区和大陆架,那么周边国家就根据《海洋法公约》无视中国已经划定的南海断续线,把他们的主张划入到断续线的范围内,从而造成了与中国管辖权重叠,这也就是中国与周边国家产生的争议。如果这条线存在的话,他们就不可以把专署经济区和大陆架延伸到断续线范围内。当然这对中国来讲显然不公平,因为这条线早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60多年就已经存在。
国际法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后法不溯既往”,也就是后来所形成的法律不能追溯到之前的事实,这是很重要的国际法原则,但是周边国家出于他们各自的利益需求,极力地以《海洋法公约》来否定中国历史上形成的南海断续线。
专家观点:二战结束后,中国政府在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上,通过军事收复,开展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确立了中国在南海的主权和管辖权的范围,极大维护了所拥有的主权权利。
记者: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很多国家都展开了一系列纪念活动,日本作为战败国,把它所侵占的中国领土归还给中国,当然也包括南海诸岛。为了接收这些岛屿,当时的国民政府具体做了哪些工作?
李国强:70年前,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中国政府根据《开罗宣言》、《波斯谈公告》的基本精神,决定收复西沙和南沙群岛,恢复中国在西沙和南沙群岛的主权。回想这段历史,在1939年,日本侵华战争的时候,日本强行地占领了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并把这个岛划归到日据台湾时期的高雄来管辖。并且《开罗宣言》、《波斯谈公告》非常明确地对战后领土进行了安排,其中日本归还的领土中当然也包括西沙和南沙群岛。
中国政府在这样一个基础上,在1946年专门召开多次会议来讨论如何收复,最后形成了决议,决定派出以海军为主体,以广东省地方政府相配合的两支船队,分别前往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进行接收任务。从1946年到1947年初,完成了收复西南沙群岛的任务。收复之后,在永兴岛和太平岛分别立碑鸣炮、宣示主权;随后还进行了测量绘图,明确了疆界。第三、留兵驻守实施巡防。第四,设立了行政机构,强化管辖。第五,正式予以命名,并划定南海的断续线,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在这样的基础上,最终确立了中国在南海的主权和管辖权的范围,以及在海域所拥有的主权权利。
无论是确定计划,还是到接收之后的具体工作,立碑、鸣炮、测量、绘图,同时派兵戍守,在南海地区实施军事防卫。因为是军事收复,所以刚接手的时候由海军来代管,在接收完之后,又把他们明确归属到政府管辖范围,这一系列工作非常扎实且规范。
专家观点:《中华民国行政区域图》划定了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在南海的权利范围,确认了中国在南海主权、管辖权和主权权利的权属基础,成为了中国拥有南海诸岛主权的重要依据。
记者:1948年2月,由中华民国内政部公开发行《中华民国行政区域图》,向国际社会正式宣布了中国政府对南海诸岛的主权。今天如何评价这样一个历史事件,特别是对现在和将来解决南海纷争问题的意义在哪里?
李国强:1948年2月,中华民国内政部发行的《中华民国行政区域图》,对于南海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国南海诸岛”的这个附属地图。这个地图上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正式向国际社会宣布了南海的11条断续线,这11条的断续线的划立,首先确立了南海当中的岛礁是属于中国的固有领土;第二,中国在南海海域是拥有管辖权的;第三,中国在南海区域里面拥有历史性权利,这几点通过11条断续线固化下来,确认了中国在南海主权、管辖权和主权权利的权属基础,这也成为中国拥有南海诸岛以及附近海域主权的最重要的依据,有了断续线也就区分出了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在南海的权利范围。所以这在中国对拥有南海主权的历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就现在而言,是对于中国历史权利或是在南海主权的一个法律确认,对于维护南海海洋权益至关重要。周边国家不承认这条线,质疑或者否认这条线,但在未来,中国必须坚持,因为这是我们权利的基础。
播放数:609
播放数:542
播放数: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