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四野”三个师归属朝鲜后死伤过半 在中国人民志愿军1950年10月开赴朝鲜之前,约4万名来自第四野战军的朝鲜族战士在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前就陆续进入朝鲜半岛。这些被称为“朝鲜族师”的部队,在朝鲜战争开始的3个月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之后的命运令人唏嘘。 朝鲜族战士回去解放朝鲜 1950年... |
“四野”三个师归属朝鲜后死伤过半
在中国人民志愿军1950年10月开赴朝鲜之前,约4万名来自第四野战军的朝鲜族战士在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前就陆续进入朝鲜半岛。这些被称为“朝鲜族师”的部队,在朝鲜战争开始的3个月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之后的命运令人唏嘘。
朝鲜族战士回去解放朝鲜
1950年春节后的一个夜晚,第47军139师415团警卫连1排1班班长朴贤善被团长叫了去。“他问我,想不想回朝鲜。”2010年,当时78岁的朴贤善回忆说:“我说,服从组织安排,但是心里已经明白大概是怎么回事了。”因为这时,解放战争已接近尾声。
朴贤善原本出生在朝鲜。在他不到10岁时全家迁移到中国吉林省磐石市。1947年,朴贤善加入了东北民主联军,“那一次,我们这一片有1300多人参军,大多数是朝鲜族”。
日据时期,包括金日成在内的一些朝鲜爱国者参加了东北抗日联军,以朝鲜族战士为主的“李红光支队”后来成为解放军第166师;另外,还有在太行山地区活动的朝鲜义勇军华北支队,组建了后来番号为解放军第164师、156师的部队。在“四野”的38军、40军以及47军等部队中,也存在大量朝鲜族连队和朝鲜族战士。
随着解放战争接近尾声,部队中的朝鲜族官兵开始要求返回朝鲜。“蒋介石就要被打倒了,要回去解放朝鲜,打倒李承晚。”朴贤善回忆说。
1949年5月,朝鲜人民军总政治局主任金一访问中国,代表朝鲜劳动党中央请求中共中央让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由朝鲜人组成的部队返回朝鲜。在解放军开始大裁军的背景下,中央指示由聂荣臻负责这项工作。最终,这些朝鲜族战士携带武器离开中国。
一回国即被要求转党
1949年7月20日,164师和166师携带全部装备,齐装满员,进入朝鲜。1950年4月1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编制内的156师的朝鲜族士兵,携带全部武器装备,抵达北朝鲜元山。至此,中国共向朝鲜移交了成建制的3个师的兵力,共37000余人。
返回朝鲜后的官兵随即编入朝鲜人民军。原164师整编为朝鲜人民军第2军团第5师。原166师返回新义州后整编为第1军团第6师。原156师整编为第1军团第12师。此时,在朝鲜人民军中,师旅长以上干部,全部出身于原东北抗联和在华北的义勇军。
回国后的朝鲜族官兵,随即被要求办理转党手续,即由中国共产党党员转为朝鲜劳动党党员。据一些当事者回忆,开始很多人对转党表示不理解,有情绪。后朝鲜中央请中共方面派人去做工作,才使转党工作顺利进行。
1950年6月25日,金日成事先未向中方通报就发起了对南方的进攻。这些在中国转战南北的部队,在朝鲜战争中屡立战功,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166师甚至还打到了朝鲜半岛最南端的全州。但美军在仁川登陆后,朝鲜军队很快败退。中国前往的3个师在战斗中被打散。综合多位受访者的回忆,他们的部队只有约一半人员成功退到北方,其中大部分负伤失去战斗力。
主要领导人命运各不同
朝鲜战争结束后,据不完全统计,回到朝鲜的近4万名朝鲜族官兵牺牲约30%,被俘约20%,余下的约30%定居朝鲜,20%自战争结束至1957年陆续返回中国定居。朴贤善选择返回了中国。他说,当初那1300多人中只有约300人最后回到了吉林磐石,其中大多数人曾经编入朝鲜人民军。他注意到,这些回到磐石的战士们非伤即残。在磐石市民政局的烈士名册上,有至少三分之一的名字后备注为:人民军。
从中国返回朝鲜的军事领导人命运则各有不同。据朝鲜目前已公开的资料,后升为第4师师长的张教德等在战争中牺牲。曾参加过长征的朝鲜人民军第2军团军团长金武亭,因在朝鲜战争中“不执行军令战斗指挥不当、犯有军阀主义”,于1950年12月被撤职,1951年病故。第5师师长金昌德曾任朝鲜总参谋部干部局局长、总政治局纪律委员长,第12师师长全宇先后任朝鲜人民军第5军团军团长、副总参谋长。但在朝鲜清洗“延安派”的运动中,不少从中国返回朝鲜的军事领导人遭到政治清洗,有的被污蔑为反革命折磨致死,有的被迫逃往韩国和苏联,有的则辗转回到中国。早年在中国东北参加革命,担任过中共“七大”代表的朴一禹因“反党宗派活动”于1955年12月被罢免。第6师师长方虎山战后任朝鲜人民军陆军大学校长,也受牵连被捕。
播放数:609
播放数:542
播放数: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