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忘记密码? 加入收藏网站地图
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找律所 找案例律师文集 法律新闻法律知识法律文书

法律资讯主页 > 国内资讯 > 正文

法律资讯

中国老龄化 中国老龄化趋势 联合国预测本世纪中期中国近5亿人超60岁

 3人浏览  0人评论 来源:网易  发布时间:2015-07-22 9:00:39
导读: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据联合国统计,到本世纪中期,中国将有近5亿人口超过60岁,而这个数字将超过美国人口总数。分析人士指出,作为全球老龄产业市场潜力最大的国家之一,中国养老行业仍存在许多急需完善之处。而且养老行业是关系到每一个人切身利益的...

中国老龄化 中国老龄化趋势 联合国预测本世纪中期中国近5亿人超60岁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据联合国统计,到本世纪中期,中国将有近5亿人口超过60岁,而这个数字将超过美国人口总数。


分析人士指出,作为全球老龄产业市场潜力最大的国家之一,中国养老行业仍存在许多急需完善之处。而且养老行业是关系到每一个人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也急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7月19日,由第一财经主办的“中国式养老”第一财经养老产业跨界融合峰会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来自大健康产业养老领域的领导、企业家以及金融界人士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怎样把服务亿万老年人的夕阳红产业打造成为一个蓬勃发展的朝阳产业,让每一个人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有尊严地老去。


中国老龄化三大特征


在中国第一部老龄产业发展蓝皮书《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2014)》中明确指出,中国已经步入老龄社会初期,而中国式的老龄化问题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有其独特之处。


目前业内普遍认为,中国老龄化的主要特征是增速快、规模大、未富先老。


虽然与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如日本、欧洲相比,中国老龄化问题出现时间不长,但近几年大有愈演愈烈趋势,一方面中国人均寿命不断提高,同时由于中国实行的相关政策,导致年轻人口增长速度一直低于自然增长速度,在这两个因素的共同影响下,中国面临的老龄化问题更加严峻,很多人称之为“银发浪潮”或是“人口海啸”,中国老龄化问题已经引发全球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人口基数决定了老龄人口规模十分巨大。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截止到2014年底,中国60岁以上的老人占到总人口的15.5%,达到了2.12亿。据预测,到2050年,全世界老年人口将达到20.2亿,其中中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8亿,几乎占全球老年人口的四分之一。


在中国老龄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的同时,还伴随着高龄化的快速推进。数据显示,目前中国80岁以上的高龄人口已接近2400万,占整个老龄人口的11%。


此外,不容忽视的是中国空巢老人问题更加突出,目前在城市有54%的老年家庭是空巢家庭,而随着农村进城务工人数的增加,近几年农村空巢老人比例也已接近半数。


“在种种问题下,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经被无情打碎,因此需要社会化的服务和帮助跟进到老年人家庭,这也为中国养老事业提出了更高要求——满足老龄化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适应高龄、失能、空巢家庭老人不断增长的现状。老年人群是整个人群当中最脆弱、最需要照顾、关爱的人群,因此健康、医疗等服务对他们来说极为重要。”有学者表示。


释放养老产业巨大商机


养老事业既是一种公共服务,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同时又是一个产业,老龄金融业试水起步,银行、保险、基金、证券等金融机构开始纷纷涉足老龄市场。随着生产方式社会化和人口结构的小型化,传统的以家庭为主的养老模式正在发生转变,养老服务的社会化势在必行。


其中,江苏省作为全国老龄化程度最高的省份,积极支持社会力量成为养老服务发展主体,不但可以减轻政府负担,同时有利于释放养老产业巨大商机。

为实现这一目标,近年来江苏省推出多项举措如确保各类投资主体地位平等,让社会力量公平参与到养老市场的竞争当中;鼓励国外、境外企业和个人在江苏省设立外资养老服务机构,在政策优惠方面与内资享受同等待遇等;此外,大力推动公办养老机构体制改革,让社会力量参与公办养老机构经营,社会资本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等方式全方位参与养老服务业。


为了推动中国养老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仍有诸多问题急需解决。一方面,二元化体制的弊端制约了中国社会力量参与养老和健康服务的发展。过去养老机构、医院都是政府办的,但随着中国对养老健康需求的增长,单靠国家力量已经远远不够,因此要号召社会力量进驻相关领域。


此外,学者呼吁中国应尽快建立长期照顾保险制度,随着人均寿命的增加,高龄老人、失能老人对于康复护理、长期被照顾的需求甚至已超过对于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通过社会长期照护保险可以让老年人在需要照护时有相应的经济支付能力。


声明:本网刊载内容均系网民撰写或采拍,由网民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网刊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所用图片如有版权,请联系本站,会立刻删除。


>>相关图片

>>相关新闻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网友评论
0人评论 用  户:匿名  点击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律法网保持中立
1212

热门文章

优惠券

推荐律师

推荐文章

更多>>法律宽频

4006-222-148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关于网站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广告招商 | 友情连接 | 联系我们 | 草明新闻 | TOP热卖 |
CopyRight 2006-2011 www.1148.cn,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371-63691829 邮箱:law(艾特)88148.com
律法网 www.1148.cn「版权所有」备案号:豫ICP备2021007202号-2

声明:网站所有信息均有第三方自动申请添加,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