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狼三则启示及赏析《狼三则》都是写屠夫在不同情况下遇狼并杀狼的故事。第一则着重表现狼的贪婪本性,第二则着重表现狼的欺诈伎俩。第三则着重表现狼的爪牙锐利,但最终却落得个被屠夫杀死的下场,作者借此肯定屠夫杀狼的正义行为和巧妙高明,突出狼的贪婪。【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狼三则》其一【文言文】有屠人... |
狼三则启示及赏析
《狼三则》都是写屠夫在不同情况下遇狼并杀狼的故事。第一则着重表现狼的贪婪本性,第二则着重表现狼的欺诈伎俩。第三则着重表现狼的爪牙锐利,但最终却落得个被屠夫杀死的下场,作者借此肯定屠夫杀狼的正义行为和巧妙高明,突出狼的贪婪。
【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
《狼三则》其一
【文言文】
有屠人货(1)肉归,日已暮。歘(2)一狼来,瞰(3)担上肉,似甚垂涎(4),随屠尾行数里。屠惧,示之以刃,少却;及走,又从之。默念狼所欲者肉,不如悬诸(5)树而蚤(6)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狼乃止。屠归。昧爽(7)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8)近视,则死狼也。仰首细审,见口中含肉,钩刺狼腭(9),如鱼吞饵。时狼革价昂(10),直(11)十余金,屠小裕焉。
缘木求鱼,狼则罹(12)之,是可笑也。
【翻译】
一个屠夫卖完了肉回家,天色已经晚了。(在这时,)突然出现了一匹狼。狼窥视着屠夫担子上的肉,嘴里的口水似乎都快要流出来了,(就这样)尾随着屠夫跑了好几里路。屠夫感到(很)害怕,于是就拿着屠刀来(比划着)给狼看,狼稍稍退缩了几步,(可是)等到屠夫继续朝前走的时候,狼又跟了上来。屠夫没办法了,于是他在心里想,狼想要的是肉,不如把肉挂在树上(这样狼够不着),等明天早上(狼走了)再来取肉。于是(屠夫)就把肉挂在钩子上,踮起脚(把带肉的钩子)挂在树上,然后把空担子拿给狼看了看。狼才停下来(不再跟着屠夫了)。屠夫就(安全地)回家了。第二天拂晓,屠夫前去(昨天挂肉的地方)取肉,远远地就看见树上挂着一个巨大的东西,就好像有个人在树上吊死的样子,(屠夫)大吃一惊。(他)小心地(在四周)徘徊着向树靠近,等走到近前一看,原来(树上悬挂着的)是一条死狼。(屠夫)抬起头来仔细观察发现,狼的嘴里含着肉,挂肉的钩子刺穿了狼的上颚,就好像鱼儿咬住了鱼饵一样。当时市场上狼皮(非常)昂贵,(这张狼皮)能值十几两银子,屠夫的生活略微宽裕了。
(就像)爬上树去捉鱼一样,狼本来想吃肉,结果遭遇了祸患,这真是可笑啊!
【注释】
(1)货:出售、卖。
(2)欻:读:xū,忽然。
(3)瞰:读:kàn,窥视。
(4)垂涎:流口水,这里形容狼馋肉的样子。
(5)诸:“之于”的意思。
(6)蚤:通早 意思:早晨。
(7)昧爽:黎明。
(8)逡巡:因有所顾虑而徘徊或后退。
(9)腭:口腔的上膛。
(10)昂:昂贵。
(11)直:通值 意思:价值。
(12)罹:遭遇(祸患)。
【启示】
从狼的角度看——贪婪会使自己丧命;从屠夫的角度看——分清主次,生命重于身外之物,不因小失大。
播放数:609
播放数:542
播放数: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