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忘记密码? 加入收藏网站地图
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找律所 找案例律师文集 法律新闻法律知识法律文书

法律资讯主页 > 国际资讯 > 正文

法律资讯

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图片 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的意义 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的真实目的

 221人浏览  0人评论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5-09-03 15:58:55
导读: 9月3日上午,解放军装备方阵接受检阅。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当天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 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图片 胜利的号角 和平的宣示——习近平主席检阅胜利日阅兵受阅部队侧记 新华网北京9月3日电 岁月的指针,指向2015年9月3日。北京,天阔云舒,...

       9月3日上午,解放军装备方阵接受检阅。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当天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

      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图片

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图片 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的意义

 

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图片 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的意义

 

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图片 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的意义

 

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图片 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的意义

 

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图片 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的意义

 

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图片 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的意义

 

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图片 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的意义

 

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图片 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的意义

 

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图片 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的意义

 

胜利的号角 和平的宣示——习近平主席检阅胜利日阅兵受阅部队侧记

新华网北京9月3日电 岁月的指针,指向2015年9月3日。北京,天阔云舒,旗帜飞扬。

上午10时20分许,高亢嘹亮的检阅号角响起,红旗牌检阅车驶出天安门,习近平主席站在检阅车中央,向着受阅部队驶去。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为主题举行阅兵;这是习近平主席第一次在天安门广场检阅共和国武装力量。

特殊的时空节点,唤起深沉的历史记忆。70年前的今天,中华民族以伤亡3500万军民的惨重代价,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赢得了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70年后的今天,抗战的歌声仍然回荡在这片浸润着英烈鲜血的热土上,胜利的豪情依然洋溢在亿万军民的胸间。

此刻,东长安街上,三军肃立,铁甲生辉;华北地区8个机场上空,陆海空军近200架战鹰起飞编队,列阵蓝天……

检阅车驶过金水桥,阅兵总指挥、北京军区司令员宋普选驱车上前报告:“主席同志,受阅部队准备完毕,请您检阅!”

“开始!”

随着一声令下,千人军乐团奏响激昂的《检阅进行曲》。迎着金色的阳光,习主席乘检阅车向东驶去……

“同志们好——”“首长好!”

“同志们辛苦了——”“为人民服务!”

习主席的亲切问候和受阅官兵的响亮回答,汇聚成历史与现实的交响。

从九一八事变奋起抗击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到七七事变全国抗战开辟东方主战场,历经14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中华民族为最终战胜法西斯作出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民族危亡关头,中国共产党高擎全民族抗战旗帜,不畏艰险、砥柱中流,支撑起救亡图存的希望。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联、华南游击队,党领导的一支支抗日武装奔赴疆场,用血肉之躯筑起保卫家乡、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

方阵巍巍,战旗猎猎。70面鲜红的荣誉旗帜,像一束束燃烧的火炬,激励着英模部队官兵弘扬抗战精神、永葆传统本色,争做“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狼牙山五壮士”、“平型关大战突击连”、百团大战“白刃格斗英雄连”、夜袭阳明堡“战斗模范连”……每一个番号都传承着历久弥新的英雄精神,每一面旗帜都传颂着荡气回肠的英雄壮歌。先烈回眸应笑慰,擎旗自有后来人。演兵场上真打实备,战备执勤枕戈待旦,科研战线拼搏攻关,救灾现场出生入死……今天,赓续红色基因的人民子弟兵用实际行动,向党和人民交上合格的答卷……

“同志们好——”“首长好!”

“同志们辛苦了——”“为人民服务!”

习主席的亲切问候和受阅官兵的响亮回答,传递着统帅与将士心心相印的深情。

习主席从一个个方队前经过,受阅官兵向三军统帅行注目礼。从将军领队到普通士兵,心潮澎湃、倍感自豪。

将士们不会忘记,在戈壁大漠的发射基地,在冰天雪地的边防哨所,在炮声隆隆的演兵场……习主席问候和交谈最多的是士兵,握手最多的是士兵,关心最多的还是士兵。

冷暖牵挂,甘苦萦怀,习主席的深情关爱,激发起广大官兵铁心跟党走的坚定意志。列阵长安街,一张张朝气蓬勃的面孔,写满忠诚与坚毅。今天,他们以威武的英姿、雄壮的阵容,接受祖国和人民检阅。

“同志们好——”“首长好!”

“同志们辛苦了——”“为人民服务!”

习主席的亲切问候和受阅官兵的响亮回答,彰显了捍卫和平的铁血担当。

一辆辆坦克披坚执锐,一门门火炮昂首挺立,一枚枚导弹直指苍穹……涂装着各色迷彩的现代化装备在阳光下熠熠生辉。500多台国产主战装备,编组成地面突击、防空反导、海上攻击、战略打击、信息支援、后装保障6大模块,其中84%为首次公开亮相。

昔日靠小米加步枪打败敌人的人民军队,已发展成为诸军兵种合成、具有一定现代化水平并加快向信息化迈进的强大军队。人民军队是和平之师,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

“同志们好——”“首长好!”

“同志们辛苦了——”“为人民服务!”

习主席的亲切问候和受阅官兵的响亮回答,凝聚起强国强军的磅礴力量。

对民族复兴的憧憬向往,对富国强军的孜孜追求,贯穿了中国近现代史的章章节节。今天,这个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目标,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为之奋斗的理想,正前所未有地走近我们。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抗战历史昭示,没有一个巩固国防,没有一支强大军队,实现中国梦就没有保障。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习主席鲜明提出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要求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从主持制定重大军事方略到亲自指挥重大军事行动,从推动新形势下政治建军到强力正风肃纪,从领导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到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引领人民军队开启了强军兴军的新征程。全军官兵牢记强军目标、投身强军实践,整顿、备战、改革、规划各项工作有序推进,走过了88年辉煌历程的人民军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再出发……

走进历史是为了走向未来,纪念胜利是为了永远胜利。

10时30分许,当习主席乘检阅车驶回天安门,受阅将士齐声高呼:“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

这,是人民军队维护和平的宣誓!

这,是中华民族走向新胜利的坚定决心!

  2015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举行抗战胜利阅兵,主要目的是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开创未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长期牵制和抗击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主要兵力,对盟国其他战场的作战给予了有力支持,中国人民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牺牲。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9月3日,中国将在北京隆重举行以纪念抗战胜利为主题的阅兵。

  中国举行抗战胜利阅兵,目的是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开创未来。希望通过阅兵式,唤起每一个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避免历史悲剧重演,共同捍卫二战胜利果实,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阅兵是为了更好地铭记历史。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战场爆发时间最早、历时最长。6年局部抗战,8年全面抗战,中国人民经过14年浴血奋战,赢得了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日本侵略者自己也承认,其在中国战场的死伤人数占到死伤总数的70%左右。中国人民抗日战争长期牵制和抗击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主要兵力,对盟国其他战场的作战给予了有力支持,中国人民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牺牲。

  阅兵是为了缅怀先烈、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当我们在享受二战后国际新秩序带来的发展机遇时,绝不能忘记用生命和鲜血换来今天和平的先烈。在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不甘屈辱的中华儿女,不分民族和党派,共同发出了血战到底的吼声。从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到淞沪战役、台儿庄战役,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的敌后战场和国民党指挥的正面战场协力合作,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局面,共同书写了感天动地的英雄史诗,出现了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新四军“刘老庄连”、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等众多英雄群体。这次阅兵,安排目前健在的抗战老兵和英模部队方队参阅,体现了我们缅怀革命前辈、继承传统的时代精神。

  阅兵彰显我们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决心。近代以来,中国深受外敌入侵之害。中国人民最深切的愿望就是消除战争、享受和平。我们牢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让世界各国人民珍爱和平,永享太平。中方邀请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参战国、亚洲国家和其他地区国家领导人、联合国等国际组织负责人、为中国抗战胜利作出贡献的国际友人或其遗属出席阅兵式,体现了中国与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也是地区和世界和平的捍卫者。中国的和平发展一定会继续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广泛理解和支持。

  阅兵是为了历史不再重演。在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各国命运早已紧密联系在一起,一场全球性的战争可能带来比二战更严重的毁灭性后果。唯有在根源上切断战争导火线,才能保证世界的长治久安。我国举行阅兵,既是为了提醒世人牢记二战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更是告诫当下妄想颠覆战后国际秩序的右翼政客,必须正视其前人失败的历史,反省罪责,永不再犯。

 

声明:本网刊载内容均系网民撰写或采拍,由网民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网刊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所用图片如有版权,请联系本站,会立刻删除。


>>相关图片

>>相关新闻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网友评论
0人评论 用  户:匿名  点击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律法网保持中立
1212

热门文章

优惠券

推荐律师

推荐文章

更多>>法律宽频

4006-222-148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关于网站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广告招商 | 友情连接 | 联系我们 | 草明新闻 | TOP热卖 |
CopyRight 2006-2011 www.1148.cn,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371-63691829 邮箱:law(艾特)88148.com
律法网 www.1148.cn「版权所有」备案号:豫ICP备2021007202号-2

声明:网站所有信息均有第三方自动申请添加,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