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忘记密码? 加入收藏网站地图
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找律所 找案例律师文集 法律新闻法律知识法律文书

法律资讯主页 > 国际资讯 > 正文

法律资讯

中国空中最强战器是什么 中国空中最强战器对比

 12人浏览  0人评论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5-09-03 17:30:01
导读:中国空中最强战器对比 都有秘密杀招 歼11B综合化自动化程度不及歼10A中国先进航空电子系统大致上可以分为三代。第二代是歼10B系列平台上的HSDB总线航电;而第三代航电则是追踪F35的技术成果,目前仅由歼20原型机搭载,应该尚未达到实用化水平。 而 第一代则是以1553B总线构架为核心(和西方三代...

中国空中最强战器对比 都有秘密杀招

 歼11B综合化自动化程度不及歼10A中国先进航空电子系统大致上可以分为三代。第二代是歼10B系列平台上的HSDB总线航电;而第三代航电则是追踪F35的技术成果,目前仅由歼20原型机搭载,应该尚未达到实用化水平。
  而 第一代则是以1553B总线构架为核心(和西方三代机相同),作为歼10的配套项目完成研制。这套系统是我国最早的先进航电之一,在歼10之后又匹配到了 多种机型上,包括FC1和歼11B上。和歼10A相比,歼11B航电系统优越之处在于使用的很多部件性能更好,比如更大尺寸的雷达,比如衍射平显,比如其 光学告警系统。
  而歼11B航电不足之处有两个,一是可靠性不及歼10。我国第一代先进航电在可靠性上并不是很好,歼10服役初期故障率颇高,黑屏掉电、白屏死机比较频繁, 官方宣传文章中也屡有提及。后来成都飞机设计所下了极大的死力气,才基本根除这一问题;在FC-1上,更是直接用上了分布式电源管理系统这一四代航电技术,既是求得可靠性的突破,也是为歼10B的航电系统探路。
  而另一方面,歼11B航电系统在综合化自动化,尤其是火控系统、电子干扰系统与 飞行控制系统的交互联动方面,与歼10差距极大。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歼10是原生的数字电传飞控战机,其飞行控制系统可以运行非常复杂的控制规律 ——比如与火控系统进行综合化控制,而且歼10飞控的控制律由成都设计所自行研制完成,怎么修改、调试都毫无问题。
  而歼11B的飞行控制系统,是苏27sk系列上原设计的国产化产品;是一套半模拟电传、半机械飞控的设计,无法支撑这种复杂的先进功能。从历年的实际对抗表现来说,歼11B航电系统在理论上的指标优势并没有发挥出来过。
  歼轰7A航电和武器系统较为出色,但平台性能不佳飞豹基本设计成型于1977年,受限于当时技术水平,较为先进的气动和控制设计例如通过边条翼引入涡流升力、翼身融合处理、电传飞控系统等均未考虑。而在当 时的方案选择中,为了将设计难度和风险减到最少,设计单位又选取了其中最为保守的一个方案。这使飞豹系列的总体飞行性能较为平庸,而且飞行安全性不是很 好,以至于空军最终拒绝接受最初的歼轰7型号——也就是俗称的老飞豹。
  在苏30MKK引入中国以后,空、海军就将未来执行对地对海攻击任务主力装备的希望放在了它的仿制改进型号歼16上。但在歼16服役之前,中国又迫切需要一款有着较强挂载和航程能力的战术飞机,来承担对地对海的攻击任务作为过渡型号。
  最终在老飞豹型号上进行大幅度改进的歼轰7A承担起了这一任务。但由于它的最大特点,或者说是吸引力在于所有部分均能国产化、不受国外卡脖子,而且价格低廉、能够马上大量生产;因此它在基本的气动外形和飞行控制方案上没有做出改变,主要改进在于航电系统和武器系统的现代化。
  总的来说,歼轰7A较好的完成了它的使命,达到了预期的要求。实际上如果不是歼16研制多年,研制、首飞、定型过程却异常的缓慢,整个飞豹系列发展到歼轰7A就可以完成 其历史任务,不会再有新的改型,而且歼轰7A的装备数量也不会有今天那么多。根据最近曝光的一些照片来看,歼16距离定型批产已经越来越接近了。随着歼16的批量服役,我国的远程对地、对海攻击能力将会有一个幅度非常大的提升。

 

声明:本网刊载内容均系网民撰写或采拍,由网民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网刊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所用图片如有版权,请联系本站,会立刻删除。


>>相关图片

>>相关新闻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网友评论
0人评论 用  户:匿名  点击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律法网保持中立
1212

热门文章

优惠券

推荐律师

推荐文章

更多>>法律宽频

4006-222-148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关于网站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广告招商 | 友情连接 | 联系我们 | 草明新闻 | TOP热卖 |
CopyRight 2006-2011 www.1148.cn,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371-63691829 邮箱:law(艾特)88148.com
律法网 www.1148.cn「版权所有」备案号:豫ICP备2021007202号-2

声明:网站所有信息均有第三方自动申请添加,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