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民进党何以对柯文哲大打出手 柯文哲是民进党、绿营热捧的人物,去年“九合一”选举,民进党还搞出所谓“柯文哲模式”,支持其参选台北市长,一举击败国民党,拿下台北市长宝座。现今民进党态度丕变,近日柯率团访问沪上,参加“2015上海-台北城市论坛”,引发外界热烈反响,普遍好评。可民进党人却一番猛烈炮火,痛... |
民进党何以对柯文哲大打出手
柯文哲是民进党、绿营热捧的人物,去年“九合一”选举,民进党还搞出所谓“柯文哲模式”,支持其参选台北市长,一举击败国民党,拿下台北市长宝座。现今民进党态度丕变,近日柯率团访问沪上,参加“2015上海-台北城市论坛”,引发外界热烈反响,普遍好评。可民进党人却一番猛烈炮火,痛批柯“失格”,配合大陆“演出”,沦为“棋子”。民进党对柯文哲大打出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柯文哲大陆行令民进党难堪。柯文哲原本只是一位政治素人,思想“墨绿”,“台独”观念较重,明确反对“九二共识”,对国民党的“一中各表”也不予认同,指责“‘九二共识、一中各表’是个骗局”,对发展两岸关系态度消极、抵制。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墨绿”的政治素人,在出任台北市长后,顺应潮流,不拘泥个人的意识形态,积极从施政的角度考虑、从台北市的发展建设出发,在两岸问题上有明显转变和进步,显得务实、积极,使举办有年的上海、台北城市论坛得以持续,有力促进了两城市间的合作交流、促进了两岸关系的发展,受到外界的普遍好评。柯文哲成功的大陆行,与民进党、蔡英文在两岸关系上的无所作为形成鲜明对照,他们提不出任何实质性、有积极意义的政策主张,只能炮制出不知所云的“维持现状”来搪塞、应付,比不上一位政治素人的智慧和能力,缺乏处理两岸问题能力的短板更显突出,民进党在两岸关系方面得以缓解的压力重新增大,让民进党人极为难堪、恼火,自是要采取措施予以反击,将柯批得一无是处,自己也就不那么难堪了。
柯文哲作为令民进党无法忍受。柯文哲出任台北市长后,逐渐地摆脱意识形态束缚,已少见有过去明显、偏激的“台独”言论,其提出的“15新观点”,明确表示“尊重两岸过去已经签署的协议和互动的历史,在既有的政治基础上,以‘互相认识、互相了解、互相尊重、互相合作’的原则,秉持‘两岸一家亲’的精神,促进交流、增加善意,让两岸人民去追求更美好的共同未来。”对“九二共识”表示“了解与尊重”,“一个中国”也不成问题,为上海、台北城市论坛得以顺利举办、使两大城市关系得以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柯在上海参加双城论坛期间,也是“两岸一家亲”不离口,强调“在双方既有的政治基础”上,共同谋求两岸人民最大福祉。秉持“两岸一家亲”的精神及“四个互相”原则,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柯还表示要将双城论坛变成两岸人民交流桥梁。柯的表现、作为,已经偏离了原先的“台独”思维,与民进党的核心价值理念渐行渐远,令民进党感到无法忍受。自然柯已不是一路人,当然要猛打,批柯“失格”,说什么政治人物思想观念要前后一致,不能上台前一个样,上台后一个样,有失政治人物诚信、风范。
柯文哲势头令民进党倍感威胁。柯文哲以巨大优势当选台北市长后,发展势头不错,岛内拱之参选2016声音不断,曾有民调显示,柯与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搭档参选,支持率超民进党主席蔡英文。柯虽明确表示不会参选,但岛内对柯前景颇为看好,柯也有意与民进党保持适当距离,台媒分析认为柯正积极发展自己的“白色”力量,想建立“柯系立委大军”,并列举出一大堆人员名单,人选横跨民进党、亲民党、时代力量、乃至无党籍(包括国民党出走人员)等,如基隆刘文雄、台北市黄珊珊、林昶佐、吴思瑶、杨实秋、李庆元、台中市洪慈庸、纪国栋;新竹县徐欣莹;新竹市柯建铭、嘉义县蔡易余、彰化县陈文彬、台南市王定宇、屏东县庄瑞雄等,人选还在不断增加当中。
这虽为媒体的臆测,是否为事实不好说,而柯的矛头也主要是对准国民党,但这股“白色力量”若发展壮大,对民进党也会是挺大威胁。特别是柯文哲从一位政治素人成为台北市长,未来想更上一层楼,参选台地方领导人,也非不可能。李登辉、陈水扁、马英九都当过台北市长,对柯也是一种激励和刺激。对柯的威胁,民进党不得不防,特别是两岸问题一直是民进党的短板,如今一位政治素人却能在此问题上搞得风生水起,显现出比民进党更有能力,这对于未来民进党与柯文哲间的竞争,自是相当不利。故此,民进党人不得不出手,对柯涂红抹黑,痛批其“失格”,为建立自己的平台,一再退让,“讨好”大陆,沦为“棋子”。民进党的目的是将之与大陆绑在一起,涂红抹黑,削弱其影响力,以降低其对民进党的威胁。
播放数:609
播放数:542
播放数:1193